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说(作者:王首麟)

        作者:核实中..2009-08-08 11:30:43 来源:网络

        作者:王首麟

        线描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中国画绘画形式,它以最能体现中国画精髓的特点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出土文物上的花纹图案和神话故事及图腾之类的描绘,皆以线描染色等手段出之,包括史前石刻等,简单的阴刻、象形图案,也都是用线条刻成。到了晋唐时期,线描人物画已经成熟,并用于“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中国画线描从开始形成一直沿用到今,没有被废弃,说明他的生命力的旺盛。古人找到的这种绘画形式非常适合我们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和运用的工具材料。

        中国线描是一种极有质量、有特色的高级绘画表现形式,中国画的线不单是造型手段,同时又富于感情色彩和才智修养的体现,也是表现个性的载体。白描不单是创作的粉本,同时它自身就具备独立的艺术性。以最单纯的手段表现最丰富的形象、场景、故事情节等。

        一、用笔

        中国画的线描又是以什么作为标准呢?南朝人谢赫已经很概括地把它定为“古法用笔”。因为线描是用毛笔画出来的,所以就落到用笔上面,把功能放在了用笔的功夫上,历代画家凡是线描画的出色的,没有一个不是在用笔上下过功夫的。无论是唐代的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还是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任伯年都是用笔的高手。唐代理论家张彦远说:“形似则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看来画家已把用笔看成绘画成败的重要手段,水平高低的品评标准。所谓古法用笔,即是绘画中的骨体作用,支撑着全身的框架,同时也指表现风骨、气韵。“结体因时沿革,用笔千古不易”,赵孟頫提出的书法用笔说,同时又有书画同源之说,绘画与书法同出一辙,书法用笔即绘画用笔。

        绘画要意在笔先,以意气使笔,不为笔役。一个人意气用事,容易冲动、吵架,但意气用笔则可随意呈象,可以把物象想象成类似的图像去画,可以写其大势和整体效果,把简单的物象夸张,可把复杂的物象减弱,使之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可以意到笔不到,笔不周而意周。要养浩然之气用于笔底,不描摹涂改,不僵不滞,意惬笔畅而为之,带气行笔,畅神行注笔端,情之所至,意线成像。在行笔的过程中层层升发,使对象与行笔统一,步调一致,放笔直取,运用自如,节奏强弱有致,方能把绘画对象与自己情感交融,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

        用笔的力度是动力和阻力,在宣纸上产生的摩擦所呈现的一种线条,所谓锥画沙、折钗骨、屋漏痕的笔迹的形成都因力度的轻重缓急所致。行笔时既按又提,有节奏感并准确地把握力度的分寸。

        二、造型

        所谓造型,是通过对形象的观察、归纳、总结之后落笔写意的人物形象。要心中有数,每个人都有其特点,或高大威猛,或文静、秀气,或苍老、呆滞,或活泼、生气,男女老少、江湖百业,或儒雅,或俗气,不论什么形象都要以线条塑造,表现出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及内心世界。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变形的问题。所谓变形,应是有了把握形体的本领之后,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现个性的,不是硬要变,或者看到西方大师的变形就异想天开地去变。变形是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恰到好处的、舒服的、夸张的、强烈的而又让人信服的造型,就像京剧脸谱与佛像、门神等的形象让人认可。中国画的线描从一开始就是概括性的符号化造型,最终也还是要走向变形的,而且要变的更高级。不变形就不足以表现时代感和个性化,关键在于如何去变,那是学了写实线描之后的事啦。

        三、线的质量

        中国画的线有别于西画和其它民族的绘画线条的地方,是外国人把线当成轮廓线、结构线来画,而中国画的线除此之外还把线条当成情感寄托、体现修养、笔墨功力、个性表现的载体。线描以其雅逸的形式写出其特有的风范。形如古乐,潇洒出尘。所以读懂线描还要多涉猎历代名画,品味其雅俗之分。画线描要心静如水,不能心气浮躁。学线描这个形式进步是缓慢的,长期的。因为历代线描大师已经创作了品味极高、造诣精深的作品,虽说表现形式单纯却蕴涵万千变化,虽无雷霆万钧之力,却不乏天人和一的浩然之气。不是篇幅越大越有震撼力,越有视觉冲击力。而是以小观大,咫尺则有万里之遥。线描如龙,大可腾云驾雾如永乐宫、法海寺壁画。那冲天的长线,以装饰风格统领天神仙女、天皇仙人。表现仙境风尘潇洒,人间仙境,皆为线描之功也!

        线的使用首先要以气为主,全神贯气把物象结构变成节奏讲究线的呼应、顾盼、造势、气韵、情致线的律动。所谓吴带当风,就是气韵的律动。

        线的行笔,除了飘逸之外还要凝重,运笔行气要慢,慢中求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以书入画,把书法中的凝重和神采飞扬结合运用,做到重而不凝滞,动而不轻浮。

        线要疏密有致,做到疏能走马,密不容针,要重视用线的规律,线的独立美和抽象美。写实是一种线的表现美感,依赖物体的自然美也可以意象变形,大幅度的夸张,还可以画抽象美的线,以线本身的律动营造一种线本身的美感。

        四、速写、写生、创作

        面对模特、物象或白纸对青天地营造一个画面时。首先要对模特做认真的观察,掌握其结构、特色,使之烂熟于胸中,然后放笔直取。从局部画起,心想整体,不断生发,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气用线,抓住神情,寓精微于豪放之中,写外形统领细节要点。写人物、头部时紧抓眼、鼻、嘴之间的联系。观察表情动态的变化。画全身注重头、肩、肘、腰、腿动势变化,对手脚动势的变化要细致入微。手脚是第二表情。抓住大型和要点,人物的关键就抓住了。再尽可能地精细刻画完成。画要有细节,远看取势,近观取质。平时要多画速写,尽可能画得充分,久而久之,线描即精致的速写,速写即概括的线描。关于线描前人之述备矣,多精辟之论,我谨以个人体会谈心得,供读者参改。

        近年来,我身居云南这个荒蛮的边陲。虽说现代交通信息也较发达,但文化的冲击波还是难于达到这块红土地。除了经济落后没人买画之外,还比较安静,教书之余,下去走走带学生画写生,倒也悠闲,少了一点喧嚣和烦恼,平常心画平常画。中国的线描将来如何发展,我想形式和内容是两大空间,形式走了数千年,古人总结了十八描之类的画法延续至今不衰。如今写意画繁荣昌盛。从大的中国画来说写意也离不开线,它是扩散了的线条和水墨,肌理,因为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决定它的样式,今后现代人物线描还有更大的空间。

        来源:网络

      Processed in 0.191(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