写实主义美术

        作者:核实中..2009-09-16 11:14:27 来源:网络

        19世纪,在资本主义的欧洲,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

        ,大都市里集聚了众多人口,广大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落到少数人手中,贫

        富的悬殊令敏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难以忘怀,他们把目光转向身边发生的

        现象,把新的现实化成作品。他们如实地再现着当代社会的种种情景,使

        以往难于闯入文艺殿堂的现象涌了进来,扩展了文艺的地域。这批文学家

        和艺术家的创作理论和实践,构成了写实主义的潮流。他们当中的杰出代

        表,不管是否具有民主的观念,大多用自己的作品,揭示社会的矛盾和不

        公,表现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颂扬他们心灵中的美好东西。在19世纪中

        叶,写实主义美术普遍出现在欧洲等地,成为继浪漫主义之后的又一重要

        现象。

        l、法国写实主义美术的代表库尔贝

        到19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渐渐趋向没落,它们的信徒,大多

        在各自的传统中固步自封,反复创作陈腐的、无病呻吟的作品,满足于制

        造浅薄的表面效果。这时,有识之士期待着真正"当代的"美术。从法国外

        省奥南地方涌现出来的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l819--1877),肩负

        起这一重
        任。库尔贝确信美术在本质上是当代的,美术家应当大胆直面人生,以清

        醒的态度反映当代的现实。他与浪漫主义者不同,否定想象的作用,那句

        名言"我从没见过天使,所以我不会画它",鲜明地体现了这位写实主义者

        的强烈信念。

        他那幅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名作《打石工》(1849)就是画家亲眼目睹工

        人劳动场面后把他们请到画室创作的。这件近似照相的朴实作品,体现了

        库尔贝大胆的创造,占据画面的只有平淡无奇的劳动场面和动作僵板的劳

        动者,根本没有那种所谓的"美"。他用道劲有力的画法,把处在社会底层

        的人的苦难生活,展示在观众眼前。这是一个不同于《大宫女》和《萨尔

        丹那帕勒斯之死》的现实世界。库尔贝的长处,在于他既不摆出庄重高雅

        的气派,也没有悲天悯人的感伤情调。他以一种直率的、近乎于无动于衷

        的方式,在不让观众看到这一老一少面孔的条件下,准确地描绘出他们富

        于特征的动作、服
        饰和环境,使往往被人掩盖起来的悲惨现实在绘画中占有了它的地位。这

        无疑给绘画界吹送来一股强劲清新的空气。在这儿,"真"胜过了"美"和"理

        想"。

        1855年,在巴黎国际展览会上,评审委员们拒绝了库尔贝的作品。富于斗

        争精神的库尔贝,在展览会旁举办了个人画展,对他们不公正的态度表示

        抗议。这一大胆行动,使库尔贝成为公认的写实主义美术领袖。被拒绝的

        作品,就包括那幅被德拉克岁瓦推崇为"我们时代一幅最惊人绘画"的《画

        室》(1854一1855)。这件作品完成于福楼拜发表他那部描述外省人平凡生

        活的杰作《包法利夫人》前一年,可以说是当代社会的写照。

        围绕着处于画面中心的库尔贝,展开了形形色色的现实人物。对着正在画

        风景的库尔贝,是他描绘和接触过的社会各阶层人物,在他身后,则是他

        的朋友和支持者。站在充满自信、挥笔作画的库尔贝身边的女模特,那面

        容和体态,毫无古典美人和浪漫佳人的风韵,仿佛就是他艺术的象征。这

        幅巨型油画,构图自然,人物塑造得非常坚实,富于个性,没有矫揉造作

        之感色彩处理显得沉稳厚重,与他的艺术追求相得益彰。不妨说,这里的

        一切,都属于写实主义。


        《奥南的葬礼》
        (1849-1850)
        库尔贝创作范围广阔,在肖像画和风景画等领域内,他也有突出成就。把

        他笔下的波德莱尔、柏辽兹等大诗人、大音乐家的形象,与安格尔和德拉

        克罗瓦塑造的帕格尼尼形象相比,就会在体味不同流派特色之余,感到他

        的人物更实在、更自然。库尔贝的卓越技巧,在风景画中得到了充分的显

        示,他以强烈的自信,把厚重的色彩掷在画布上,生动地再现了自然的形

        态和气势,用画刀刮抹的色块,给他的风景画增加了一种格外有力的道劲

