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等名家忆大师丁聪:嫉恶如仇、为人至善

        作者:核实中..2009-12-10 10:18:14 来源:网络

        【编者按】5月26日上午11点,93岁的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因病去世。5月27日下午4时,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著名杂文家谭文瑞(池北偶),著名漫画家方成,著名记者、作家李辉将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共同“追忆丁聪”。

        [池北偶]:要讲丁聪老师在漫画的成就就不必多说了,我就讲关于两幅画的两件事情,一件事情他画了一幅漫画,是1939年画的一幅《逃亡》,这幅画被宋庆龄看到了,宋庆龄把它作为中国抗战同盟的一张招贴画。此外,在40年代他画过两张漫画长卷,这个长卷一个是讲当时黑暗的情况,还有一个是《现象图》,在美国艺术馆只有一张中国漫画,就是丁聪的这张,他确实是誉满全球

         [池北偶]:要讲丁聪老师在漫画的成就就不必多说了,我就讲关于两幅画的两件事情,一件事情他画了一幅漫画,是1939年画的一幅《逃亡》,这幅画被宋庆龄看到了,宋庆龄把它作为中国抗战同盟的一张招贴画。此外,在40年代他画过两张漫画长卷,这个长卷一个是讲当时黑暗的情况,还有一个是《现象图》,在美国艺术馆只有一张中国漫画,就是丁聪的这张,他确实是誉满全球。

          [池北偶]:讲到丁老的为人,昨天我听说他的去世消息很难过,我曾经和他的老伴儿通过两次电话,我说怎么不搞遗体告别,不要骨灰,我本来说去,把他的遗体送到八宝山去,她说她也不去,由医院送到八宝山,她说你也不要来,一来我们大家谈都很难过。我问她是不是丁老生前说要这样?回答说是。我还跟她讲,我也去过他的家乡枫泾,给他留了一个墓地,我还跟他说将来我和你一起留在这里,可现在他的骨灰都没有,墓地怎么办,人都走了,她说就算了,墓地是包括他父亲什么的,在一个公墓最好的一个地方给他留着。

          [池北偶]:现在他的故居成为一个旅游点,除了一个古镇之外,还有丁聪的故居陈列馆,他的为人是有口皆碑的,包括他的为人,包括他的坎坷一生,相当代表我们这一代好多知识分子的共同的命运。所以他的去世,好多人听到都会很难过。 

        [方成]:我是1946年到上海,第一个认识的人就是丁聪先生,那时候我还不太会画讽刺画,我是看丁聪、米古等画的以后我才会画。当时在学校画,我的画向丁聪他们几个人学的,那种政治讽刺画确实是我跟他学到的,我第一次见到的也是他。所以我与他后来见面时间也比较多了。那时候是在北京了,是解放以后的北京,见的比较多了,这时候比较熟悉。

        [方成]:他的画是漫画家里最好看的,他的画第一点就是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就是这个东西,你看他的画都是这个意思,讽刺的都是旧社会黑暗的东西,社会风情也画。画漫画里面绘画基础最好的人也是他,什么水墨、彩色都会,他以前画给戏剧的海报,时间不是很长,还当过画报的编辑,所以他什么画都画,画的很多,技术很好。他画的很长的画可能被国外收购走了,平常他速写画的很多,到哪都画。他的境遇非常不好,很悲惨的时候还坚持画,所以他的艺术技巧在我们画漫画里面是最好的,其他的大家都可以看他画的情况。

        [方成]:关于他的为人,他对人非常好的,跟朋友之间、跟一般人之间,都像一个和善的长者。他比我大两岁,是很和善的人,所以走到哪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其他的看他的画就知道了。

        [ [李辉]:昨天有报纸采访我,我讲丁聪对中国漫画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功力是很深的,他在上海美专自学素描是很好的,他可以画很好的素描像,包括画自己的自画像,包括抗战期间到缅甸画的人物素描都非常的精彩,所以不是简单的几个笔划,是有综合性的美术修养。

          [李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他是上海文化熏陶的产儿,是30年代上海文化的综合产物,他是1916年出生,初中是20年代末,到他发表作品的正好是15、16岁,正好是抗战前上海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地区,而且是中国民国时候的文化黄金时代,所以那时候上海的电影、上海的画报、上海的美术正好是丁聪长大的阶段,所以他就得益于上海文化。而他的父亲是在民国初年是漫画界中坚人物或者是领袖人物,后来的鸳鸯蝴蝶派画、广告招贴画、月份牌美人画都是他父亲画的,他的父亲是很有影响的。他的父亲是美专第一位教务长。

          [李辉]:中国第一个漫画协会他是秘书长,牌子就挂在丁聪家的门口。2003年我陪他回家的时候,他去胡同的房子都还在,是30年代上海国民党文化之间一个庞大的文化群体,是以漫画为中心的,以漫画、画报等等出版,丁聪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他看好莱坞电影、欧洲漫画家作品,他从小思想很开放,视野很开阔,艺术修养也很好,他演过老生,会拉二胡,到了80年代政协会上搞活动,他是拉二胡的,所以他是综合性的文化修养。给我印象他是一个现代文化的产业,是五四时代特殊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特殊漫画大师的一个人物。
         [主持人]:方老师是从漫画才认识丁聪先生,我们知道您(池北偶)和他有很多方面合作,您写诗他配画,您眼中的丁聪先生是什么样的?

