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市场淘宝 老广告画有趣味

        作者:核实中..2015-03-25 10:57:12 来源:天津日报

          近年来,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已成常态,每逢周末总盼着能有一丝蓝天,以便舒舒服服地去逛旧书摊。岂料那天一早媒体报道:“天津气象台昨天分别发布了霾黄色预警和大雾黄色预警:今天上午天津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能见度低于500米的大雾。”当日的雾霾该是2014年寒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目测能见度似乎更低。自己“无聊”地暗发了几声叹息,还是奔向了海河边旧书市。

          大致受天气影响,见旧书市上的人比往常少,且还有几个穿制服的人站在广场中央,以他们为圆心,周边空荡荡的,有些卖家索性躲到附近的巷子里摆起摊来。在小巷大致遛了遛,无所获,后来在一处底商的屋檐下见到有个老大爷正在收拾摊子,尚有一些故纸类的东西还没装进包,我于是上前随便问了问。他从包里给我找出一张黑白印刷的小纸片,估计是民国末期天津双德成老秤铺的广告。

          故纸仅为64开大,所印文字为毛笔楷书体:“本号制造各种戥秤钢毫刀子,与众不同;修理旧秤第一专家,配换零件,物美价廉。”双德成位于“天津南门西大水沟斜对过路南”,该号拥有“双”字商标,商标印在小广告的中上方,犹如印章,很醒目。“双”字的外环上写着一圈小字:“奉天津实业部、全国度量衡局注册商标‘双’字为记。”想当年,双德成的生意该是不错,以致招来了仿冒。就此,广告左下角有小字言:“只此一家并无分号,假充连号不称人也。”看来,双德成受害至深,不然怎会放出“不是人”这样的狠话来呢。再看故纸背面,它在旧年还曾当便条使用过,上有毛笔字:“现卖方铁盘秤一杆,实收洋二百五十元。”左侧另加盖有周××和王××的印章。

          双德成老秤铺的广告画面虽然简单,尺幅也小,但考虑到这类题材内容的故纸相对少见,所以还是有点动心了。大爷索价二百多元,闻此不禁让我暗吸了一口凉气。我一再划价,他却纹丝不动。这性价比让我难以接受,只好先行放弃。见我不打算要,老人接着快速收拾摊子,并说:“你先掂量掂量‘那杆秤’,我到广场那边试着卖卖,一会儿在那儿见。”

          我又遛了一圈儿,只买了两本改革开放前后出版的菜谱。重新回到游人较多的广场闲逛,果真见到刚才那位老爷子,其摊子早已铺开。咦,怎么冒出来两张民国时期的商标画和一张老礼券呢?也许此前他已将这几样收进书包了吧。

          先说礼券,是济南泰康食品公司于1944年推行的。礼券,类似如今的购物卡、代金券、兑换券,我收藏有数份,也曾在《中国收藏》杂志发表过相关文章。这张礼券要价四五百元,且不是天津本地的故纸,不买也罢。另一张眼镜广告让我眼前大为一亮:老派金丝边眼镜架在画面中央,周围花团锦簇,文字内容全英文,大体是“FU SHENG HAO”(音:福升号、复盛号之类)发出的广告,其下还有“MADE IN CHINA”字样(见右图)。显而易见,此乃商家专门针对在华的外国人而推出的宣传品,在旧时代的社会背景与商业理念下,中国传统商家印行如此形式与内容的广告是较为罕见的,当可见福升号强烈的开放意识与对高端消费群的准确诉求。

          眼镜图上方另有“HOPEI PAO YANG”字样。“HOPEI”是河北(省)的译音,旧年也写作“HOPEH”等。那么“PAO YANG”是哪里?我迅速用手机上网查看了河北省的全部地名,发现只有高阳县、饶阳县或许更贴近上述发音。可它究竟指向何地?暂一头雾水。总之,我打定主意必须拿下这张品相不错的故纸。

          关于近代以来西洋眼镜传入东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乃至名人名流与金丝边眼镜的故事,我在“时尚回眸”专栏中曾有过多篇表述,今天的这张故纸也可作为最好的物证之一。

          再一张是纺织品商标,名为“鹰地球”品牌,下端落款“天增湧机器染厂”。画面以蓝天白云为背景依托,一只雄鹰张开双翅立于地球之上,寓意天增湧称雄世界的远大抱负。美中不足的是,故纸下端厂名处缺少了一韭菜叶宽;左上角受过潮,有轻微霉腐,两处“伤痕”幸好未完全影响字体与图样。另外,故纸背面还有细小裂口,其上贴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版印花税票,其中一张上有“中央暂作一百元”临时加盖字样。

          “这两张一起卖。”老人开价不低,但我觉得尚属可控可议范围,于是坐到摊前的马扎上,与他慢慢聊慢慢谈,实则想与其套近乎。老人七十多岁,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收货卖货,可谓老行家。最后磨来划去,我以自己最理想的心理价位如愿收下这两张故纸。交了钱,话逐渐聊开,我仍觊觎那张老秤铺的故纸,便话锋一转继续和卖家商量价钱,最终感觉还是贵。老人挺坦诚,他告诉我那小纸片是1993年买的,当时仅花了十几元。“可那时候的钱更值钱啊。”老人说。我表示理解。

          灵机一动,我提出可不可以用随身带的两张复品老商标画与其交换。“这两张您至少可以卖三四百元。”我对那大爷说。他仔细看了看,觉得挺好,可还是犹豫不决,答应会琢磨琢磨。无奈,我没有拿到“那杆秤”。其实,我收获了别出心裁的“眼镜”已经很高兴了,于是和老人开玩笑说:“瞧这大雾霾闹得四处昏昏沉沉,我戴上‘这副眼镜’正好可以雾里看花啦。”

      Processed in 0.105(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