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独曲向残阳——关于罗甜甜和她的艺术 作者:杨卫

        作者:核实中..2010-08-13 17:32:08 来源:网络

        罗甜甜绘画作品中的孤独意向,常常使我想到摇滚歌手张楚。这位被称为“魔岩三杰”之一的摇滚歌手,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写过一首歌,名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歌曲把孤独视为可耻,以恋爱的季节为背景,尽情讴歌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好。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反而会加剧心底的某种孤独感。也许这还是因为可欲不可求的缘故吧。所谓“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电影《倩女幽魂》)。人是合群的动物,有渴望温暖的天性。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很排斥于人单影只、落寞无趣的孤寂,而憧憬于携手并肩的友谊与终生相伴的爱情。然而,渴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对于那些敏感的文艺创作者而言,曲高和寡往往就是他们独步天下的宿命。还是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一句诗写得深刻,她说:没有人可以伴哭,没有人可在一起回忆。



          那么,作为一个尚很年轻的女孩子,罗甜甜怎么会有这样一种通往绝境的孤独,以至于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反复来表现这么一种落寞与凄美的感觉呢?这是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首先在于创作者的感知能力。所谓“一种米养百样人”,说的就是人的性格与感受各不相同。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敏感有人麻木,说这是天生我才也好,人为教育也罢,总之,龙生九种,种种有别。罗甜甜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有着丰富的感情,并热衷于挖掘人的情感深度。中国“南北宗”绘画的首倡者陈继儒曾经说过:“多情人必至寡情”,为什么?因为多情者志在情,难免就会为情所困,而深陷于其中,不见其它。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已经道尽了里面的沧桑。



          罗甜甜出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属于典型的“80后”。这一代人是中国转型时期的产物,不曾经历她们父辈的剧烈动荡,也就没有那种价值观的强烈冲动。她们的成长现实,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物质主义现实。这种现实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就是缺乏人情的归属感,再加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在她们这一代身上结出硕果,更使她们在自我的成长过程中少有温柔乡的牵挂。人是社会的产物,不可能逃脱环境的影响;但人也是反思的动物,喜欢从文化比较中寻找思想的出口。就罗甜甜的艺术而言,反映了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呈现出了社会现实对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我挣脱的精神诉求。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物质主义的空虚,使罗甜甜有了表达自我的愿望,而自我的游离与无根状态,又使她倍感孤独与凄凉,从而产生了在艺术中不断寻求精神慰藉的创作冲动。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艺术是心灵的避难所。这不是梦话,而是针对文明社会作出的一种思想让步,为的是给精神世界留下足够驰骋的空间。事实上,自古以来,许许多多杰出的文艺家都是遵循着这样一个逻辑,于现实的退隐中为我们创造精神的进路。这个过程当然容易体会到孤寂,因为失去了现实的依靠,人只能在孤注一掷的苍茫中独步前行。这就像今天的罗甜甜,不为现实社会的各种诱惑所动,一心痴迷于自己的艺术一样。如此这般“为学不作媚时语”的创作状态,必将使她一次次身陷于“水到穷尽处”的绝境,从而也驱使她努力提高自己,去寻求“坐看云起时”的升华体验,与历史的更高智慧达成默契。所以,尽管罗甜甜的作品大都是以暮色为背景,表现了某种物质时代的孤独感。但我们却看不到那种落寞后的调零与萧瑟,看到的只是“独吹独曲向残阳”(唐•张乔《河湟旧卒》)的深远与悠长。


      Processed in 0.184(s)   64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