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醉人向天歌——尤山艺术创作琐谈

        作者:赵曼2025-02-12 11:33:36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红谷春意(中国画) 尤山

          画家尤山多年来秉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以独特的艺术感知为桥梁,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紧密相连,不断挖掘新的创作灵感和表现形式,创作了《银灰色的草原》《石头城的传说》《公元2009农历牛年》《天山之恋》《红蜻蜓》《爱在上海诺亚方舟》《塔吉克新娘》等富有深度与内涵的优秀作品,以一些力作斩获了诸多美术界重要奖项。他近年来创作的水墨写意画《山之韵》《红色的鸟》《向天歌》等佳作,则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参展作品的气象展现出艺术家的个人风貌。

          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在《形式问题》中探讨“作为赋予生命力之因素的功能表现”时写道:“想支配自己观众的思想的艺术家,是不会受制于自然展现给他的实际形象的,他宁可给自己发展一种与他主观能力相符的语言,以这种语言,他通过他的艺术作品说话,使用各种表现方法,而不是准确复制任何特殊的现象。”这段话用以解读尤山的水墨写意新作十分贴切。他长期在以中国画形式创作连环画的过程中,在构图、造型和绘画技巧多方面都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从以往作品反映出的艺术素养看,尤山对传统有着深刻的认知,但他在创作中却没有以小写意这种他早已运用纯熟的方式表达,反而突破性地以高饱和色彩和强对比冲击的画面传达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与《塔吉克新娘》中含蓄淡雅的风格不同,尤山在他的水墨写意作品中以充满张力的笔触、具有动态感和澎湃激情的铺色,赋予祖国西北边疆的朗朗晴空、嵯峨古树、雪山雄鹰等画面以强烈的主观表达。这些作品洋溢着毫不犹疑且充满生命活力的热情,即使是独坐溪流飞瀑中的隐士,也能从交织的泉响中感知其对自然世界别样的体悟与认知。

          在《向天歌》中,一只正在拍打翅膀的天鹅被居中放大,摄影图片中寻常可见的一幕在尤山的笔下被暴风疾驰般的笔调塑造成迎风猎猎的旗帜,拍打的翅膀仿佛能掀起狂风巨浪;引颈高歌之状,不再是禽鸟之声,更像战歌长啸,为撕裂天地霄汉而起舞。蓝紫卷聚的云气与黄绿方叠的冰面以大面积曲线和直线铺排的方式突出了天鹅之“歌”,这是嘹亮的穿云裂冰之歌,更是作者为无数兵团先辈发声的壮志慷慨的凯歌。

          作为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美协副主席,尤山大量的创作都立足于对兵团故事的描绘和对兵团人精神的深情叙述。评论家张振平在评价尤山军垦题材作品时认为,尤山作品“传递给观者的不仅仅是画幅之内的东西,隐藏在笔墨之下的,哪怕是画中人的一个眼神,半遮半掩的一个手势,还是看似不经意的一搦衣褶,半截干打垒土墙上龟裂的一道老纹,都参与了整幅画作的‘表述’之中,如此这般,引发观画者调动想象力挖掘画作深层意味的趣味性、故事性和画作本身散发的神秘感就跃然而出。画作也就具有了别样的意蕴”。由此可见,尤山的细节观察与表现力都很强,在这样雄厚的基础之上,用大写意水墨创作,是对现实主义的超越,也是对叙事性表达的超越。

          在连环画创作中,画家更多局限于以精美的图画解读文字描述的故事或意境,而在水墨作品中,画家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能以更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呈现出来,这在艺术创作上是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但对观众来说,却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我们该向艺术家学习什么?尼采在上个世纪就给出了答案:“有什么方法能使没有吸引力的一切变得漂亮呢?也许医师有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设法将苦的东西稀释,把酒和糖放进杯中。我们更应该向艺术家学习,他们苦思积虑,持之以恒地研究这方面的可行之道。”反观尤山的创作,长期以来,他正是把那些身边被旁人见惯了的、没有吸引力的一切当作研究对象,赋予其高光时刻,让平凡世界的倏忽片刻变得如烈酒醉人,如骄阳耀眼,那些在天山南北时常可见的飞鸟、枯树、流云、霞光,那些在传统中国画题材里不常被表现的广阔天地与时代潮涌,在他的笔墨再造中被升华为蕴含着充沛生命力的精品力作。在尤山的作品前,观众看到的不再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毛笔与宣纸承载的表现主义写意以一种全新气象扑面而来。相信不远的将来,尤山的这些作品能得到国内外业界更多同行的关注,也祝愿他的前路收获更多的硕果与赞誉。

        作者系郑州市美协副主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89(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