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油画家的排头兵” 闻立鹏评詹建俊艺术展

        作者:核实中..2010-07-07 09:59:37 来源:网络

        以中国美术史的观点来看,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一批画家,是继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第一代画家,吴作人、王式廓、董希文、罗工柳、吴冠中等第二代画家之后的中国第三代画家。其中,詹建俊以他人格与艺术的魅力,成为最突出、最重要的代表画家之一。

        上个世纪末,我曾写《百年断想》一文,对中国油画发展百年历程作粗略的梳理。我觉得,与新中国同步成长的第三代画家是一个重要的艺术群体。他们人数众多,实力很强,曾受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有着较高的艺术素养,有真诚的心态和执著的激情。更重要的,他们有着比较丰富的阅历与深切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和他们的一些优秀作品,曾在全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第三代画家们大多有着坎坷的生活经历,这使他们更加成熟,改革开放使他们的思想豁然开朗,对艺术的现状及发展有比较冷静的思考,时代把他们推上了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们也确实没有辜负历史赋予的责任。他们一面奋力夺回流逝的光阴,重新寻找自我,探索发展自己的艺术;一面教学相长,呵护着青年同行,促进多元艺术格局的逐渐形成。在社会变革转型的关键年代,第三代画家们常常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实践影响推动了油画艺术发展的进程。整个第三代画家的历史作用与贡献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显现。

        正因为一批第三代画家的勤奋与忠诚,才使得受到“文革”摧残的中国油画传统没有断档,才使先辈画家们几十年奋斗引进的欧洲油画传统得以继承。历史的事实是,近二十年中出现的油画艺术的佼佼者,无一不是出自这些被略带贬义地称为“二传手”的第三代画家的门下。

        正因为一批第三代画家的觉醒与奋进,学术上的理解、大度,对新生事物的支持与爱护,使中国油画艺术在新时期得到多元发展的条件与环境。事实上,近二十年中涌现的油画艺术真正具有“先锋”、“前卫”价值的创造,无一不是受到“二传手”们的肯定,甚至获得各种奖项。

        画家詹建俊从艺五十多年,早在1957 年,他就以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创作《起家》一举成名登上画坛。1959 年,他又创作了《狼牙山五壮士》,成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品。改革开放以后,他以体现新思维的《高原的歌》、《回望》(1979 年)起步,接着是《晴风》(1983 年)、《飞雪》、《草地上的天空》(1986 年)、《秋天的树》(1988 年)、《升腾的云》(1994 年)等作品一路走来,新作不断,清晰地显示画家日益鲜明的个性化的艺术思路与追求。

        《起家》是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这幅建国后首次获得国际大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革命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合理内核,画面以形象说话,以狂风中拼搏搭帐篷的瞬间,以高高飘扬卷动的白色帐篷的动势,以风雨欲来的浓暗云层的衬托,以生动的人物形体语言,鲜明地表现了一种坚苦奋发的英雄主义情怀,把人们带入青春焕发、激昂向上、壮丽之美的诗的境界。《起家》成为詹建俊艺术道路起步的制高点,从此开始了更加艰辛的探索与攀登。

        《狼牙山五壮士》是詹建俊艺术人生的又一里程碑。在这幅作品里,我们看到詹建俊已经在创作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保存了瞬间情节的选择,深化了人物表情性格的刻画,却特别突出形式美规律的运用,把人物组成山字形的构图,与群山熔铸为一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一种大义凛然气冲霄汉的壮美感受。画家诗化主题而强调了主观感受的运用,淡化情节描写而突出了形式的运用,这就实际上超越了当年通常习惯的现实主义规范。当年这幅作品获得好评,今天看来他突破固定模式,丰富发展现实主义创作的勇气与价值更值得肯定,这是这幅作品在现代美术史上具有价值的真正原因。

