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座慰安妇博物馆铭记真相

        作者:核实中..2016-03-25 07:49:19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2010年8月,台北民众举着标语和“慰安妇”照片抗议日本政府拒不道歉。新华社

        目前台湾仅剩的3位“慰安妇”中,两位92岁,一位87岁。鉴于日方始终不肯反省历史的态度,仅存的3位阿嬷或许有生之年也无法等来日本的道歉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薛洋发自台北2016年“三八”妇女节,台湾首座“慰安妇”主题博物馆在台北市大稻埕揭牌。大稻埕是台籍“慰安妇”“小桃阿 嬷”(本名陈桃)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另一位“慰安妇”陈莲花阿嬷自南洋回来后,也在这边卖过饮料。如今博物馆揭牌,前者刚驾鹤西去,后者也是风烛残年。

        台湾自1992年开始受理“慰安妇”登记确认的58位阿嬷,如今只剩3人。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3月8日当天出席了“慰安妇”博物馆的揭牌仪式。他在现场表示,保存历史不是为了报复,而是要让大家知道真相,不要忘记战争的教训。

        博物馆揭牌令阿嬷欣慰这座“慰安妇”主题博物馆的名称为:“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在揭牌仪式现场,已经92岁高龄的陈莲花阿嬷穿着套裙,化着淡妆,手持雨伞作为拐杖,被工作人员搀扶着走来,人们以热烈掌声表示欢迎。

        陈莲花原本在台北南港的草绳厂工作,19岁时被日本人骗到菲律宾做“慰安妇”,期间惨遭兽兵蹂躏,从南洋回来后,她曾在大稻埕一带以卖冰度日。直到2013年,陈莲花才向外界公开自己当过“慰安妇”的经历,当时面对镁光灯,她说,“到这个年纪,我已经没什么好怕了”。

        对首座“慰安妇”主题博物馆的揭牌,陈莲花阿嬷感到欣慰。“我不大会讲,只想说谢谢。”她上台致辞时说道。

        活动现场,“小桃阿嬷”的缺席最令人感到遗憾。“小桃阿嬷”在大稻埕出生、成长,她是“慰安妇”经历时间最长的台湾阿嬷。今年1月,她因肺炎去世,享年94岁。

        “小桃阿嬷”一生坎坷,她7岁丧父,之后被继母与叔父养育,19岁时,她被日军骗到印尼安达曼群岛,本来说是当护士最后却成为“慰安妇”。据台媒披露, 陈桃曾三度想喝消毒水自杀,但都被救起,历经1000多天的折磨,她才侥幸回到台湾。但此后,她不被家人接纳,只好到处打零工营生。她后来有两次婚姻,其 中一次,婆婆介意她不能生育以及“慰安妇”的经历而逼迫离婚。晚年陈桃独居在铁皮房,以卖椰子水和冷饮为生。她年初去世时,很多台湾民众感到伤心,更同情 她命运多舛的一生。

        莲花阿嬷、“小桃阿嬷”的经历,正是台籍“慰安妇”这个群体的缩影,幸存的“慰安妇”普遍不孕,疾病缠身,晚景凄凉。

        一段被岛内长期忽视的历史在日据时期,台湾到底有多少“慰安妇”,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一种说法是1200人,也有一种说法是2000多人。人数虽然不少,但二战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台湾的“慰安妇”问题一直掩藏在历史的长河中。

        至1992年,情况始有改观。是年2月,台湾妇女救援基金会(简称“妇援会”)透过发掘史料,证明台湾“慰安妇”过去确实存在过。妇援会随即设立申诉专 线,首位台籍慰安妇终于站了出来。1992年8月,三名“慰安妇”举行半公开的记者会控诉日本政府,要求其道歉及赔偿,妇援会也召开记者会声援。

        当年妇援会的努力,惊动了台湾当局。1992年3月,岛内成立“台籍‘慰安妇’专案小组”,以厘清历史真相。最后得到确认的台籍“慰安妇”有58人。1996年2月,台当局发表声明,要求日本政府接受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建议,对“慰安妇”提出一次给付的个人赔偿。

