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美术

        作者:核实中..2009-11-06 15:24:00 来源:网络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 137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印度尼西亚的美术历史极为悠久,并且从1世纪起,先后受到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因为印度尼西亚长期分为许多此起彼伏的短暂小国,所以美术的发展格外不均衡,呈现复杂和紊乱的景象,较为显著的是其宗教美术和染织工艺。

          史前美术 早在距今70000~50000年前,爪哇人就生息于印度尼西亚。它是至今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直立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印度尼西亚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即巴芝丹文化,分布于中爪哇中南部。在约5000年前,印度尼西亚存在着一种石片-石叶石器工艺,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在爪哇发现了骨角器,在西里伯斯发现剥片石器、石刃、石镞及壁画残片等。约从公元前3000年起,印度尼西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它的磨制石器、陶器制造等,很多是从东亚大陆传来的,陶器为素面,有的使用了刻画、压印、剔刺等纹饰手法。一般认为:印度尼西亚没有纯粹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往往与铁器同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初年的发现物属于早期铁器时代。这一时代的青铜器有靴形斧、弧刃有銎斧、戈、矛、剑等武器,环、垂饰、手镯等装饰品,铜鼓、铜铃等乐器。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三角纹、连续涡纹、鸟纹、人形纹、鱼纹、船纹等。同出的遗物还有铁制的剑、矛、玉珠等。从铜器的形制和纹饰来看,与中南半岛的青铜文化有密切关系。

          宗教美术 公元前后,印度尼西亚进入历史时代,随着印度人的进入,印度文化逐渐渗透,不久以爪哇为中心迎来了印度系宗教(包括印度教和佛教)美术的鼎盛期。在以后的印度尼西亚古代美术中,最重要的首推爪哇美术,其次为苏门答腊、巴厘等岛的美术。

          爪哇美术 爪哇是印度尼西亚的主岛,在诸岛中开发最早。历史时代初期以来,由于接受印度文化,爪哇明显发展了以统治阶层为中心的印度教和佛教的造型活动,被称为印度-爪哇美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殖民地时代的荷兰学者使用的。它泛指印度文化传入后、伊斯兰教传来前的爪哇美术(公元初年至15世纪)由于印度美术的强烈影响而发生、发展,具有融合印度影响和爪哇传统的性质。从5世纪的碑铭上看,当时在西爪哇建立过印度教王国。以后,政治文化中心移往中爪哇,先后建立了印度教的森贾亚王统(7~8世纪)、大乘佛教的夏连特拉王朝 (8~9世纪)、印度教的马打兰王国(9~10世纪),留有许多石构宗教建筑与优秀的石头和青铜的雕刻。

          爪哇的印度系宗教建筑,统称为坎蒂。它最初指为死者建造的墓,后指献给神和佛的建筑,广义上指寺庙、祠堂等,不分印度教和佛教,包括不具备内部空间的□堵波、安放礼拜对象──神像和佛像的祠堂、寺院,遗构全部用石头筑成。坎蒂学习印度后笈多美术的传统,具有浓厚的印度特色,主要出现在7~10世纪,在风格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的坎蒂,在印度教方面有迪恩高
        原和格当山的达40座的古风小坎蒂群、宏大的普兰巴南坎蒂,在佛教方面有著名的婆罗浮屠、曼杜坎蒂、迦拉散坎蒂、普拉散坎蒂。爪哇的雕塑主要依附于这些建筑物,最为杰出的雕塑品有婆罗浮屠和曼杜坎蒂的佛像和说法图中楣、普兰巴南坎蒂的三神像及其他中楣等。这些雕塑,形象圆满典型,有的在平稳中具有力度感。另外,还有许多单独的石头和青铜佛教造像和印度教神像。

        10世纪初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移往东部,形成东爪哇美术。在雕塑上值得注意的有岸朱附近出土的构成立体金刚界曼荼罗的许多青铜小像(10~11世纪)。在13世纪以后的辛哈沙里王朝(1222~1292)和麻喏巴歇王朝(1293~1520),流行融合印度教和佛教的湿婆-佛信仰,将国王作为神来祭祀,坎蒂的性质也陵墓化。重要的有查科坎蒂(约1280)、巴纳达兰坎蒂(14世纪)。这些坎蒂,通常在高台基上建较小的箱形屋子,将屋顶作成阶梯式高塔状,构造上四方对称。14~15世纪的建筑遗构还散见于多处,有的形态与传统的民族信仰相联系。后期的雕塑杰作有象头神像(1239)、难近母像、般若菩萨像(13世纪前期)。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爪哇美术中的印度要素淡化,与其成反比,固有的氏族要素浓化,但技法上的衰退也显而易见。只有查科坎蒂、巴纳达兰坎蒂等台基上的装饰性说法图装饰,使人想到虽然稚拙但民族化的皮影木偶,意味深长。

