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晖艺术作品鉴赏

        作者:梁江2017-06-13 15:15:16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黎明晖·简介

        南海画院院长、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民建中央画院画家。

        原佛山市人大代表,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常委,佛山画院画家,佛山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1988年,毕业于广州华南文艺大学国画系。

        1990年,由广东美术家协会,广州华南文艺大学,文化 局主办大型黎明晖画展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

        199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班。

        1999年,结业于北京画院王文芳山水画工作室。

        1999年,由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粤海风情·黎明晖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

        2003年,在南海,顺德,番禺,新会举办黎明晖巨幅作品“神州春晓”系列作品巡回展。

        2005年,水乡情韵黎明晖玻璃中国画系列在南海图书馆展出。

        2006年,应毛里求斯文化部邀请,在毛里求斯举办“惠风和畅”黎明晖花鸟作品巡展。

        2008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陈鹏花鸟画工作室。

        2009年,结业于北京荣宝斋画院程大利山水画工作室。

        2013年,由广东美术家协会,南海区文联,南海画院主办“晖耀人生”黎明晖丹青五十载精品展。

        2016年,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南海区文联、南海画院主办笔下生晖系列“春华常在·黎明晖花鸟作品展”在南海文化馆展出。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各级美展并有获奖,曾多次在《美术》杂志、《中国文化报》、《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画院、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等单位及海内外人士收藏,多家媒体、电视台作专题报导,艺术简历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家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等。

        《南天丽日系列之一》 240cmX48cmX3


        热土·南风·明晖

        和黎明晖认识,是在北京。

        那天,他骑着一辆单车在胡同里七拐八弯之后终于找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看看我的画,能写篇短文吗?”他说。接着,从一只简单的行囊中掏出一叠透出斑斑墨渍的宣纸,眼睛四周搜寻着,想在我逼仄的居室中找出一个张挂的位置。最后,他索性把宣纸摊开,铺到了我们的脚下——于是,我们立刻站到了一片辽阔无垠的旷野上,那张笔势飞动线条寥寥的草图上,已在近景用焦墨渴笔画出一段虬结盘曲的老榕树头,起伏的田垄上有几个耕者,还有一头壮硕的水牛。

        “这就是我”,他指了指田野中像墨点大小的一个耕耘者。

        一切话语都是多余的了。我的陋室中,仿佛充溢了岭南田野的气息。我对他说:“好吧”。

        这个有着诗人触觉的黎明晖,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是南方式沉实和厚道。不过,我感到他更像旅人,像跋涉者。从熏风撩人的南方田野而相遇于北京胡同深处,他那简易的行囊中装着的,会是怎样一种斑斓的梦想?

        《南天丽日系列之二》 240cmX48cmX3

        黎明晖生于广东南海。这是一个历史悠远,人称“三闽奥壤,百越旧都”的人文荟萃之地。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康有为等人不必赘述了,单就绘画史而言,唐代张洵、元代颜宗、明代林良、清代的谢兰生、吴荣光、招子庸等,都是出自南海。人才辈出、济济多士的深厚文化传统,给予过黎明晖多少启迪和滋养,那是连他自己都难以言说的。

        “我眷恋家乡,我的根在那里。”他说。

        我知道,他说这句朴实的话时,其实另有一番意味在心头。他曾经插队下乡务农,在供捎社、影剧院和文化站当美工,经常被抽调出来搞展览……,多少年了,他都在经受着现实的磨砺和生存的挤兑,这是一种五味俱全的经历。回首以往,他说感到坷坎。

        《白鹭归故园》 150cmX125cm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现实黯淡,幸而尚能生长憧憬。长期在基层单位,各种各样的工作需要,把他逼出了一身能耐。什么画种都涉猎过了,油画版画中国画年画插图,展览设计电影海报标语招牌,十八种兵器都能使唤,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近乎底层的生活,付与他一槿倔强、坚忍的性格。他一直在追求着超现实的艺术理想,虽然错过了考入美术学院的时机,却多次拜师求艺。后来,终于进入华南文艺大学完成学业。之后,接连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及北京画院进修。加上他多年赴全国各地写生考察的经历,其积累之丰厚,视野之宽广,早就超过了单纯的科班学习之所得。如果我们赞同经历就是财富的说法,黎明晖就是最为现成的例证。

        他从乡间泥泞的逆旅走来。由于这样的经历,他有权利多得一份韧性,一份执著,多得一份生命的顽强。由于这样的缘故,他一直走到现在,成了今天的黎明晖。为此,他应当加倍地感谢南海这方土地。

        《沧桑岁月》  150cmX125cm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何以一直热情不减地描画南国乡间的风情。攀附着爬墙虎的青砖老屋,掩映在蕉叶间的竹寮板桥,在小镇和老榕树下穿行的小河涌,把落英洒满了乡径和池塘的老木棉,这些飘溢着粤味的景致出现在黎明晖笔下,除了一种静谧,一种诗意,一种有如广东小曲的清醇,尚有一种舒展和开张之气度——这,我以为是他在描写岭南风物景色的与人有别之处。乡土题材,岭南景致,如南风拂面雨打芭蕉,这如歌行板,又明显是带着粤讴韵味的。但,他的演绎,他之吐字行腔,却并未忘记体现自己的发挥和创造。看来,自从他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之后,其变化之大,真可以用脱胎换骨而形容之。

        几年前在广东,我就注意过黎明晖。他在基层,作品却并不鲜见。更与众不同的,是他把山水,花鸟兼于一身,画面整体感强,讲究块面线条的布局结构,用色厚重,这样甚具个性化的风格特征都是令人印象很深的。也许因为同属岭南水土养育而出的缘故,我容易为他作品中那种带着田土色彩的感情主题引起共鸣。当然,昔日的印象和他今天的作品相比,已经有了至为明显的反差。

        《水乡绿韵》 150cmX125cm

        黎明晖曾给我解释说,他想把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笔法糅合一体,探求一种笔墨形式语言的可能性。这,大约算是他多年来山水花鸟并行不悖的最大理由吧。不过,他是否想过,这可能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二者各自的长处,正是以相互不能替代而作为前提的。这样,在我看来,他所说得“糅合”,恐怕是启迪或生发的成分更为多些。不过,从他这样的思考,我注意到他那厚道的性情下暗藏着思维的机敏。譬如说,他似乎很少画小景小品小情趣的作品,其兴趣所在,是南方画家较容易忽略的恢宏和开阔。这一年多来,他又意识到以往的作品过分细致和严谨,开始突出写的意味和笔势的流畅。以往重视块面构成,讲究虚实对比的特点则保留下来了。读黎明晖近段新作,是会有“士别三日”之感的。在简易的小旅馆窝了一年终有所获,难怪他一再感概不枉北京此行。

        黎明晖庆幸他在行行重行行中遇上一个又一个很好的师长和朋友,他认为,这是他在艺术之旅中有所收获的原因。诚哉斯言!一个真诚的求索者,理应有热诚的师友。而收获,永远只属于耕耘者。从南方的热土和绿风中走来,他还会执著地继续走下去,尽管这依然是艰辛的跋涉。

        他的明晖,在艺术的天空上。

        梁 江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著名美术评论家)

        《沃土》178cmX190cm

        《乡溪》 180cmX180cm

        《熏风》 180cmX180cm

        《水乡处处鸭声喧》189cmX89cm

        《艳阳天》 370cmX189cm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9(s)   64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5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