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图书馆前馆长萧元狱中病亡,曾掉包盗窃百幅名家书画

        作者:陈诗悦2017-03-23 09:32:00 来源:澎湃新闻

          (1/5)萧元

          (2/5)萧元庭审现场视频截图

          (3/5)被萧元私自拿走的作品中,包括潘天寿的《英雄独立》

          (4/5)萧元著《做壹年——谢德庆行为艺术》封面

          (5/5)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从广州美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教授处得知,广美图书馆前馆长萧元已经在几个月前于狱中去世,这一消息得到了该校其他几位老师的证实。

        自2004年至2006年的两年左右时间里,萧元利用自己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长的职务之便贪污馆中齐白石、张大千、八大山人等名人画作100多幅。在2004年至2011年间,萧元陆续将其中部分书画作品拍卖,获利据为己有。2014年被捕,在2015年的庭审中,萧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涉案金额约亿元。同时,萧元还被查出家中藏有枪支弹药,他声称自己是位军事爱好者。广州美院在2016年10月31日开除其党籍和公职。

        监守自盗的图书馆馆长

        2015年7月21日上午9时,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前馆长萧元在广州中院受审。广州中院的官方网站上放出了两个多小时的庭审全纪录,让人们得以对这个案件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检方指控萧元贪污齐白石、张大千、八大山人等名人的画作100多幅,涉案金额约亿元。根据指控,萧元在几年时间里,多次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图书馆藏品库钥匙,将馆藏名画拿出来,花几天时间临摹完成后,将真品据为己有,再把临摹的赝品放回藏品库。这些真画有100余幅已被萧元委托拍卖公司卖掉,获得价款3000多万元。检方称,剩余的画作经评估价值7000多万元。

        萧元当庭表示自己认罪、悔罪,不过他对一些具体细节提出了异议。他声称在自己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之初的2003年,因为学校收藏于图书馆的书画要进行数字化处理,才第一次进入画库。当时,他便发现有些所藏字画已经被掉包。出于贪念,他并未吱声,并于2004年起开始频繁利用职务之便和管理疏漏从画库中拿出名画进行临摹掉包。萧元表示,自己仅有画库三道门中两道门的钥匙,但是由于第三道门从未认真锁过,所以他可以自由出入。

        萧元提出,掉包现象在他任职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停止过。他举例说自己十年前已经临摹掉包的画作,在警方此次提供的证物中已是又被掉包过的了,“因为画技拙劣,我一眼就看出来”,他曾向办案人员指出,但没有得到重视。

        在庭审过程中,萧元表示自己犯案时认为这批作品会永远收藏于图书馆中,而当时自己是图书馆里唯一懂美术的人,“其他人都不懂,只会点数,所以监守自盗了10年,刚刚被发现。”

        2005年底,广州美术学院新校区的美术馆落成,图书馆藏画移交美术馆。2006年以后,萧元便停止了伪造掉包活动。但为什么在十年之后他会“栽”?

        据2015年的相关报道称,2013年暑假,因为学院领导为筹备校庆展览,要从馆藏画中找取展品,萧元贪污画作的行为当时就已经被发现,但因为学院领导迟迟没有报案,拖到2014年4月才报案,造成失窃画被拍卖和多次转手。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有广美校友发现有画作上钤有广美的印章,于是举报到学校,这才东窗事发。2014年5月,萧元在广州被逮捕。

        2004年至2012年,在经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125幅中国字画中,萧元称有10幅左右是自己收藏,还有小部分是自己临摹的,但也被拍卖公司作为真品拍卖了。搜查人员在其家中还搜查到18幅未拍出的字画和一些枪支弹药,萧元称家中的画作是被拍卖公司鉴定为赝品而拒拍,或多次流拍的作品;而家中有枪支子弹是因为自己是个军事爱好者。

        检方称,萧元并未拍卖的那些画作经评估价值7000多万元。萧元的辩护律师认为公诉机关所举的画的真伪和价格认定有缺失,需要重新鉴定。其中在萧元家中搜查出的一件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就曾有两家鉴定机构给出相差甚远的估价。