        感。面对着他的海景画,我们仿佛站在海边,能听到海浪的咆哮,感到冰

        冷的飞沫溅到脸上。

        作为一名大胆地同官方趣味决裂的真正勇士,库尔贝充满自信地走上了一

        条荆棘之路。当他晚年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他写下这样的句子:"我是

        巴黎最杰出的男子。"对库尔贝创作活动有着切身感受的后一代美术家,在

        继续向官方美术和流行趣味挑战之际,都从他身上获得过启示、汲取过力

        量。

        2、杜米埃、柯罗和米叶


        《出版自由,不要干涉它》(1834)
        杜米埃(Honore Daumier,l808--1879)是漫画大师,也是卓越的油画家和

        雕塑家。与库尔贝一样,他也坚信美术和美术家应当立足于当代现实。但

        与库尔贝不同,他的造型语言更具主观色彩、更为概括,这同他是以政治

        性讽刺漫画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密不可分的。他那幅无情讽刺路易·菲利

        浦的漫画《卡冈杜亚》(1832),创造性地借用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作

        家拉伯雷的家喻户晓的名作《巨人传》中的人物,其犀利的效果,从他因

        此被关入牢狱便可想而知了。

        在油画领域内,杜米埃创作出一系列非常富于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形

        象塑造和色彩处理上,十分简洁生动。我们知道,漫画要求突出主要的特

        点,用寥寥儿笔抓住最具表现力的东西,给人鲜明的感觉,这种特征也体

        现在杜米埃的油画风格上。《三等车厢》(约1862)是他的油画名作,他用

        流利的线
        条生动地勾勒出拥挤在车厢内的下层百姓的不同形象。相当概括的色彩,

        在气氛渲染上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从他的创作手法中,可以看到他比库尔

        贝更不拘成法。

        他为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河德塑造了不少形象,在这些作品中,他运用

        色彩的主观态度、他对表现性的强调,都获得了惊人效果。难怪晚年的德

        拉克罗瓦会临摹他的油画,也难怪有人把他看成是浪漫主义者。

        心地善良、性格沉静的柯罗(Jean-BapU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

        是写实主义者中最年长的画家。与库尔贝坚实有力的画风不同,柯罗的艺

        术手法轻快自然,具有恬淡的抒情气息。


        《沃尔特拉》(1834)
        柯罗是作为风景画家和人物画家知名于性的,他笔下的世界也都来自现实

        。1825年,他到意大利游历,在那里他创作了早期的风景画。这些阳光明

        亮、色彩鲜丽的作品,仿佛透露出后代印象主义的信息,颇受画家们欣赏

        。但是,使他大受众人欢迎、更代表一般人心目中柯罗风貌的,却是他后

        来创作的抒情风景画。这类风景画色调柔和,笔法轻灵,景物仿佛被一层

        银灰纱幕笼罩着,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诗意感受,从中不难发现这位画家

        的诗人气质。《莫特枫丹的回忆》(1864)就是他这类风景画的一个范例。

        在绘制风景画之外,柯罗也描绘他身边平民妇女的形象。不同于安格尔那

        些珠光宝气的上流社会妇女肖像,他作品中的年轻女性,衣着简朴,神态

        沉静,如同维米尔笔下的女子一样,静静地生活在自己平常的天地中,显

        出一种安详而又朴实的美。笔法自如、色彩美妙的《蓝衣妇人》(1874)等

        人物画,都是他成功的作品,

        柯罗曾帮助过的米叶(Jean-Francois Millet,l814--1875)是一位擅长表现

        农民生活的画家。他早年在巴黎曾受业于著名学院派历史画家德拉罗什,

        但并没走上时髦画家的道路。40年代末,他定居在巴黎附近的巴比松村,

        和家人一起过着真正的农民生活,直到去世,始终生活在那些维系着法兰

        西生存的底层农民中间。


        在西方美术史上,出现过一些精于描绘农民和农村生活的画家,如布吕盖

        尔、路易·勒南等,但似乎谁也不像米叶这样把整个心灵和生活同农民融

        为一体,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终生描绘他们那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存中的艰