        “慰安妇”问题此后也引发岛内民众的关注。1998年,由杨家云导演的纪录片《阿嬷的秘密:台籍“慰安妇”的故事》摄制完成,该片通过几位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曝光在公众面前,引发强烈震撼,这部影片最后获得了台湾金马奖。

        今年2月,“小桃阿嬷”追思会在台北举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亲临现场,他在致辞时一度哽咽。他动情地说,自己母亲和“小桃阿嬷”年龄相仿,两人年轻时,一个在大陆四处躲避日军炮火,一个在南洋做日本兵的性奴隶……

        岛内不时传出杂音从1999年起,岛内开始对日进行跨海诉讼,几位台籍受害妇女数次前往日本。法庭上,她们不得不重拾旧痛,回答一些涉及女性隐私和自尊的问题。虽然事隔半个多世纪,但多数妇女仍然感到羞愧、愤怒。但与此同时,岛内却不时传出对“慰安妇”问题的杂音。

        “当‘慰安妇’是为了‘出人头地’,她们是自愿参加。”这是台湾企业家许文龙在2001年2月讨论相关话题时讲的话。这种说法立刻遭到岛内妇女团体以及舆论界的批评,许文龙最后只得发表书面声明致歉。然而关于“慰安妇”的“自愿说”,许文龙并非个例。

        在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中小学教科书加紧“去中国化”,并加入美化日本侵略和殖民的内容。部分教科书甚至声称,部分“慰安妇”是出于自愿。

        去年,马英九当局有意进行课纲微调,在“慰安妇”前加上“被迫”的字眼,但却引发“反课纲”高中生的不满,他们起来抗争,试图逼台当局拿掉“被迫”两字。一些台“立委”也出来声援。台湾政坛的荒腔走板,这便是典型的一桩。

        内部风波不断,“慰安妇”的跨海官司也并不顺利。2005年,东京最高法院三审判定台籍“慰安妇”败诉,阿嬷们欲哭无泪。

        目前台湾仅剩的3位“慰安妇”中,两位92岁,一位87岁。“小桃阿嬷”生前曾公开表示,她不需要日本的赔偿,她只要日本道歉。但鉴于日方始终不肯反省历史的态度,仅存的3位阿嬷或许有生之年也无法等来日本的道歉。

        运营者希望历史真相不被湮灭今年将建成的台湾首座“慰安妇”主题博物馆也是由台湾妇援会筹建、运营。据妇援会执行长康淑华介绍,随着台籍“慰安妇”逐渐 凋零,成立主题博物馆迫在眉睫。她表示,博物馆将致力于保存“慰安妇”相关文物史料,为年青一代提供了解“慰安妇”的渠道,让他们对战争的性暴力、性剥削 等问题有所省思。与此同时,博物馆也将与“当代女性权益保护”议题接轨,包含培养妇女工作能力、反性别暴力教育等功能。

        康淑华坦言,其实12年前妇援会就有这个想法,不过落实下来非常困难。“首要难题就是场地取得非常难”,据康淑华介绍,虽然政府部门也有帮忙寻找公共空间,但因为诸多原因始终没有谈成,直到去年11月才租到位在台北大稻埕迪化街的展览空间。

        妇援会选中的这幢建筑物有80多年历史,除了邻近妇援会本部,也和历史、观光有关。大稻埕曾是台北最繁华的地区,现已从老城区逐渐转为新兴文化创意园 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访,包括许多日本游客。康淑华说,选址在此别具意义,希望日本观光客有机会看到很多没有学过的历史。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栋二层小楼约有450平方米,融合东西方建筑风格,未来这里将展示台湾“慰安妇”的人权运动史料、幸存者生命故事、文物与艺术创作,还将设置咖啡厅、公民书房、文创商品贩卖区等空间,为女性提供就业培训。

        康淑华表示,虽然博物馆有了落脚处,但未来装修、运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按规划,博物馆将于今年4月动工装修,今年9月正式开馆。据估算,前两年的资 金缺口就高达2000万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约合0.2元人民币),她也希望社会大众能踊跃捐款,使得阿嬷们的“家”可以顺利建起来,好让“慰安妇”的历 史真相永远不被湮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8(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