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不知道:王琳个人作品展

          (1/8)霍元甲不知道:王琳个人作品展

          (2/8)一本正经的温柔,69X105x2,纸本水墨,2016

          (3/8)一剑开天门,69X105x2,纸本水墨,2016

          (4/8)圈 ,69x105cm,纸本水墨,2016

          (5/8)比列纳的秘密1,27x25cm,纸本水墨,2016

          (6/8)比列纳的秘密4,27x25cm,纸本水墨,2016

          (7/8)比列纳的秘密6,27x25cm,纸本水墨,2016

          (8/8)马瑞沃纳,27x25cm,纸本水墨,2016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霍元甲不知道:王琳个人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6/09/28~2016/10/11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银泰中心柏悦酒店六层-(天堂书屋)
          主办单位:天堂书屋
          参展艺术家:王琳

        天堂书屋诚邀您参加[霍元甲不知道]-王琳个人作品展开幕式,此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近两年内不同系列的作品,展览将展至10月11日,欢迎预约观展!

        感谢大家对天堂书屋和年轻艺术家的支持。

        [八九十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武术分解动作以及邮购冷兵器曾大量流行于期刊界,以此吸引读者,促进发行量,并为杂志社增收创收。

        这种趋势形成的根源在于爱国英雄主义导向以及武打片热播所致,现在看来颇有些“弱国济民”式的相互慰藉之感。

        百余年前,霍元甲先生创办精武体育会,倡导全民“德、智、体”兼修,爱国情怀立本,文化传承为念。

        真实的存在就这样横跨了七十年,到了如今已烟消云散。

        一时觉了恍惚,只剩图画依存,故事依存,却不再有人触碰。

        王琳的画作以为游戏,像了游戏而又非游戏。时代的映像往往耐人寻味,立在一个未知的视角去触及过往,再以别样的形式将之呈现,反倒形成观念。

        当然,她不批判、不幽默、不设理念也不“主义”,只是借来图,当画来画,而结果的显现中又都有了。

        这事儿霍元甲不知道,但霍俊卿也许见过吴俊卿。]

        王琳,1986生于吉林长春。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写意人物工作室。2013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师从于李孝萱教授。黑龙江省画院特聘画家。2015年友好中国creator艺术家驻留项目。

        [从“游戏”到“游艺”的转变]

        文/刘梓封

        年轻的水墨画家分两种:一种走传统路,所需诉诸的是基本功与文化修养;另一种走创新路,所要付诸的是新派思想与才情。就新时代水墨绘画的画面风格而言,大抵不过这两条路了。只需选定一条,走得通畅些,便可出落得有些模样,大多乍现声名的年轻画家多不过于此。

        从王琳的整体画作风格来看,她也应该属于走创新路的那一类。在路径选择上与那些像模像样的青年水墨画家没有大的差异,同样是各种新形式、新语境以及新思想的铺陈,同样找寻着属于自我的语言符号,倚着才情甩着时代的步幅表达着她所要传递给你的人生体验与感悟。暂且不论这种体验与感悟的层次高低,仅就画面所呈现出来的结果看,总还是能迎合观者的共鸣。好的画面感,好的水墨构成,与生俱来的塑造美与表达美的能力,当这种灵光显现,一眼便可窥见。

        在她早前一阶段的充满新派水墨特征的作品中,当代意识氛围下生成的思想与观念占据着主导,现代语境的图式构成,温润而又略显冷逸的浅淡灰调子,以及近乎抽象化了的场景,所要诉说的该是面对现实世界后的悲苦无助或自我反思。这是时代映像投射到她的艺术视界后所呈现出的图景,行走于这样的图式之间,形成一种带有观念性的绘画风格则成了一种必然。水墨的染法与线条的运用近于西方表现形式,内容的主体以及叙事方式也归于西方语境,但画面所呈现出的结果,却往往带有着某些褪不掉的仅属于水墨绘画所特有的品质与气息。

        总能在她那充满现代表情的画面中看到些传统的影迹。她并非传统,人不够传统,画也不够传统,甚至于在她的思想意识里对固有的中国画笔墨样式也有所忌惮。但这仍无法阻隔她作品中传统味象的流露,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带着某种习气般的语言结构,该是最恰当的方法与手感接合在一个恰当点位上所达成的相互妥协,进而成就出趋向于美的共融。因此那原本意欲而为的对传统的解构,反倒成了一种显露着传统中国画美感的符号性特征。一旦她有所意识,那个宽阔而又无限的空间即已摆在了眼前。

        借由那些陌生而又模糊的图像加以新的解读,于她而言更像是一场游戏。不再执意内涵的深刻,而是转为略带戏谑的肆意而为;原本背负在自我理想化了的精神世界里的崇高,也被她拉低到自己的眼前。不必顾忌于技法,更不用顾及于历史背景,八十年代的“武林秘籍”与怀旧味儿十足的运动装美人画出了流行样。恽南田的山石竟然有着里希特的味道,梅瞿山的松影间竟然可以舞刀弄枪,旧画报上出现过的运动女性被构置在了现代色彩与结构的空间里……与传统绘画的表现方式拉近了距离,与现代语境也进行了有效对接,既诙谐生动又充满画面感,既富有新意又将观念意识回归到简单直接。

        对符号的借用与再造,以及对传统中国画的师习,由此换了一个新的道场。那些于她未产生过记忆符号的图像就这样在她的笔下被东挪西转,不时出现在画中的中式山水不失和谐的与之共处相生。并不别扭,反倒因此成就出了一派新的风格。也正因于此,她愈加执念起了传统,由墨到线,由点及面。因为她确知:这不应该只是游戏。


      Processed in 0.156(s)   6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