        苦、欢乐、希望、劳动,…一句话,表现当代活生生的真实农民形象。

        米叶的艺术,就像法国农民一样,具有质朴无华的特色。在他那单纯朴素

        的画面中,蕴含着真正的美和诗意。尽管他笔下的农民大多衣饰简朴、粗

        手笨脚,但却永远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依锄的人》1852-1862

        米叶不少作品,都在表现艰苦的劳动场面中歌颂着劳动者。他最初的名作

        《播种者》(约1850),利用前倾的地面坡度和人物的动势,有力地塑造了农

        民的高大形象,具有令人难忘的表现力.《拾麦穗的妇女》(1857)那静态效

        果正好与前述作品形成鲜明对照。在秋天的田地里,三位妇女专注地拾捡

        着辛勤劳动的果实,她们沐浴在黄昏光线中的身影,组合得错落有致,同

        时又非常真实,极富说服力。米叶欣赏米开朗琪罗那样的古典大师,从这

        两件作品单纯而又崇高的感觉来看,他确实汲取了古典艺术的优点。

        法国农民是信宗教的,米叶的画笔自然也离不开这种现实,《晚祷》

        (1855--1857)表现的就是此种情景。仍然是在黄昏时分,夕阳中传来的钟

        声,使一对尚在田地中劳动的年轻夫妇停下工作,静心祈祷。他们的期望

        、他们的生活体验,似乎都融在这沉静的场面中;黄昏的暖色调加强了这一

        动人时刻的感染力,我们似乎体会到洋溢在米叶心中的万千思绪。

        3、巴比松画派

        与米叶,也与柯罗关系密切的一批风景画家,生活和工作在巴黎东南方枫

        丹自露附近的巴比松村,专心描绘平凡的法国乡村风景,这批风景画家被

        称为巴比松派。尽管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但从总体上说,都力图忠实再

        现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强调户外生动自然的效果。从某种意义来讲,后

        来的印象主义风景画家就继承和发扬了他们开拓的事业。

        巴比松画派的领袖是卢梭(Theodore Rousseau,l812--1867),他从1848年

        直到去世,都住在巴比松。他认真研究分析自然的真正形态,用阔大的笔

        触和厚涂的色彩,描绘着自然的面貌,它的种种细节、空气、光线等。卢

        梭的作品具有一种静态的纪念性效果,显得庄严有力,这可以从他的名作

        《巴比松
        附近的橡树》(1852)上看得很清楚。

        另一位颇有特色的巴比松画派代表是杜比涅(Charles-Francois

        Daubigny,1817--1878)。在巴比松画家中,他是最接近印象主义画家的一

        位。他的画法比卢梭轻快,也比卢梭更注重光色的效果,曾有人批评过他

        的作品仅仅是印象,从这一点也不难体会到他作品的风采。他运用直接写

        生的方式,这使
        他能捕捉到自然的生动面貌。水天关系和大气氛围是他喜爱再现的,《奥

        特沃地方的高拜尔磨坊》(1857)向人们提供了他风格的特点和动人范例。

        莫奈就深受他的启发,而他也尽力支持过印象主义者的探索。

        4、法国以外的写实主义者

        写实主义美术在东欧等地也得到发展,涌现出一些在当地颇有影响的人物

        。"其中俄国的一些画家,在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下,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意

        义的写实主义作品。成立于19世纪下半叶的巡回展览画派,集聚起俄国写

        实主义美术的佼佼者,在俄国美术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克拉姆斯柯依(Ivan Nicolaevich Kramskoy,1837--1887)是巡回展览画派

