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之似 水墨史诗:大家冯远

        作者:核实中..2009-12-15 10:43:02 来源:网络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收看人民艺术家访谈栏目。我们今天访谈的嘉宾是冯远先生。冯远先生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先生是成就非凡的艺术家,他的水墨画笔墨灵动,那些再现文人雅士的画面大气厚重,他卓尔不群、儒雅豁达,却又博览群书,他善用手中的笔墨勾勒出文人的向往与情操。谈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他是谁了,网友朋友们,欢迎冯远先生做客人民网,与广大网友进行面对面交流。冯先生您好。请您和网友打个招呼。 [19:50]

        [冯远]:网友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接受人民网的访谈。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我乐意参与交流。 [19:50]

        [主持人]:冯主席,您曾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这些教学经历对您的艺术创作有何影响? [19:50]

        [冯远]:我是改革开放恢复招收研究生第一届入读中国画专业的研究生。在这之前我有一段知青的经历,那段经历是对我非常好的生活积累。上了学校以后,能够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在学习中,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是必须的。作为一个教师,尤其必须具备比较坚实的功底,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后来研究生毕业以后有幸留在学校当老师,给了我一个继续深造、持续在学问上做工夫的机会。后来当教学副院长,主管学校的教学科研创作,从广义来说,是一个艺术行政管理、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教学实施组织管理、按照艺术教育的规律来培养人才,它的职责更多的是在这方面。对我的艺术创作来说,在专业基础创作科研这方面有了一个在宏观层面上把握的机会。比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规范管理运行和贯彻执行一整套制度、措施的关系。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历练,对我把握、创作一些大型的主题性创作很有帮助,个中的关系,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局部与整体、细节与内容、形式与风格、语言包括技艺方面,我觉得有了一个合理调度和相互协调配合,在驾驭这方面有了一个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19:49]

        [主持人]:宏观上的把握力度更强一点。冯先生,您曾经有一篇文章《寻找迷失的精神》中写到,真正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已不再是山水花鸟,而是人,是大写的现代人,您这段话想阐述的东西是什么? [19:49]

        [冯远]:我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研究,也关注理论研究,还经常写作。通过研究中国美术史,我了解到山水画和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画种、一个类别,曾经在中国美术史上达到巅峰的地位。确实,在中国山水画中,表达了丰富、高迈的中国艺术精神,而且历代的艺术评论家、艺术理论家、艺术史家对中国艺术精神在山水画和花鸟画中的表现之充分给予了高度肯定。从我这些年的学习实践体会来说,我觉得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任何社会的变革是由人来推动的。远的不说,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这样一个百年的屈辱和奋起、崛起的历史过程。我觉得人的精神、人的形象,尤其是当代中国人的形象、精神面貌,应该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和主流价值观。把中国艺术的精神投注在山水自然环境中间,固然很好,但是我总觉得缺失了一些东西,缺失了那些鲜活的能够改变世界,能够为社会进步增加更多丰富内容的,推动人类文明建设有声有色的一场人间话剧,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人是不应该缺失的。这些年来我们大量的山水画创作在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形式虽然多样,但是内容空洞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提出了在研究创新当代绘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张扬人的精神,张扬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处于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的当代中国人的形象问题。 [19:49]

        [主持人]:一幅作品其实真正的灵魂还是人的精神。 [19:48]

        [冯远]:同意,是大写的人和人的精神。 [19:48]

        [主持人]:您的作品不仅擅长表现国画艺术的笔墨精髓,还恰当融合了西方艺术的造型、体量、节奏等美感元素,您是如何将中西方不同的创作理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 [19:47]

