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在山崩地陷时—推荐一张平民油画

        作者:核实中..2010-07-08 16:53:22 来源:网络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小镇路边小酒店昏暗灯光下,我看到了这张印在一本群艺小册子封底的油画。当时第一眼的感觉,觉着这是一幅画。画面色彩简约,笔触有力,构图大开大合,用色浑然一体,且很庄重,全无时下一些“艺术家”笔下的卖弄技巧的鸡零狗碎和唏里糊涂的无病呻吟。大面积的灰显得很厚重,也很有层次感,只是当时小酒店灯光太暗,看不清画的细部,也看不清作者的姓名。

        第二天,当我在家里阳台上,看清蕴含在那一大片灰色中间,扑面而来的内容细节时,我的心再一次抽紧了起来。作者画的是“5、12”汶川大地震。

        第一轮视觉冲击,来自于画面上临空飞来带着白色烟尘的巨石和与震灾中的沾满水泥粉尘断壁残垣。人物主体就是被作者布置在这种特定的在灰色的基调中。灰蒙蒙的天空中悬着的救灾直升飞机,和救拥援担架上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伤员,会让你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5、12”人类特大灾难的前前后后。

        视线再向下深入,你会看到钢盔下那一双惊恐的眼睛,那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娃娃的眼睛,因刚刚获救还不知父母亲人死活而倍显惊恐和焦急。他头上顶着的是一顶军人的钢灰,画面外余震连连,飞石不断,这时候一定还有一个没有戴钢盔的军人的脑袋。画面右上角视觉黄金点上,天安门前半挂的国旗正在向我们传递另外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和人文意义的重要信息——中国第一次为平民降半旗。

        在国旗的左下方,是那位在汶川地震发生二小时,就从北京飞往灾区用话筒向废墟下学生喊话的的温家宝总理。额角上的皱纹和眼角处的鱼尾纹无不透着对灾区人民的痛惜、怜爱和担忧。从眼镜片后面,你所能读到的除了忧虑还有一种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坚定。这里是全画的一个亮点,作者似乎在不经意间对这一部分内容作了光影强调,通过背景中的大开大合与人物细节的精雕细刻明显对比,眼镜后面那种忧虑与坚定被刻划的不温不火和恰到好处,很是传神且弥足珍贵,因为这种忧虑与坚定,正是当时全国上下亿万民众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心路特征。由此足见作者在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色彩修养之外,对生活本质的领悟力,并藉此成功地与“观念画”分道扬飚。

        在画面人物与背景相互关系和彼此总体分量把握上,从形式到内容,从色块到影调,作者都作了极为细致的设计和安排,一字排开的九张小稿,让我看到了这种严肃而又认真的创作过程。汶川地震开始时几个最重要的事实(或者说是历史史实),都被作者准确的捕捉到并巧妙地安排到画面的不同位置上加以突出和强调。

        形象大于思维。庄严的国旗第一次为平民生命而降,你亲身感受到生命的庄严,人性的光辉和历史的进步。“子弟兵”是中国才有的兵,军民鱼水情,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子弟兵。灾民危难,总理老泪纵横,转身在北川一中黑板上写下的是“多难兴邦”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领导人的行为感动了全世界,就在温家宝总理在汶川指挥救灾的前72小时,世界各地对灾区捐款就教达10亿元。救护担架上共同抬起的不仅仅一位伤员,而是全国、全世界对灾区人民感情的延伸与承载。

        在这幅油画面前,你思绪会很快进入“5、12”大灾难特殊时刻。你当时的热血沸腾和记忆深处的东西会也很快会被唤醒。因为这当中所溶入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感情,也有经历过人的感情,也还会有后来者的感情。作者精巧的构思,通过灵活地驾驭绘画题材和绘画语言中所包含的人性力量,很好地熔三者感情于一炉,使观者对眼前这幅油画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感同身受,进而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作品创作小样九张,作者完成作品历时二个半月。

        作为一个读者,我谨以“5、12”的名义:

        向每一个关注和见证这场特大灾难的人,也向中国油国界,强烈推荐这张来自基层的“草根油画”——《多难兴邦》。

      Processed in 0.157(s)   64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