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需要怎样的文学博物馆?

        作者:施晨露2015-03-19 09:46:04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日本东京有座近代文学馆。上世纪80年代初,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呼吁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就是受到那儿的启发。日本近代文学馆有个地方很令我羡慕,馆方不仅把日本近代文学名著都进行了复刻,受到国民欢迎,更重要的是,文学馆与学校关系紧密——东京大学生可以用学分卡参与文学馆的所有活动累积学分,就像在学校听课一样。”昨天,上海文学博物馆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在市作协大厅举行,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这样描摹心中理想的城市文学馆。

          上海建文学馆非常紧迫

          在德国,几乎每座大城市都有一所城市文学馆,如柏林文学馆、慕尼黑文学馆、汉堡文学馆等。台湾台南市有台湾文学馆,福建有冰心文学馆,山东有莫言文学馆,香港文化人正在推动香港文学生活馆,广东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正在筹建中……上海也应该拥有一座文学馆——这个呼声近年越来越高。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赵丽宏曾提案建立巴金文学馆;去年上海“两会”期间,作家孙甘露再次提议建立巴金文学馆。

          昨天的论证会上,孙甘露说,从以巴金先生命名的城市文学馆到上海文学博物馆,名称的变化亦是上海文学界对于文学馆认识深化的过程。“文学博物馆是特殊的博物馆,它的展品不是青铜器,不是古文物,而是与时代、与人民、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语言文字、讲述方式、态度立场。比如巴老收藏了很多票据、会议册、身份卡这类物品,文学作品就是由这些细节塑造起来的,这些实物与作品互相印证,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文学塑造语言,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最生动的流传载体,上海近现代文学与城市文明发展彼此互动、彼此塑造,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城市中的人。”

          “在上海建设一座文学馆,超越了必要性的问题,非常紧迫。”华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说,“上海有左联纪念馆、傅雷故居、巴金故居、鲁迅故居、丰子恺故居,柯灵故居也在筹备中,将分散在各处的社会力量、文学力量集中起来,设立上海文学博物馆将确立上海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品位,也将为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具有精神高度的公共空间。”

          “上海有很多高楼大厦,也不缺旅游点。我们纪念巴金、推崇文学,说到底都是强调精神。”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认为,上海文学博物馆不仅承担收藏功能,更要面向市民进行展示和服务,让市民乐于进进出出,“在功能上可以考虑设置小剧场,低价、公益性地提供给上海文艺团体演出。此外,文学博物馆还要发挥引领文艺、戏剧的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提出,上海文学博物馆未来要在陈列上下功夫,“捷克的卡夫卡博物馆,根据卡夫卡作品线索陈列,即便没读过作品的参观者也看得津津有味。好的文学博物馆,应该让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民众进来就觉得受益。”

          博物馆选址应依着文脉

          最早提出建立巴金文学馆的赵丽宏提出,2011年起面向公众开放的巴金故居是建立上海文学博物馆的最好基础,“巴金故居是巴金先生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完整保留了他的生活工作情态;同时,巴老收藏了很多现代文学资料,包括他与其他作家的书信等。巴金与中国作家、与世界作家交往的网络就是现代文学的一幅地图。”赵丽宏还透露,黄永玉、从维熙等很多老作家有意将手稿捐献给巴金故居和未来的上海文学博物馆。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人故居中,像上海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一样拥有完整初始环境且保存时间跨度长、无中断的作家文献资料,极少。但巴金故居目前的体量严重影响了巴金资料的存储,更不用说做研究、研讨及更多公共服务之用。“故居保存了巴老几乎所有衣物,但没有地方展示,一些展览还需要外借场地,创办的读书会只能挤在20人的小会议室里。”周立民感慨。

          在陈思和看来,巴金故居目前承担的功能过大,“故居的功能是作家写作、生活环境的原貌展示。有了上海文学博物馆,热闹的公众活动就能放到博物馆。实际上,过大的人流也不利于巴金故居作为文物本身的保护。”

          “根据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决定博物馆的选址。”文博专家、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提出,上海文学博物馆的选址应该依着上海文脉,新老兼容,“文学博物馆是总馆,涵盖各类故居。在上海的博物馆体系中,不该缺了文学。”孙甘露提出,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上海文学博物馆将承担收藏展示、文学研究、对外交流、作品研讨、文学教育培训、公众文学活动平台等综合功能。“不只是梳理、展示、研究、讨论上海文学,作为一座公共场馆,它还是市民和文学爱好者的公共空间。在文学馆里可以开设文学讲演、文化阅读活动、文学研讨,对普通市民进行文学普及等。”

          据统计,截至2013年,上海各类博物馆数量超过120家。发展博物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未来,本市将进一步打造博物馆集聚区,优先发展反映上海城市文化历史和精神的博物馆。酝酿已久的上海文学博物馆落地何处,作家和市民都在期待。

      Processed in 0.484(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3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