        20 世纪70 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使画家进一步摆脱了精神枷锁,增强了早已关注研究的形式美探索的信心,极大地激发了画家的创作激情。《高原的歌》和《回望》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是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家更大胆广泛吸收营养、更大胆抒发个人情怀、探索个性语言的准备积淀期。一些作品如《高原的歌》,表现了画家的激情和对新生活新艺术的向往,表现了对油画色彩语言的探索加强,但笔法似乎还比较拘束,画面的气势力度都不如《回望》那样浑厚气派。

        《晴风》、《草地上的天空》、《飞雪》等作品,标志詹建俊已经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与风格,找到了在当代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定位,找到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索的方向。特别是1986 年的《飞雪》,我觉得这篇幅不大的作品,代表了画家审美追求的基本方向和所达到的高度。《飞雪》体现油画艺术独具的美感,体现油画的高度基本功水准与特殊技巧的魅力,以大号刮刀代笔,以高度提炼概括的色彩,大刀阔斧、准确巧妙地塑造形体,表现了美丽少女优美高贵的身姿和纯洁无邪的心灵之美;《飞雪》表现了作者对油画写意性的追求,弱化了真实风雪景象三度空间的描绘,而以平面化的手法着意于画面精神与诗意境界的营造和音乐韵律美的追求。这是画家集数十年艺术实践经验,集多年学习观摩中外艺术经典融会思索的结果,是逐渐摆脱狭隘艺术模式让思想自由飞翔的结果。

        洒脱、明朗,强烈、豪放,画家詹建俊的艺术风貌,正如他的人一样:绅士风度、平民精神;高雅艺术、平实语言。他赞颂潜藏于平凡中的伟大,他表现隐没在暗淡里的光明。他以凝固在画面中的音乐节奏与韵律,构造画里的诗,纵横挥洒,驰骋想象,抒情写意,动人心弦。

        画家詹建俊不但以自己的艺术拨动人们的心弦,而且以自己纯正洒脱的人格魅力取得人们的尊敬与信赖。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他就担负起艺术教学的重担,逐渐成为油画系的教学主力,并最终担任第三画室主任。他继承与发扬了董希文先生可贵的教学思想,培养出许多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自1985 年起,二十年如一日,他又投入极大的精力、无数的时间,担任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后来又出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自投罗网”,入了这个没有国家经费、没有人员编制、白手起家的纯民间群众组织的艰巨繁杂的义务奉献活动之中。

        首先,他胸怀宽广,高瞻远瞩,集思广益,和许多画家、理论家一起,参与主持了1985 年具有历史意义的“黄山会议”,开始积极推动油画界、美术界的思想解放。以后,他团结老中青三代画家、理论家,连续举办“1986 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新时期中国油画论坛学术研讨会”“引进与创造—20 世纪中国油画学术研讨会”等,并陆续举办“当代油画展”(1986 年),第一、二、三届“中国油画展”(1987 年、1994 年、1998 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1996 年),“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1997 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1998 年),“20 世纪中国油画展”(2000年),“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2005年),“大河上下—中国油画三十年回顾展”(2005年),

        “精神与品格—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2006 年)等大型学术性展览,对于一步步推动油画艺术发展起了十分重要十分积极的作用。为此,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不仅要集中大家的智慧与创意,策划具体实施方案,更要承担筹备经费的巨大压力与风险,而且有时还要亲自动手布置会场,甚至要拉着平板三轮车帮老年画家运送作品。

        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大量的艺术社会活动,锤炼了他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能集中大家智慧与思考的火花,在重要历史时刻,写出了《中国油画的处境与选择》等文章,提出“自觉构建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等观点。这些充满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豪情的话语,激励了油画家们的奋进意志,增强了油画界的凝聚力,也增强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钦佩。

        詹建俊,身材高大,风度翩翩,人们常亲切地称他詹大。上世纪50 年代游行集会,他总和美院几个著名的“大个子”旗手并列前排,高举着中央美院旗帜行进。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欣慰地看到,白发苍苍的詹大依然是我们的排头兵!

         

      Processed in 0.145(s)   64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