        的创立者,也是激烈反对美术学院陈规的画家,正是这种态度,引导他组

        织了面向大众、贴近生活的巡回展览画派。作为一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

        的肖像画最能体现他那细腻的写实风格,《列夫·托尔斯泰像》(1873)和

        《无名女郎像》(1883)就是他颇为成功的作品。

        但巡回展览画派最杰出的人物,却是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列宾(Ilya

        Efimovich Repin,1840--1930)。列宾是位深切关怀俄国人民命运的艺术家

        ,这从他的成名作《伏尔加纤夫》(1870--1873)中就鲜明地流露出来,并

        在他后来的《库尔斯克省的礼拜行列》(1880--1883)中继续得到体现。列

        宾刻画人物性格的惊人才能和他运用色彩造型的功力,在《伊凡雷帝杀手

        》(1885)一画上,获得更加充分的展示,使这幅历史画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效果。正是善于刻画人物性格这一特点,使列宾成为俄国最优秀的肖像画

        家之一。他为俄国一系列文艺界名人创作的肖像,均以笔法生动、形神兼

        备著称。

        与列宾同为巡回展览画派大师的苏里柯夫(Vassily Ivanovich

        Surikov,1848--1916),不像列宾那么兴趣广泛,他把自己的才能全献给了

        历史画创作。《女贵族莫洛佐娃》(1881--87)等佳作,体现出他精于刻画

        人物心理、组织构图和运用色彩的特点。

        在美国,写实主义画家中以荷马(Winslow Homer,1836--1910)和埃金斯

        (Thomas Eakins,1844--1916)最为著名。荷马的作品充满着勃勃生气。笔

        触奔放、色彩明快、洋溢着激情的《湾流》(1899)仿佛是美国人力量的体

        现。埃金斯的画法,更为沉稳细腻,对光线的微妙变化也更关注,那幅描

        绘朋友划
        船的《单人划艇中的马克斯·施密特》(1871)就是颇有说服力的例证。他

        为著名外科医生格罗斯绘制的肖像《格罗斯授课》(1875)则以大胆的写实

        性触怒了当时的展览评审员。

        5、英国拉斐尔前派

        成立于1848年的拉斐尔前派,目的是要反对英国的学院派传统,反对浅薄

        的绘画,使绘画具有拉斐尔以前那样的纯朴风格和道德内容,能发挥改良

        社会的功能。他们强调根据自然创作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能像同时

        代伟大的法国画家那样成功,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适合于表现新的社会和新

        的内容的新形式,这或许就是他们对绘画发展没有真正影响力的原因。



        《我们英国的海岸》
        (1852)
        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1827--1910)是拉斐尔前派的领袖,他的《觉

        醒的良心》(1852--1854)显示了拉斐尔前派的特点。他以工整的笔法精心

        描绘着每一个细节,并用它们来暗示作品的道德训戒。尽管细节很真实,

        但这幅画却丝毫没有库尔贝和杜米埃作品那样的真实感,这是一个人工的

        花园,其中的花是没有香味的假花。另一位拉斐尔前派的名家米莱斯(Sir

        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在其著名的圣经题材绘画《基督在

        父母家中》(1850),以同样细致的画法,确切地塑造着形体、环境、光线,

        力求造成一种真实的感觉,同时又传达出象征的寓意。但这种作法,却难

        免留给人们一种不伦不类的印象。




        罗塞蒂(Dante Gabrie Rossetti,1828--1882)或许是拉斐尔前派中最有特

        色的画家。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抒情诗人的气质使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

        颇为动人的梦幻般情调。不拘成法、单纯而又奇特的《圣母领报》(1850)

        ,于宗教情绪中揉入了对性爱的迷恋,体现出他艺术的基本特色。

        库尔贝 杜米埃 柯罗 米叶 卢梭 杜比涅 克拉姆斯柯依 列宾 苏里柯夫 荷

        马 埃金斯 亨特 罗塞蒂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214(s)   6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