          苏门答腊美术 苏门答腊是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大岛。它在美术上的重要地位,主要缘起于以巨港为中心而崛起的室利佛逝王国。从穆西河下游,出土了几身与中爪哇样式相通的作品(主要是8~9世纪的佛教诸尊像)。此外的美术作品都属于11世纪以后,大体上是佛教遗迹和雕像,散见于东流大河的上游各地,大都与爪哇美术,尤其是东爪哇美术有密切关系。在巴丹哈里河流域,下游的占碑遗迹(11~12世纪)和上游的朗萨特都出土有巨大石雕拜拉瓦像(14世纪)及不空□索观音像(1286)。甘巴河的达克斯、巴塔克人居住的巴坦拉瓦斯地方都残留佛寺(14世纪)从同地的托亚出土铜铸有四臂观音(1024年铭)。但这个岛的调查尚处于不充分状态。

          室利佛逝是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东南部为中心繁荣于7~11世纪印度系王国,王都可能在巨港附近。在中国史籍中,唐代称为室利佛逝、尸利佛誓、佛逝(誓),宋代称为三佛齐。室利佛逝在8~9世纪达到鼎盛期,统治苏门答腊、爪哇、马来半岛,其势力扩张到柬埔寨、泰国的南部,还与遥远的北印度波罗王朝有交往。在苏门答腊和泰国的马来半岛部分出土了与中爪哇美术样式相通的雕塑遗品。

          巴厘美术 巴厘为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位于爪哇岛东邻,发现若干史前遗物,其中,高达186.5厘米的巨大铜鼓最引人注目。该岛在进入历史时代后,与爪哇同样受印度和中国宗教文化的影响,并将其传统维持到现在,成为印度尼西亚唯一非伊斯兰教的岛。11世纪后巴厘与东爪哇保持密切关系,流行印度教。但从14世纪起发展了它和土著民族宗教的混合的独特信仰形态印度-巴厘教。寺庙数量多,但特色是与居民的生活密切联系,除供奉梵天、毗湿奴、湿婆、释迦牟尼外,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里都有家庙,村里有村庙,全岛庙宇成千上万,素有“千庙之岛”称号。这里的传统木雕、石雕、绘画和手工艺品精湛优美,所有庙宇的墙壁、神龛、横梁、石基上,有各种神像、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浮雕,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又有“艺术之岛”的称号。大体上,寺庙由连续的几个庭院构成,正面入口建立称为坎蒂本塔尔的门。这个门没有屋顶,只立有装饰丰富的左右门柱,样式独特。祠堂在庭院最深处,呈木构草葺的高层形式。阶层是奇数,阶层数由祀的神而异(毗湿奴神为9层,湿婆神为11层)。这些重层塔祠堂象征着众神住的圣山,称为须弥山,但不作本尊像。

          遗构上最古的有乌穆附近的象窟和加威山石刻(均为11世纪)。前者原为佛教石窟,以后用于湿婆教,正面有特异的装饰浮雕,窟的前方有与东爪哇同样的灵水浴场设施和雕像。后者在岩壁上浮雕龛形内的坎蒂,共2处9龛,各坎蒂都是收王或王妃遗骨的“王家墓”。另外在其他地方还留有同代的王家肖像雕刻。寺庙建筑最重要的是位于阿贡山山坡的大寺──百沙基陵庙(14世纪)。它专祀这座间歇喷发的火山之神,由数段构成的大台基上建立有门墙、木构的高层塔等许多建筑物。庙内有许多印度-巴厘教的神龛以及少数石像雕刻。近代,民族特色浓厚的彩色木雕、染织等也以异国情调而引人注目。

        巴厘岛首府登巴刹,亦名巴塘。市内的艺术中心,是以传统风格建造的新建筑,陈列许多色泽浓艳、构图繁博的图画。玛斯是著名的木雕中心。乌穆是绘画中心,博物馆内保存有许多历史文物和巨幅绘画。

