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新锋,并不就代表反叛(作者:魏华)

        作者:核实中..2009-12-21 11:02:43 来源:网络

        图:程勇《窃青》

        概: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下您的从艺经历。
        程:我从小喜欢画画,然后上附中,进大学,和画廊合作,总的来说比较顺利。

        概:鲁迅美术学院阶段的学习历程在创作技法和思想塑造上给了您哪些独特之处的影响;这些独特之处又怎样体现、融汇在后来的创作过程中?
        程:我喜欢鲁美那种略带保守的严谨性,这和我的性格有关。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对我们的造型能力以及技术的掌握要求都及其严格甚至有些苛刻,当时我有点不理解,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很珍贵。让我在以后的创作中,在处理画面以及表达语言上可以轻松自如。我一直努力的把北方那种浑厚沉稳的情感表达融入我画面的同时,又添入一些南方很轻灵的东西,这会让我的画面看起来舒服自然。凡是对画面有利的元素我都会加入,但是一定要以稳为主。体现出一种收的感觉,这就是我对画面最重要的要求。

        概:您的作品《池》在2004年获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展—辽宁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美术作品展金奖,这是您的第一次获奖,除专业肯定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程:这次获奖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奖项是一方面,最大的收获还是建立了信心,使我很坚定的沿着我的写实风格进行下去。

        概:可以把您的油画定义为“类新古典主义”吗,您的画面大都是俯视的局部大构图,这和新古典主义有些相似之处。
        程:因为我是新古典主义工作室出来的,自然对古典主义绘画和技法很感兴趣,肯定有一些古典主义的情结。但是对于我绘画风格的定义总要和古典主义扯上关系,这一点我总是不置可否。古典或者传统中的精华部分会体现在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品中,这不应该只是我作品的标签。我不主张把作品分的那么细,譬如古典的,当代的,意义不大。在当下的环境里,好的作品应该是有传统的精髓也包含当代的元素,这并不矛盾。我只是希望我的作品能把两者完美的融合,可能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让人生厌,但是我却乐此不疲,我梦想做个有传统精神的当代艺术家。这不是说在嘴上,是要真正去做的。就算这辈子都达不到也没什么遗憾,庆幸的是我还年轻,时间多的是。

        概:我们发现在您的创作中,人物形象大都衣着简单的被裸露于压抑的空间中,这是否是一种人性挣扎的表达。
        程:算是吧,我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总是感到有些焦虑,也不仅是我,估计很多人都这样。如何在新生的快节奏的压抑环境下自保,我选择的是沉默和接受。但这种沉默却很有力量,接受也是有选择的,而且在我看来这要比呐喊还有力,在我的画面中是可以感觉出来的。

        概:还有就是,您非常注重体现画面内容的“新写实”,却又主张这并不体现在特意的反叛、解构和嘲讽上,这方面您有怎样的艺术表达考虑?
        程:新,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反叛、解构和嘲讽才能表达,它可以是所有新的时代特征的体现。我们现在身边随处可见的新事物可能是可乐,汉堡,网络等外来带有明显标志性的事物,但它们并不完全代表这个时代的中国。我对这个“新写实”的概念是,从中国人内心深处挖掘对新生事物和新环境的真实态度。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现代人处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

        概: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油画创作,作为一个亲历者,这些新技术的运用给了您怎样的影响,面对这些新技术时,您的基本态度又是什么?
        程:我觉得应该有选择性的接受。既然时代赋予了先进的东西,当然可以接受。比如说照相技术,电脑技术,完全可以代替画速写和做小样。当然不是说速写过时了,只是说有新的更方便的方式供我们选择了。

        概:作为一个80后来说,新的时代环境给了您怎样不同于70后的创作感受?
        程:80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可能更自恋一些。与后者相比,80后少了很多空泛的社会责任感和英雄主义情结,喜欢独自平静的面对周遭的喜怒哀乐,接受开放的文化氛围。然而面对太多的新生事物所带来的刺激和享受我却有点不知所措。原因是从小所受的传统教育观念受到了很大冲击。新时代环境下对传统约束的敬畏和对新事物的好奇所引起的冲突问题无法从前人的生活经验中找到答案,只能自己慢慢来体会和思考。这种思考性和感受性的东西就是我的创作主线。现在这个时代太快也太新了,我时刻都处在紧张和迷惘的情绪中,但是我不会喊出来,只是默默的审视和选择,这是我对新时代环境的态度。

        概:对于现在的艺术环境来说,油画在慢慢归于沉重和理性,有没有考虑过转换别的艺术表达形式如装置、影像等。
        程:暂时还不打算做别的东西,现在想画的东西太多了,都画不完,至于以后,可能会做些雕塑来补齐自己的观念。

        概:作品《透明的尘埃》在您的创作生涯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第一次在公众场合面对市场的考验。
        程:其实我并没有把这幅作品看作有什么不同,它记录了我一个沉闷夏天雨后的心得,是我整体观念中的一部分,至于面对市场的考验,我倒没想太多。

        概:您和山艺术的合作有个怎样的契机,我想在这一合作过程中,画廊和艺术家您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程:是的。和山艺术最初的合作是在2005年的成都双年展上,山艺术的林明哲先生对我的作品很感兴趣,当时我还是大三学生,作品能受到肯定自然很高兴,没怎么考虑就选择了合作一直到今天。和山艺术的合作是很愉快的,画廊给了我很大的创作自由,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们经常会在一起共同探讨当下的艺术现象,交流意见和想法,这个过程也是我和画廊相互了解的过程。另外,有画廊帮我打理市场,我可以更专心画画,这让我感觉很舒服。

        概:对以后的艺术发展,您有怎样的规划和考虑?
        程:目前还是会以现在的风格为主,很多方案还没实施,想画的东西还很多。还是稳一点吧,毕竟还年轻,很多问题都需要静下来慢慢想,随着对生活的体会和对经验的累积,画面的风格可能会有所变化。总的来说就是要认真画,至于市场的问题就交给画廊,不去管它。

      Processed in 0.131(s)   6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