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 • DETACHED ABSTRACT——王易罡个展

          (1/5)无法 • DETACHED ABSTRACT——王易罡个展

          (2/5) 《抽象作品S49 》100cm * 100cm 年代:2017

          (3/5)《2015抽象作品21号 》60cm * 60cm 年代:2015

          (4/5) 《抽象作品 S37 》80cm * 60cm 年代:2017

          (5/5)《2015抽象作品 z16号 》160cm * 140cm 年代:2015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无法 • DETACHED ABSTRACT——王易罡个展
          展览时间:2017/05/21~2017/06/18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空间站)
          主办单位:空间站
          参展艺术家:王易罡

        开幕时间:2017.5.21下午4点

        “无法”——王易罡个展

        文/郭芳

        空间站很荣幸的宣布将于2017年5月21日至6月18日迎来“无法”王易罡个展。此次将展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馆长王易罡近年来的抽象系列作品。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的艺术运动,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主观情感、反对传统客观再现的现代艺术运动。大胆的色彩,强有力的笔触,放弃画面的和谐,追求夸张、变形、破坏……用任何适合的语言表现真实的内心情感,反映了一战前后德国和欧洲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危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表现主义(也称为纽约画派、行动画派)作为美国第一个艺术运动,结合了抽象和表现主义的共同特征,反对制造幻觉的具象绘画、反对传统的美学和逻辑,强调艺术中的自我表现和纯粹性观念,它与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艺术学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包豪斯)都有呼应。抽象表现主义分为“表现性抽象”(波洛克、德库宁为代表)和“色域抽象(罗斯科、纽曼为代表),前者运用超现实主义无意识、偶然性和自动主义的概念进行创作,强烈直接的抒发、宣泄内心的情感。后者则继承了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衣钵,运用简单统一的色块来展现内心感受的共鸣。

        王易罡的创作源于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学习,但又不是直接挪用的再发展。这是因为,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并且受到当时的西方哲学、科技进步的深刻影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后对既有文明的破坏,人的本能作用被重新唤起,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也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一理论解释了这种包含了人类共同记忆的无意识是如何成为当时人们构造神话、哲学和科学的原动力的。

        但是,20世纪8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却失去了这种上下文的关系,王易罡的艺术创作正是开始于那个年代。西方的抽象艺术在借鉴”日本书道”等东方文化的同时继续向前发展。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文革,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抽象表现主义引进中国既切断了与西方历史传承,也与东方文化保持一种疏离的关系,可以说,这种借鉴只是从形式语言、绘画风格方面的借鉴,中国艺术家在精神气质、文明特征、社会人文背景方面都与西方存在明显的不同。抽象表现主义在中国的萌芽发展势必存在某种信息的丢失,文献的不完整,甚至某些错误的理解,但是这种“不完整”也为抽象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抽象艺术如今已成为国际性的绘画语言,其主要任务就是用视觉化的图像来表现精神、音乐、力量、关系、自然法则和其他不为肉眼所见的事物。人类有史以来,表现肉眼不可见的事物对艺术家来说一直是个挑战。至于解决的办法,早在抽象艺术形成之前,人们就已经偏向于使用抽象手法。比如讲述神话故事,传播宗教信仰……有趣的是,大部分这些不可再现的思想会越过国界和语言的屏障,使某些艺术家成为在创作中混合运营科学和伪科学材料的大师。

        王易罡同时沉浸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世界中:西方艺术的抽象表现主义精神与东方艺术的禅宗精神。他试图创立一种基于自身经验的抽象艺术形式,在创作方法上坚持绝对的独立,“希望在破坏中寻找秩序”,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如此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挑战。在批判中建立或者重生,对他来说绘画的过程实际上也已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艺术家必须不断寻找更能准确表达内心世界的技术和语言,在偶然中遇见必然,批判已有的秩序,在与物质世界的对话中寻找和自身精神世界的准确契合点。

        学院派艺术家最容易落入对西方经典美学系统学习的窠臼,王易罡在开始个人创作之初就意识到,倘若只是单纯的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形式、媒介、语言方面的重复,作品最大的成就即是成为西方抽象艺术谱系中的番外篇而已——一个中国化了的抽象表现主义样式。中国的抽象艺术如何立足于本土的文化立场,回归自身的艺术史发展逻辑,捍卫自己的文化身份?王易罡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反叛学院派固有的美学逻辑,甚至会去从某些不舒服的地方中寻找新的突破点,不愿落入经典视觉经验的漩涡。受到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表现主义者早已不再相信客观事物存在于固定、完整的不变状态,希望用纯抽象的艺术语言表现  “纯粹精神的世界”。

        王易罡近几年的作品能看到强烈的能量在笔触运动中翻滚,或诗意澎湃,或汹涌动荡,或骤然自持。他在自己的画布空间中倾注着大量的顔料,在长时间与画布的搏斗中,体验着生与死的痛苦与快乐,在无数次的涂抹中感受着创造的过程及生命存在的意义。他每天的涂改可以证明生命依然在延续。这些画作令人唤起个人记忆中某些特殊而强烈的片段,那些愤怒、残酷、找寻、与失落,除了带给我们坦率、真实、直接的感受,又多了一分自在而为的淡然。他的画有时是具有侵略性的,引人注目,有时又顽皮率直,真性情表露无遗。对他来讲,艺术一直是在过程中被感知的,当下的感受充满某些永恒的意义,这是个体和精神存在的证明。艺术世界的较量是不分国界、风格和语言的,作品能否直接打动人,感染人,留下深刻印象,带来美学观念和技术的创新?这是艺术家每天都要直面的问题。如同具象绘画中的代表人物白发一雄用禅宗来理解抽象艺术一样,王易罡这些“无法”无主题的抽象画作,他早已逃离了叙事语言和实证主义的世界,那是艺术史逻辑也很少提及的部分:大相无形。他的艺术就是生活,每分每秒的感受都铭刻于作品,那是一种真实的释放和恒久的陶醉。存在感也许正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所想表达的终极母题。


      Processed in 0.128(s)   6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