        [冯远]:传统中国画在由古典形态或者说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转换过程中,我觉得遭遇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画作为传统样式、风格、语言和传统的艺术观念,一路发展过来,要不要又如何不断地与时俱进变革创新,根据这些年中国画发展的状态来说,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画要与时俱进,中国画应该不断地向现代精神面貌、风格样式开拓发展。除了保留它的民族特色——时代精神之外,它的现代风格样式,是我们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所要关心、研究,不断创新、发展的一个历史课题,也可以说这个课题是永远要做下去的。中国画的创新在我看来大概不外乎三种路径:一种是由传统的形态中通过自我更新发展出来,比如黄宾虹、潘天寿这样大师级的艺术家,他们在传统一路走来,走的非常好,而且自我变革的面貌非常鲜明。这需要智慧和勇气,也需要相当雄厚的知识铺垫和学养,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他们是成功的典范。第二就是中西兼容,学习一些西方古典主义艺术或者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一些能够为我们所用的优秀的精华部分。这一条路的空间很宽,它所呈现的发展辐射面相当之大,具有广阔的前景。第三就是重起炉灶。重起炉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对于勇于创新的新一代艺术家来说,重起炉灶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方式永远是应该支持的。但是我想对于一个持守相应的文化积淀,对传统艺术有深入的研究,同时又对西方艺术有所涉猎,在创新的过程中,我觉得既保持民族特色又吸收西方一些现代的、优秀的、有益的东西就变成非常现实可取,而且站在两种文化的高端上,把他们的优长发挥出来,这可能是一个可以把握得住,而且能够取得成果的一个方式。我本人这些年实际上就是走了这样一条路。我的理由是:传统中国画平面敷彩、线结构的造型艺术方式,作为基本特点在历朝历代确实涌现了很多优秀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我觉得中国绘画向现代形态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一些技法、技艺和方式不够用了。尤其要表现当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原有的平面的完全以线条结构平面着色的方式、方法不够用了。所以,我们的基础训练吸收一些西洋科学理性的方法是必要的。事实上我们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不管是油画、国画还是版画,专业的基础训练都采用了写生的训练方法,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当然作为方法的写生、写真、写实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艺术创作还需要超越写生、写实和写真。当然,我们吸收西洋有益的表现手法中,采用了色彩素描的训练手法,也包括一些有益的创作观念的引进,使得我们当代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手段更多样,形式更丰富,语言也更多样一些。我觉得这是对中国画、中国人物画发展的一个补充。有效继承传统的精华,保留住这条底线,有选择地采纳一些西方艺术中对我们有帮助的艺术元素,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是很有成果的。改革开放这30年来的中国画,我个人认为人物画取得的突破和成就最大。这是大家所公认的。这中间各种新的样式和丰富的手段,对表现当代人的各种生活题材,表现鸿篇巨制,历史画、主题性绘画是十分有效的。我本人也感觉到大有收益。所以我认为在各种尝试、探索、创新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中西兼容是一个可以不断取得成果的有效的方式。 [19:47]

        [主持人]:我看您有一篇文章《并非背叛的选择》。 [19:46]

        [冯远]: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巨大,这是人们共知的事实。东西方文化艺术思潮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将激发、激活各种新的文化想象力、文化创造力。我觉得这种激发和触发对于发展、开拓创新当代中国画新的面貌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发展不是我们说扬弃了本民族的赖以立足的文化精神、民族艺术特点,我们在保留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样式和基本底线的同时,积极主动吸收其他艺术,这使得民族文化艺术更加丰富、更加多样,而且更加坚实。凡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发达,对外开放做得比较好的时候,都是善于吸收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最好时期。我想中华文化五千年没有中断,而且历史上几度被异族统治,文化能够不被间断地传承下来,本身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和包容性以及它的活力。所以我认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真正认识的,有一定眼光和素养的文化人、艺术家,创新探索都不意味着是一种对传统的背叛,实际上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在努力拓展向前走的路径。 “并非背叛的选择”,选择给了我们机遇,给了我们更宽广的道路,选择具有无限可能,选择是为了使我们的传承做得更好,更扎实,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19:46]

        [主持人]:正是这种包容性才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一种伟大。 [19:46]

        [冯远]:中国历史上曾经强盛过的,从秦汉时代到唐宋时代,但凡是每个历史朝代,政治、军事、科技、社会发展的好,文化一定是开放包容的姿态。中国56个民族,所有的中国文化都是汉民族创造的吗?我想不是。一定是兼容了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积极的具有活力的文化基因。互为补充、相互渗透最后融合成为一个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血脉。 [19:45]

        [主持人]:您是如何克服中国画类型化和概念化笔墨倾向的不足? [19:45]

