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仕民专访:关注•人文与自然

        作者:核实中..2009-12-31 15:49:23 来源:网络

        时间:2009年8月
        地点:汪仕民工作室
        采访/文字:乌蓝
        汪仕民的创作道路是独特的,他苦苦支撑着艺术的真诚,哪怕苦不堪言也不在创作中掺假,体现在他身上的艺道尊严令人肃然起敬。

        在欣赏其人其画之前,我们先逛逛市场。开放时代的敝国市场热闹非常、浊浪排空。人们由此得到许许多多的前所未有的满足,更多的是无奈与烦恼,以及前无古人的痛心疾首式的失落,最烦人的莫过于假货满天飞!身处闹市的艺术和艺术家们,情况也变得复杂和困难起来,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在这样眼花缭乱的背景上看汪仕民及其作品,却较为明了、清晰。容易实话实说,不绕弯子不倒拐。

        汪仕民在西藏画画多年,养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状态,他把生活质量降低到起码的程度,把对美的追求、探索、创造提高到尽可能的高度,持之以恒。这样的状态是常人很难做到的,更难保持。由此,他一步步迈向成功。

        同样,画西藏有各种画法、各种角度。汪仕民不凑热闹,不当假喇嘛,不捏造各种莫名其妙的观念艺术,而是把视野聚集于拉萨市郊的村野小景,泡在其中酿造艺术的陈年老酒。他坚持写生,却不是习作式的照猫画虎,像植物种草一样,把自己栽培于西藏大自然的高天厚土,吸足了水份、营养,晒足了日光城外的太阳。这样的人是健康的、活生生的,这样创作的画带着勃勃生气、充满真情实感。如他自己所言:“这些年来,村庄成了我唯一说话、叙述的地方,每当我走进村庄,感受到自然万物原始的脉动时,就情不自禁、异常激动。大地与山脉、树林与小草、活蹦乱跳的碧绿溪流、憨厚的石头、幽默的牛粪,如此这般地相互辉映、合唱交响……这常常使我顾影自忖,深感自我的渺小,我是那棵树、那棵小草、那一束幼小的生命,我能做什么呢,逃避什么或去发现什么呢!”

        所幸,他没有扑空,发现了朴实无华的美,富于生命力的美,融注真情的美。属于他特殊心灵的独特的美。创造这样的美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心血,比如劳苦。甚至面对无边的茫然不知所措。然而,此时、此境、此情若何?夫明月当空,清风盈怀此乐何及,又何乐而不为!

        其实,他去深入生活的那条山沟十分了得,有过不可一世的昔日辉煌。公元七世纪著名的松赞干布就在那里纵览天下,创建了当时一统的吐蕃王朝,并很有远见的缔结一门政治姻缘,娶了大唐公主文成。汪仕民作画的娘热乡上面山腰,尚遗存着赞普的王宫——一块石头上的宫殿,巨石如一只母乌龟驮着九层高楼。再上面还有一块雄乌龟模样的巨石,旁边建了文成公主的宫殿,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宫殿曾经有云桥相连。从上面俯瞰山沟,远眺拉萨城,自然有另一番胸襟,酷爱写生的汪仕民为什么未肯登山一游?从那里展开艺术视野是很宽阔很吉祥的。

        摘选《艺道尊严》 -------余珈

        记者: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去西藏?

        汪仕民:因为我18岁入伍当兵后就在西藏,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留在拉萨。对西藏有种独特的感情。

        记者:是什么吸引您在西藏一待就是二十年?

        汪仕民:应该是西藏自身的一种文化和己身储具的魅力。西藏是个很特别的地区,那儿的人文、自然、文化传承得比较完整。它比较独立,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较小,它是我的世外桃源,也是无数追求理想之人的精神故乡。

        记者:谈谈您笔下的西藏。

        汪仕民:主要表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关系,对美、对大自然、对精神文化的一种思索。

        记者:从您的一些作品中可以见到很多的拉萨村庄,那么您笔下村庄与绘画又有怎样的艺术联系?

        汪仕民:这些年我曾不断到拉萨周围村庄去感受作画,久而久之那原始朴实的原生态文化,使我渐渐对村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把具有灵性的每一颗强有力的生命,用我最纯朴简化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些年村庄成了我唯一说话、叙述的地方,如附近的达孜、林周以及堆龙,但最能吸引我、能让我全心参与投入的还是在拉萨娘热乡,可以说我这几年的大部分写生作品,都源于这个地方。每当我走进村庄,感受到大自然和万物灵性和原始生命的脉动时,我内心就会情不自禁产生激动,大地与山脉、树木和小草、石头、牛粪、碧绿水流的声音,相互辉映产生的交响音韵,无不让我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神奇魅力。小草、树、天空、原野,那跳在我眼前的生命,流着血红疼痛的生命!都是我灵魂深处的感悟……

        记者:您谈谈当下西藏画家们所关注的是什么,和内地画家有什么不同?

        汪仕民:大部分艺术家还是比较关注本土文化,和内地画家不同的是他们了解自身特有的文化,经艺术提炼后把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记者:您在西藏这几年,什么让您记忆最深刻?

        汪仕民:2001年和妻子分手后,我一个人在西藏药王山半山坡的岩洞房里生活了一年,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心。和妻子分手后,我很难过,万念俱灰,生活比较颓废,我在山洞里隐居起来,过着空灵而无尘的生活,我能感受到眼睛看不到的一切。这段日子,我常会独自思考,我的创作风格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转变,以前的绘画总以写实为主,满足不了我内心强烈的渴望,从此我对艺术有了新的思考,为了让自己的绘画更具有新的表现方式和诉说语言,加进了许多灵魂深处梦想的元素,今天的所有创作的作品和这段生活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想来,虽然那段时间生活比较艰辛,心却有了前所未有的宁静,我想这样的日子不会再有了……

        记者:您以后还会一直待在西藏吗?

        汪仕民:会。因为西藏是世界的艺术文化圣地,有很多值得我们用心去挖掘探索的艺术语言。

        汪仕民 笔名:谷源

        1968年12月生于四川邛崃,1988年入伍,1992年毕业于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后在拉萨从事油画创作。作品《静物》、《无题》参加西藏全区美展。

        2003年联合成立“更堆群培艺术家工作室”。同年12月在拉萨举办个人画展。

        2003年作品《回家》、《虔诚》在美国新墨西哥洲Santape市“和平风”画廊参加西藏当代艺术画展。

        2004年作品《佛缘》在英国伦敦Sweet Tea 画廊参加联展。

        2007年8月参加中国•宋庄艺术节,并举办“谷源西藏风情油画展”。

        作品多次被国内外人士收藏。

      Processed in 0.358(s)   6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3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