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鉴藏史到人文镜像 封治国近著三种小介

        作者:许可2025-04-20 09:21:39 来源:美术报

        在中国油画界,封治国教授的历史画、肖像画创作颇受重视。而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在文献故纸之中爬梳钩沉,用文字还原旧日岁月的鲜活图景。近期,封治国教授的三部书陆续出版:《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修订版)》《刘孚周日记》(整理)以及《一德之见:金一德艺术日记》(整理),分别把学术眼光投向古代、近代、当代三种维度中具体的人,于寻常琐屑中见须发生动。

        《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以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私人收藏家项元汴为研究对象,集中挖掘其本人及项氏家族的史料,着重探讨了明代书画鉴藏的普遍观念,并对项元汴与吴门画家、董其昌等的交往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初版于2013年,此次刊行的修订版,历时颇长,是作者在范景中先生的催促下,集中精力进行修改而成,除了对初版中的讹误进行订正之外,增加了部分新发现的史料,并对近十余年来学术界关于项元汴研究的最新成果予以了回应,部分章节(含年谱)亦有一定扩充,同时,本次出版也是为了纪念项元汴诞辰五百周年。

        《刘孚周日记》由封治国、刘国兰整理,是江西省近十余年来首部被发现并整理出版的晚清私人日记,全景式展示了风雨飘摇的近代历史上一位士人的生活。刘孚周,清末江西建昌府南丰县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关心科举和时局,熟悉西学,留意金石碑帖,交游广泛,日记中对晚清民国的不少重要历史人物均有涉及,为研究“浙路风潮”等历史事件及晚清科举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一德之见:金一德艺术日记》是中国美术学院著名油画家、教育家金一德先生40余年日记与手稿的首次公开,真实呈现他的创作思路、阅读心得、教学理念,以及他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深入思考。整理者封治国认为,日记中最能打动我们的,是作者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所进行的反思与反省。同时,由于日记的时间跨度极大,也记录了油画系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更留下了不少人物的鲜活履痕,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许可(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694(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