        [冯远]:我的毕业论文中间涉及到传统中国人物绘画中的程式化概念化问题,跟你提的问题是一致的。只要回溯一下中国绘画史,我们确实能够发现中国绘画存在着大量的程式化、规范化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有多重原因,除了政治、历史、文化的背景,比如我们历代统治者宣扬提倡儒家伦理道德观,把君臣、父子的关系、长辈的关系处在主要的位置,一个放大的位置,而对处于下一阶层的人员处的位置就比较小。凡是表现君王就是身宽体胖,表现他的仆役、侍从,人物一定既小、又瘦,这是传统封建时代的王权、宗法意识把人分了等级,所以限制个性的张扬,要求的是整齐划一,处于一种封建统治管理下的集体无意识。这样造成了人的丰富性、多样性被压抑在一个限定的层面中。研究一下中国社会史会发现这个现象。在绘画中体现出来,道理是完全一致的。导致艺术表现程式化的原因,以我的看法可能是源自于艺术家对某种表现方式的传承,就是师傅带徒弟,是一种表现方式。所以他们表现某些人物形象的时候有一个定式,表现忠臣就是浓眉大眼、正气阳刚,表现坏人,一定是鼻子上一块白或者獐头鼠目的模样,实际上是把人类型化、符号化,类型化的同时就是把不同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给取消了,代之于符号标记本身就确定了他的身份,这就造成了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做法,这在戏剧中是比比皆是,把它脸谱化,把它变成固定的表演手势、坐唱念打的程式。在2000年以后的21世纪这样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多样性、丰富性被充分认识和得到尊重。这是人的价值觉醒和文化自觉。我想体现在艺术中,首先是表现当代丰富多彩的人,这是一个当代人物画家观察人、研究人、了解人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反映在我们的作品中间,就应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不同身份的、不同阶层的、不同职业的人的多样性,这是我们今天的艺术家表现艺术的丰富性中所必不可少的,这是人物画家的基本功。如果在艺术家的笔下,还是那样固定的几张脸,把鲜活生动的人物类型化、概念化。这在所有的艺术创作中,都是一个大忌。 [19:45]

        [主持人]:您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对历史、人文、古典文学,尤其是对宋词、元曲都有很深的造诣,您的笔墨中既有雄浑大气的历史题材,又有古香墨韵的文人题材,您是怎样通过笔墨反映历史、反映生活的? [19:44]

        [冯远]:谈不上博览群书,但是我很有读书的愿望,白天因为工作忙,晚上还有自己专业上的追求,真正拿来读书的时间挺可怜的。但是尽管这样,反而始终会让我保持一种对读书的奢望。正如你说的,我读书读的比较杂。实际上,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它揭示的是事物的基本规律,探讨人的价值。在艺术中,哲学更多的是探讨有关艺术的表现人的基本原理,但是它不解决实际问题。历史给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内容和载体,它是一个无限丰富的空间,它有无数可资演绎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供今天的艺术家凭着你的想象力、发挥你的创造力,去设计、营造、结构、描绘、渲染、表述生活在21世纪的人,回望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你可以凭着智慧才情去创作,这就给了你一个空间,这个巨大的空间可以按照现代人的审美理想、艺术趣味和学术追求,去给出一个你不同的角度阐释历史的题材。这无疑给了你一种无限的可能性。所以我觉得,一个艺术家的历史文化修养积淀越多,读书越多,对中国古典诗词了解的越多,触发他艺术创作的才情也会越多,他的学养越丰厚,他的想象力也会越丰富。这些年来我画了很多历史画,我本身爱读历史,我也在繁忙之余诵读一些古典诗词,那是为了松驰我的心脑,那种琅琅上口、韵味隽永的古典诗词,常令我一唱三叹、拍案击节。现代人应该多读一点。这也激发了我去创作像唐诗、宋词、元曲画意的契机。我在那个时间、空间中营造我的人生理想、艺术追求、托寄我个人情怀的东西。当然这是我在现代社会中紧张、压力比较大的工作环境中的自我灵魂放逐或者灵魂的安歇。所以创作题材不一样,表现内容不一样,我在其中所要表达的追求和愿望也不一样。近四十年来,也积累了一批作品,孰优孰劣,应该由朋友们来评价。我不能说做的都很好。 [19:44]

        [主持人]:您刚才也说了,您最近公务比较忙,您有一些行政职务在身上。您平时处理一些公务的事情,会不会对您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19:43]

        [冯远]:影响是两方面的。它的好处是由于我的工作性质和我的岗位,使我的视野更宽。我的工作履历、工作层面会对艺术的整个发展有一个全局的了解,还可能对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一定要说对个人有什么负面影响,我觉得我的时间更少了,因为白天时间基本上是坐班。尽管个人的时间少些,但是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的创作、构思、挖掘一些主题内容甚至思考它的表现方式,只是作品的数量当然和一般的艺术家来比肯定要少。 [19:43]

        [主持人]:我觉得是另一种角度的学习。 [19:42]

        [冯远]:确实是两方面的。我也是这样认为,这中间肯定对你是有帮助的,我觉得不是每个艺术家都有这样的机遇。所以我珍惜我这份工作,我觉得我要尽好我的责任。当然我也从来没有在艺术创作这方面懈怠过。可以说我是做了两份工作。职能不同,意义却是一致的。 [19:42]

        [主持人]:您工作比较忙,但是我觉得真正好的艺术家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发现美的。 [19:42]