          [池北偶]:我跟丁老交往没有像方老师那么长,主要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再写成文章,主要是写一点讽刺诗,所以我跟他的合作是90年代初,当时我编了一本叫《历代讽刺诗选萃》,我写了很多的讽刺诗,算起来也有200多张了,反正我只要寄给他诗,他都很认真的画,所以对于他的为人,就像方老讲的都是一样的。有一本书叫《漫画小丁》,里面都是对他为人、对他的画,茅盾等很多人,对他的评论几乎都是同样的,众口一词的讲他的好。后来他一直画漫画,在我看来他的漫画是我们近代漫画中是数一数二的,他很认真,他画漫画都是铅笔打稿然后再描的,他画的漫画、插图、人物肖像大概也是上千张。他的人生很坎坷,1957年成右派,结婚后爱人怀着孩子他就到了北大荒,后来改正了才回来,都是在美术馆里面写漫画的说明。有一次开展览会把说明背后画的漫画展览,虽然这样,他从来没跟我谈过他自己的坎坷,他照样该画画还是画画,一直画到前年,他一直给《读书》杂志每期做画,后来没有了。很多读者写信说为什么没有丁聪的漫画,他在3月份写了一封公开信,感谢读者对他的厚爱,说他不能画画了,年纪大了,表示对大家的感谢。

          [池北偶]:后来他爱人说让我写一首诗,能不能引起他重新画画的兴趣,我就写了一首诗,所以他给我画的这张画就成为他一生中最后的一张画,今天在《人民日报》登出来了,那是前年5月份画的,曾经登在《文汇报》上过。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因为他登的公开信以后读者写了很多信,对他的境遇表示很遗憾。所以后来我就想,我说你不画画了,我就把你以前的旧画选出100多张,能够现在还有现实意义的,我说给你登上讽刺诗,他同意了。这本书就快要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都马上就要出了,但是他走了,都没有看到这本新书的出版,确实很遗憾。

          [池北偶]:对于他的画我先不讲别的,我有一封信,就是我们领导人写到对他的画有这样的评语:“他的画给人们深刻的启迪,也给时代留下鲜明的印记,他的眼光是尖锐的,爱憎是鲜明的,体现了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我觉得这个评价是很公正的,我受到这些鼓舞,给他做了最后一件事,作为对他的怀念,想出一本书。这本书最近就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我先讲这么多。
         [主持人]:我看很多报道,纪念他的新闻说丁老是低调,但他画的很多是讽刺的,尤其是不同的时期,我们知道画讽刺漫画是需要勇气的,为人低调和讽刺作品的勇气,我们怎么样理解他的精神?

          [方成]:他1966年答记者问讲过,他说,我认为歌颂真善美是主旋律,揭露假丑恶是主旋律,严打肃贪是主旋律,同样是维护真善美。只让说好不让说坏,实际上是包庇,抗战指抗战时期漫画是匕首,今天漫画是手术刀是医治社会。不能因为是自己人就姑息养奸,有缺点就要改正,把你身上的毒疮割掉,对于讽刺漫画,要看被讽刺的坏人、坏事有没有,另外要看作者在什么立场上,现在有些人总爱自动对号,一看到讽刺的东西就心虚,如果你没有缺点你怕什么,阿Q是怕人骂,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的。丁聪对丑恶的东西嫉恶如仇。
        [池北偶]:我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媒体大家一口同声的给他做出评价是最好的纪念。昨天我跟他的老伴儿也说了,大家连表示哀悼的机会都没有,她说你们愿意就写点文章,对他的为人写点,我觉得她讲的很对,不需要搞什么形式的东西,心里大家都会记住丁聪这个伟大的艺术家。

          [方成]:漫画是一个平等的形式,每个画都是社会评论,丁聪我知道是他画的最多,对一般的生活画的很多,而且画像画的很好,画的很幽默,画的最好,这是他的特点。
        [主持人]:昨天丁老去世了,有很多文章报道丁老,有很多读者用自己的方式追忆或者是纪念他,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纪念这个老人比较好?

          [谭文瑞]:我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媒体大家一口同声的给他做出评价是最好的纪念。昨天我跟他的老伴儿也说了,大家连表示哀悼的机会都没有,她说你们愿意就写点文章,对他的为人写点,我觉得她讲的很对,不需要搞什么形式的东西,心里大家都会记住丁聪这个伟大的艺术家。

          [方成]:漫画是一个平等的形式,每个画都是社会评论,丁聪我知道是他画的最多,对一般的生活画的很多,而且画像画的很好,画的很幽默,画的最好,这是他的特点。

          [李辉]:作为一个丁聪这样的漫画家,他的艺术成就已经是大家公认的,另外他和社会的关系和历史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总结的。他有70多年的创作历程,70年中国的风风雨雨几乎都在他的笔下有了记录,在北大荒劳动改造的时候他画了很多劳改生活,比如说一帮人坐在草堆上独家写信,还有一些速写,原来是正面的,但是现在看来是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列干路》反映了那一代劳动生活的磨难。所以纪念丁聪最好是读他的作品,从不同的时期看他反映的现实、批判的现实是不是还存在,我们要认真思考。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Processed in 0.183(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