          染织工艺 印度尼西亚从远古时代就出现了世界其他地区罕见的染织工艺。今天所能见到的染织物虽然是18世纪以来的产物,但其技术和纹样上素朴的原始性,显示出它是从非常古老的时代,以极纯粹的形式而流传有绪的。印度尼西亚染织物融合了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又渗透了进入历史时代后的中国文化,16世纪以后还受到欧洲文化的巨大影响。但在另一方面,被海相隔的各岛,甚至各部落,至今仍各有独特性格,分别产生具有非常强烈地方色彩的染织技术和纹样。这些染织品大都根植于印度尼西亚人强烈的民俗信仰中,某些纹样的织物,可追溯至单纯的审美意识和装饰性产生以前,更多地具有巫术因素。

          织物 印度尼西亚的染织品中,产地最广,甚至在世界染织工艺中也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它的□织──伊卡特(ikat)织,所谓ikat,据说由来于马来语的mengikat,意味着缚或卷。□织有3种:①经□,在经丝上使用预先按照纹样染成的□丝来表现纹样;②纬□,用纬丝表现纹样;③经纬□,交织经丝和纬丝这两种□丝来表现纹样。其中,□织以经□最多,产于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西里伯斯、松巴、松巴哇、佛罗勒斯、塞布、罗地、帝汶、基萨尔等岛,几乎遍布整个印度尼西亚。纬□则主要产于爪哇和苏门答腊的一部分地区,及巴厘、龙目、加里曼丹等岛。经纬□则仅见前述的巴厘岛廷加一处。它们的原料几乎都是木棉,绢主要见于苏门答腊东部的巨港及其周围地区、西里伯斯的邦加地区、爪哇的部分地区、巴厘和加里曼丹的部分地区,大都用于纬□、经纬□。

          这些□织使用最原始的织机,使用木兰、茜草、苏木、郁金等植物染料。在□织上表现纹样,不是依靠草图,而是经口授后凭记忆而作,于是发展为松巴的动物纹样、加里曼丹的人像纹样、苏门答腊巨港的花卉纹样的绢纬□。还应特别提到巴厘廷加的经纬□,它用于宗教仪式,在圆形中织出人物,图案复杂。纹样几乎全以令人吃惊的准确、难以置信的精巧被反复表现出来。这些纹样中,有的历经漫长岁月,在数重人像的几何纹样中,鳄鱼成为抽象的菱形,极其简练。

          以纬丝织出纹样的纬织物,产于苏门答腊、松巴哇、邦加、爪哇、巴厘等岛,特别是苏门答腊中部的米南加巴、巨港地区。巴厘岛上有的织物织入金银丝以表现花卉纹样和几何纹样。苏门答腊的“灵船布”的□织物,工艺精巧,可惜已完全失传。

          此外,在南苏门答腊的南榜地区,还有饰以小镜片、小金属片又施以刺绣的织物;松巴则有装饰贝壳和珠子的织物,有缝合帝纹的□织和刺绣块的织物;北苏门答腊地区出现木棉织物。

          染物 印度尼西亚的染物,有巴提克、印金和绞染等染整技法。

          巴提克习称为爪哇更纱,是蜡染制成的纹样染布。关于巴提克的起源,有人认为是公元后不久从印度传来的,也有人认为是从埃及、伊朗方面传入的,还有人认为是当地产生的,如西里伯斯中部的托拉查人制作过一种古朴的纹样染布,以当地生产的米糊为防染剂。它被视为巴提克的源流,以后发展为用细竹片点描蜡的原始蜡染技术。爪哇的巴提克工艺,始于王宫中贵妇人的手工艺。它移入庶民之手,是16世纪以后的事。那时,荷兰人、葡萄牙人在西北爪哇开始了贸易。从那时至今,除传统的蓝色外,还加进茶色等植物染料,并使用化学染料,色彩更为华丽。巴提克纹样中,几何纹样使人想到东山文化青铜器纹样,菱形、星形花样可能随印度文化而传入,树纹、孔雀纹可能从中国和印度传入,它们都被简便化和装饰化,成为爪哇风格。

          印金是将金箔或金粉用蛋清、胶等粘合剂附着于布上,主要产于巴厘、爪哇、巨港、占碑等地。在巴提克上印金的称为卡因普拉丹,主要用于结婚礼服、祭祀礼服。

          绞染是通过拧结布地来表现纹样。它作为纹样染中最古朴的技术,自古出现在世界各地。印度尼西亚的绞染以爪哇、巴厘及苏门答腊的巨港为主要产地。它以赤、紫、浅黄、绿色染制各种花纹和几何纹样。

          来源 :网络

      Processed in 0.121(s)   64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3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