        [冯远]:同意,生活中不缺乏美的所在,关键是艺术家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寻找美,有时候表面看来并不是像我们通常的直观美的东西,但是能够触发引发艺术家关于美的联想。对艺术创作来说,他的才情、天赋是需要灵感触发唤醒的。我想艺术家在任何社会中都应该是一个真善美的歌者,一个弘扬正义、良知和道德关怀的艺术家。他有这样一种天性,他不缺乏发现美的眼光,问题是他在发现美的同时还要掌握去表现美、发掘美、升华美、张扬美的能力,对艺术家来说,文化素养越高,专业学养越好,对创作越有帮助。 [19:41]

        [主持人]:您还是更多的一份社会责任心。您作为具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是怎样看待艺术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的? [19:41]

        [冯远]:我从美术院校毕业,我所学专业技能、知识,都是通过文化传承来获取的。我想,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心的艺术家理所应当要关注社会,并且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承担一些推动社会进步、推动人类文明建设的责任,他不应该是贵族,他和所有的老百姓和我们所要表现的对象,应该是以一种平民的身份、平视的角度、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创作态度表现生活题材。和所有的人,应该是一种兄弟姐妹、水乳交融,甚至是鱼与水的关系。艺术家才能只有在民众中,在他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和观赏者的赞许中获取他的人生价值。在他的收藏者和投资者中,获取他的经济效益。换句话说,没有一个艺术家会认为我的作品只是我自己的,也很少有画家不希望他的作品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我以为,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首先应该把自己当成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人物画家更要多一点这种责任意识,因为他直接表现的对象是人。我不相信一个灵魂卑下的艺术家笔下能产生充满阳光和向善的好作品,只有阴暗心理的人才会表现出那种怪异的、丑陋的东西。相由心生,如果诗以言志的话,那么书画则以传情。这不像演戏,这是无法表演的,它是一种自然流露。我本人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19:40]

        [主持人]:您在画一些比较大气厚重的历史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同时,也创作了一批水墨写意画,您有一个主张是“不似之似”,您是怎样诠释这个“不似之似”的? [19:40]

        [冯远]:这个说法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提出来的。他是这样说的,“太似,则媚俗,不似,未免欺世,……妙在似与非似之间。”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中国的绘画艺术从一开始和西方艺术就走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我们今天一说水墨写意画,常常是借助了对象的客观存在来表达艺术家胸臆的东西,它不像西方的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和超级具像主义,把对象无一遗漏的、纤毫毕现的依样画葫芦地表现下来,他在表现中寄托了艺术家的审美价值观和艺术趣味。写意的意指的是艺术家主体的观念意识,也就是说中国的绘画是客观的对象和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两者兼容的关系。和西方艺术比起来,西方艺术当然面貌非常多样,从最早的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面貌非常之多。中国的写意画一路发展至今,实际上风格、样式也是非常之多,只不过我们提倡的妙在似与非似之间,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谈到的。它来自于写真、写实,但它又得自于艺术家内心的感受,这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造化,也是载体,中得心源是把艺术家投放进去,两者融为一体,才是完整的艺术作品。常常说艺术家借助了某一个物体和对象表现的是艺术家的情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中国艺术异于西方艺术的抽象艺术,胜于自然主义写实主义,这是中国绘画的高妙之处。艺术家的情怀和审美愿望与生活是有关联的,他的对象读得懂,不同于抽象艺术,要辨别,要去揣摹。它始终保持在似和不似之间,是让超凡了的艺术境界和艺术内涵的东西通过人的体悟去会意、理解认识,但是又没有远离生活,或者把生活和艺术截然分开,把有形的对象变成无法辨认的东西。这是中国艺术自有美术史记载以来,所走的一条发展之路。对于未来的中国画发展来说,还有更多的方式样式和模式可以探索尝试,但是写意的表现方式体现了中国画非常重要的艺术精神。 [19:40]

        [主持人]:女性是美的,也是伟大的,历史上不乏对女性的文章。比如您画的《闽南风》系列的表现女性的水墨画,请问,您是如何表现女性这一主题的? [19:39]