        萧元在庭审中解释说,这件作品在1983年全国流动文物鉴定时就有争议。2014年12月,广州市反贪局请广东省鉴定委员鉴定,认定这件作品的价值为4500万-5000万元,而广东省文物站则认为其只值10万-12万元。萧元曾于2004年将这幅画交给嘉德拍卖的业务人员,后者以笔墨、款识、印章都有问题拒收。

        萧元在公诉人提问时表达了对学校、同事和家人的歉意,他还表示愿意拍卖自己全部财产,积极赔偿损失,包括其收藏的艺术品。

        一个失意的编辑、作家、批评家

        萧元是做纪实文学出生,据说他每次给艺术家做访谈之前都会进行极其充分的准备,一般的访谈文案至少有300多页,通常访谈一位艺术家要做一年多的准备,与谢德庆的访谈甚至历时两年,最终才有《做壹年——谢德庆行为艺术》。作家周国平曾经高度评价他:“我在萧元身上首先辨认出的便是一个真诚的读者。可以感觉到他只是因为喜欢文学,喜欢读中外文学作品,才走上文学批评这条路的。”让人很难相信,这同那位监守自盗的图书馆馆长竟是同一人。

        搜狐文化曾经在庭审后采访了萧元挚友、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杨黎,谈及两人的一些交往细节,这些回忆或许可以为萧元的所作所为寻得一些答案。

        杨黎对萧元的评价是“一个眼光独到的编辑、一个卓越的批评家和一个前途广阔独到作家。有时候,他还是一个愤怒的中年人,一个轻微的偏执狂。”萧元曾经透露过自己想要拍一部电影,自己写,写完了自己拍,自己当制片人,但是需要一个亿。

        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的时候,萧元担任《芙蓉》主编,曾有一些很大胆的举动。比如聘请体制外的作家韩东担任一本体制内刊物的编辑,在当时可谓壮举。他和韩东一起重塑了70后一批作家,包括尹丽川、李红旗、乌青、沈浩波、巫昂等等。

        杨黎认为,《芙蓉》对当代文学很有贡献的,这是一个主编的贡献。但是因为理念和文学意识的差异,湖南作家的作品很少在《芙蓉》上发表,因此萧元遭到了湖南作家的攻击。最后到了广州,广州美院图书馆馆长的职位对他来说是一个闲职,他将自己的精力更多投入到小说创作上去了,写过不少出色的中短篇。

        据杨黎的回忆,萧元刚到广州的时候很穷,2003年他因为转手一套房子小赚了一笔,此后便开始以买房卖房迅速成为了一个有钱人。那时候他说过一句话,“杨黎,我们青春都献给文学了,我们好傻,你看赚钱多容易,多好的事情”。当时还对朋友说,“你好好干诗歌,需要钱我来出。”

        对于广州美院,萧元也曾经向友人表达过他的失望,他曾说,“我们一个广州美院,一届要招几千个新生,每年都招,这个世界上需要那么多画家吗?”他认为大家把读大学都当成一种自救和需要,考不起大学就考艺术院校,也是一种混法,这个世界都变成混了。这个想起来会让人觉得虚无,对人生充满了悲观的感觉。

        作为一个自视很高的文化人,面对某种挫折以及生活上的某种失败,心里可能会产生变化的——这是杨黎对萧元做出的解释。他感到很遗憾,认为如果萧元如果继续当《芙蓉》的主编,没有去广州,也许就不会犯这个事了。

        “我想,也许我只认识北方(萧元的笔名),我不认识萧元。”杨黎说。

        萧元为湖南宁远人,1957年11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此后长期从事写作、出版和美术史研究。发表出版多部文学评论集,2001年开始以“北方”为笔名发表小说。著有《萧元文存》四卷。

        1988年起他历任湖南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论室副主任,湖南文艺出版社小说室副主任、主任;1998年至2002年任《芙蓉》杂志主编。

        萧元曾出版多本美术史论著,有《莫奈》(与人合作)、《书法美学史》、《做壹年——谢德庆行为艺术》等。2002年10月从《芙蓉》主编、编审任上调往广州美术学院,任该院图书馆馆长、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和硕士生导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85(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6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