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极无痕——余晓东作品展

          (1/9)淡极无痕——余晓东作品展

          (2/9)《猫图》52cm * 34cm 年代:2018

          (3/9)《梨花斑鸠图》50cm * 30cm 年代:2018

          (4/9)《吉柿图》30cm * 21cm 年代:2018

          (5/9)《海棠蛱蝶图》42cm * 30cm 年代:2018

          (6/9)《山茶栖禽图》167cm * 30cm 年代:2017

          (7/9)《秋葵蛱蝶图》88cm * 29cm 年代:2018

          (8/9)《清蔬图》48cm * 30cm 年代:2017

          (9/9)《山茶图》30cm * 21cm 年代:2018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淡极无痕——余晓东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05/05~2018/05/30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静安区铜仁路90弄4号1楼 -(安簃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安簃艺术空间
          参展艺术家:余晓东

        策展人:顾默修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薛宝钗之口作《咏白海棠》,有“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之句,余晓东的画 作亦可作如是观。

        在修辞层面,中国传统工笔水墨拥有一整套复杂完备 的技法,以精确细腻地表现所描绘的形象,来取得明净清丽 的艺术效果,这种多次渲染,层层积累的笔墨效果,旧时称 “三矾九染”。这里的“三”和“九”都不是确数,而是指 多次、多遍的意思。余晓东的画作往往先以极工细之线条勾 出轮廓,然后敷以淡彩,层层渲染,用以清掩墨线,得到一种极为细腻工稳和清丽脱俗的感觉。如《秋蝉图》描写深秋 野外,空阔寂寥,秋风袭来,将枯枝老叶吹得瑟瑟作响,一 只秋蝉轻轻伏在枯叶之上,仿佛浅斟低唱着什么,极其生动而富有意味。枝叶与秋蝉之翼刻画极为细腻,丝丝入扣,用笔老到沉稳。

        作为中国美院国画系花鸟专业出身的青年艺术家,晓东 钟情于传统元素,其画作在内容和意趣上,都追求宋元的气息,这使得它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也仍然凝聚并呈现出一个中国式的意象 。不论是芙蕖 、牡丹 、柿子 、海棠 ,还是禽鸟 、走兽,这些从宋元以来,在中国历代画师笔下流淌出的恒定的绘画对象,依旧穿过时光隧道,徜徉于时间长河,最后落脚在当下的时空之中。对于驻足于画作前的当

        代观众来说, 他们透过绘画形象感受到的是由传统支撑的中国式意趣,或 者更进一步说,是传统背后的中国式抒情(lyricism)。

        这种抒情是一种共有的、被分享的知识经验,是历代累 积的对世界、对周遭的审美方式。它是经过删减的、选择的、 聚焦的,随后又是对细节进行放大的,渲染的、强化的。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的世界永是悠长无扰、岁月静好,宛若画家之笔实施了某种历史的炼金术,祛除了时间性,祛除了历史感,因而它们往往是写实的,却又分明是抽象的。这种抽象的被理解依赖于某种共识以及共情,筑基于传统与当代、画 家与观众之间的默契,因而它们在本质上是抒情的,是熨帖人心的。

        不同于诸多工笔画的鲜艳明媚,余晓东的画作设色沉着素雅,正有“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意,其中的花鸟果蔬皆滤去了喧嚣的世俗气息,隔着旧黄的时光滤镜,呼唤出一个精 致美好的乌托邦,直教人见之忘俗。这种抒情也是一种心有灵犀的感性触动,是不管千载而下抑或千里之外,于某个关 窍之上能够直击人心、达到灵魂共鸣。“愁多焉得玉无痕”, 总有一处笔墨泄露了画家的心灵秘密,又呼应了观者的沉痛隐忧。《黑猫图》中酣睡的黑猫四足“踏雪”,头顶处似有一片飘落的红叶,令观者莞尔,又忍不住怜惜担心:可曾“落叶惊残梦”?余晓东画作最是动静相宜,静者如繁星硕果,诉说天长地久;动者如风中彩蝶,掀动细微心事。

      Processed in 0.150(s)   6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9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