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外之致——读孙洪利油画作品

        作者:核实中..2010-07-16 14:52:19 来源:网络

        有位画家说,他一生崇尚的就是“镜•月•茶”,试想一下月轮高悬,品评香茗,对镜写照,这是一种何等悠闲的心境,我们仿佛从这一个字所营造的氛围,感受到主人公那流溢的心致和韵味。中国书法追求韵致,强调趣味是其一大美学特征。那么,油画是不是也有这种韵致?答案是肯定的,有,油画家孙洪利追求的就是这种韵致。

        绘画中的“气韵生动”,诗歌中的“元气淋漓”,文学中的“粹灵之气”,等等,均是从中生发的。韵在中国文人心目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痴如醉。孙洪利的油画显然有一种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的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我想,这就是孙洪利油画作品的奥妙所在。《罗马余辉》、《古城系列》、《雪后的茵斯布鲁克小镇》、《家乡短信》、《远方》等均较明显地透露出画家“韵”作为他文化心理情结,使他的油画更为注重精神体现,有现出一种其真我本性和生命气息的折射。看他的画,可以看出,技巧酣畅劲健,痛快淋漓,用浓厚的重笔层层交织,画画肌理有时近乎浮雕,这又显示出如同中国画所要求的苍劲老练的功夫。更重要的是,他把油画中“写”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从孙洪利的油画作品中能找到中国画相通的地方。

        当然,孙洪利所达到的不仅仅是“韵”的形式,他是以色写意。“大自然的诱惑,现实生活的感召,无数次在我的心底卷起烦躁与不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驱使我拿起画笔,走向山村田野,流水人家,在写生中体验以往梦想中的甜蜜”。(孙洪利语)人们可以约略在孙洪利的《罗马余辉》里,看到的一个关东汉子的粗犷开阔的豁达气质。然而,在他的《古城系列》中都潜存着某种他的宁静、空灵、淡泊。应该说,《古城系列》是孙洪利纯净心灵的写照。

        种种迹象表明,孙洪利把“韵”作为他艺术创作的追求,其实,未曾一刻淡忘的,是他对时代责任感的认识,在生活感悟中净化自己的灵魂。他的艺术思想集中集结为他的一种思想的追问——一种生命情怀,这使得他的油画具有了某种哲理意味。只是他的思想是透过维米尔、朋纳、卡拉瓦乔、巴尔蒂斯、拉斐尔、毕加索等西方绘画大师的艺术语言并浸漫了他的个人生命经验与中国文化传统意蕴的产物。譬如,他的《逝去的岁月》,以重复交错的线编织出棚户区似是而非的房屋、里弄、街道等等,用一种统一的色调和手法表现出大片大片的棚户区中的残疾、愚昧、生老病死不变的沧桑和命运的危机,其实,这是画家用画笔代为民众的一种呐喊。画家在创作中有意避开了一般性的思考方式,而是用单纯的构图,单一的色调,强调此种生存环境必须尽快改变,给人们以前程似锦的信心感。他的代表作《远方》,更是强调其主体精神的实现与再现人物主体精神的巧妙融合。画家用画笔描绘了一个极为普通的蒙古青年在天与地中间眺望着远方,人物没有英雄状,没有戏剧化的动势和表情,而是画出了人物每一天的重复生活。,画家舍弃了草原的标志性景物——蒙古包及勒勒车之类,而是画出大写意的天空和远处一匹马与人物相呼应。这幅油画记录了孙洪利对草原彼时彼地的观察与表现的水准,那是一种独语式的真实,是客观世界无意间流露给画家的主观世界的美妙真实和艺术上的韵外之致,同时也画出了优美的节律、典雅的情调与抒情气息。“艺术所从属的那种精神生活是产生艺术的最强大动力之一。”(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所以,孙洪利的油画作品不仅表现了艺术上的韵外之致,更是表现了他的生命激情与艺术才华。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Processed in 0.254(s)   64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