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艺术家作品将是未来拍卖会主角

        作者:王正悦2016-11-17 09:20:16 来源:收藏快报

        陈衍宁2009年作《西窗声动》,成交价586.5万元

        当代艺术品在各大拍卖会上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一直处于有也可无也可的状况,当代艺术品在拍卖会上始终冷冷清清几几寥寥的现象,与狂热的古代近现代拍品相比,可以用“可怜巴巴”来形容。有关人士常常错误地把当代艺术品在拍卖会上的表现,当做当代艺术品市场冷热的晴雨表,却忽视了为什么古代近现代热当代冷的原因。其实,这个原因的形成,是古代、近现代与当代完全不同的两种交易方式造成的。

        纵观当代艺术品的交易,无论在数量或资金量上都要比古代近现代艺术品大得多,当代艺术品交易主要在广阔的社会市场,每天在全国各个地方的市场与民间,都有无数笔交易发生,交易总量很大。而古代近现代在社会上交易却是凤毛麟角。种种原因,古代与近现代的也只能拿到拍卖会上,人们也就涌到每年的这几场有影响的大型拍卖会,通过预展,让有意的人来过眼或者通过各种方式鉴定,然后给自己一个心理价位,再通过拍卖竞价,达到成交的目的。

        而当代作品在社会上是普及化,大部分县级城市就有当代艺术品交易圈子,或市场化,或个体画廊,或私下沟通交流,交易便捷,信任度高,但在经济实力上,却与古代与近现代圈子的人相差太大。虽然古代与近现代是小众群体,但是,其经济实力与专业都比较强,作品的流向是具有强大经济支撑的收藏家。而当代圈子虽然普及,交易量大,但缺乏专业性,对当代艺术家层次缺乏了解,更多的是大众文化的感情与精神需求。正是这种大众需求的低门槛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感情情结,当代作品的投资热才得以普及化。

        可以看出,古代与近现代作品交易,主要靠几大拍卖公司春秋两季的大拍,而当代却有庞大的社会交易量,从每年总的成交量来看,古代与近现代作品总成交额没法和当代相比,而且相差很大,但是在资金流向的优质率方面,当代没法与古代近现代相比。古代与近现代都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大家,数量也有限,又集中在几大拍卖会交易,投资比较集中,每个买家也有自己稳妥的购买方案,所以,古代与近现代资金安全方面相对稳准。

        而当代全国书画家则数量惊人,一二三线城市有名气书画家多达几万人,市场庞大而又鱼目混杂,良莠难分,真正值得投资收藏的优秀艺术大家数量极少。同时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代作品的投资圈中,懂得艺术品投资核心道理和对当代艺术品有良好评判能力的人数量很少,这就造成了当代艺术品优质资本的大量浪费与流失。每年全国当代艺术品交易量约计七八百亿左右,然而,艺术资金优质交易的占有率却很低,当代学术成就高的一线优秀艺术大家的作品也就占十几亿元。

        虽然这些优秀艺术大家的作品市场份额占有率低,但是,他们却是支撑着中国艺术的天空和艺术投资市场高度的主体。只要弄懂当代艺术品的投资核心价值,你手中的作品将来也一定是拍卖会上的主角。所以,当代优秀艺术品的价值真正大幅度表现出来不在拍卖会,也不在你拥有的三年五年,而是在耐心与将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81(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