        [冯远]:应该说我没有专门研究如何表现女性。但是我在创作中,确实表现描绘了很多女性形象。包括我创作的很多唐诗、宋词画意,很多是以古典女性作为它的主要内容。你提这个问题,确实也让我真的去认真地想了一下。为什么作品会让爱好者产生这样的联想?我想有些东西是发自自然的。在我这个年纪,看到了太多人间真情的东西,譬如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我看到了很多杰出的女性,她在表现出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的时候,她的这种忘我意识,甚至比很多男性都要做的好,这很令我感动,也是肃然起敬的。现实生活中,女性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亮色群体,丰富多彩。是我们很多艺术家笔下乐此不疲表现的对象。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女性始终扮演了一个辅助和绿叶的角色,但是又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我想艺术通过女性来表达的对象,实际上画的不是某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女性的对象,表达的是艺术家的仁爱之心和爱美之心,以及那种女性特有的温馨的、和谐的情怀。女性到了艺术家笔下,不管是唯美主义、理想主义,甚至是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样式都不能否认艺术家在中间寓寄的某种他眼中女性的审美追求。我也回顾了一下我这些年涉及到女性题材的作品,你刚才提到的《闽南风》,是一组风情系列的。很有趣,表现母亲和青年女性的时候,常常不是表现某一个单独的人,会是母与子、姐妹们,甚至某一个在特定环境下的富有情调的女性形象。通过题材本身,目的是传达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一种美的追求。只不过借助的载体是一个女性。当然我还会在更多的作品中表现女性。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会认真思考,如何在人物画中更好地表达女性的形象。 [19:39]

        [主持人]:您既能表现厚重的历史题材,又能表达女性,更确切地说是母性的光辉,我们看出您的表现手法是非常多样性的,以及您对生活、对社会的一种深刻观察。这一点是艺术家非常优秀的品质。 [19:39]

        [冯远]:不是优秀,我觉得有的是客观条件使然,但是我确实也觉得,一个好的艺术家,但凡作为人物画家,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一定出自对这个人、对这个社会的深度了解。没有这个了解和深入的过程,他的人物形象,笔下的精神状态,甚至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将显得单薄,甚至平面化、概念化。我们希望艺术家,尤其是研究表现人物的艺术家,对人物了解得越透彻,那么他笔下的人物就越鲜活、越生动。 [19:38]

        [主持人]:您是如何看待画家艺术品的商业炒作问题的? [19:37]

        [冯远]:这是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以为好的作品适度的宣传是必要的。因为好的作品,可以熏陶人、感染人、打动人。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展览会中,一件好的艺术品会让我们为之心跳,甚至头皮发麻。好的作品尽管无声,仍然可以引发人有关向善向美的联想,尤其那些技艺精湛的作品,可以作为人类文化的艺术财富传承下来,甚至在几十年、几百年以后,当我们重睹这些作品光彩的时候,仍然会为它怦然心动,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但是在任何时候,包括我们当下的有些名不副实的刻意的、过度的包装宣传,甚至带有牟利目的,不管是为社会影响,还是为经济效益的追求,带着这样一种背后的目的刻意去炒作,尤其是某些作品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或者远没有成为优秀而被无限的夸大,被有意拔高,我想这带来的影响是不好的。第一,它会使得社会的认知品评、价值标准崩溃,好坏优劣莫辩,使得有关艺术审美的判断机制体系紊乱。第二,也会误导艺术品经营者片面追求利润而过度宣传、包装,淡漠艺术道德诚信以及职业操守而带来负面影响。我觉得应该反对和予以遏制。但是真正做起来也不那么容易,这需要一批有眼力、有独立批评精神的艺术评论家们发出声音,需要我们的艺术爱好者们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审美眼光,学会鉴别良莠,也需要全社会支持这样一种良好氛围的建立。 [19:37]

        [主持人]:这也涉及到艺术家社会责任的问题。 [19:36]

        [冯远]:确实如此,艺术家自己要有一些定力。很少有艺术家不想出名,这都能理解。每个艺术家都希望他的作品被社会认识,被更多人接受,被收藏者能够收藏,他会因此具有一种成就感,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任何一个有自律精神的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会有一个判断。他应该摒弃无限膨胀的心态。在书法界中,有这样一种艺术品评“人书俱老”。人达到了相应的做学问的境界和做人的境界,那一定经历了作品早期的浮躁、浅薄和刻意雕琢的时期,而进入自然流露、天性平和的“老”的境界。我想好的艺术是要经过历史的淘洗,尤其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不是说自认为东西好,就一定好,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去组织一批人哄抬的东西,这是艺术家自己要有所把握的,是从事艺术评论的理论家们需要把握的,也是我们所有的艺术爱好者们应该不断努力学习有关艺术知识,提升我们的审美鉴别能力。只有这几方面的素养都提高了,再通过体制机制的有效约束,我想有些不好的风气自然而然会得到遏制。 [19:36]

        [主持人]:好的,谢谢冯主席。谢谢大家。 [19:35]

      Processed in 0.140(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