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破竹的笔势所带动而起的色彩

        作者:马凯臻2017-09-29 08:36:28 来源:文汇报 

          (1/2)生如夏花之绚烂之三(油画) 李新华作

          (2/2)春风吹过来(油画) 李新华作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写这篇文字时,我刚去了一个规模颇大的艺术展场,或迎合世风,或四平八稳的画风见多了,也就只有木然走过


        ……


        回头来看李新华的画,便觉得豪气,坦荡,我的情绪随之被带进一种色彩的交响。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情感,是做艺术的人必须要有的情感。即使你是冷静型的画者,也总该有一丝冷静的思绪让我们觉察吧。


        于是,我给出李新华的作品两个关键词:生命、色彩。


        看李新华的画,你会感觉到一种生命的跃动。但这种生命的跃动,不是来自画面上的物象,那些风景、静物几乎是所有画家都描述过的,并不新鲜。新鲜的是,李新华不是在描述物象,而是用自己的富有生命感的笔触去冲撞,去激活,去唤醒静谧的物象,使之跃起为生动。其实,我一点都不关心李新华学了谁? 用了怎么样的方法? 甚至她曾游学到了哪里? 我只在意她自己面对生活的真诚,自己发自灵台的情感,自己曾被大西北养育的风尘感,是否因此而让我看到。


        初看李新华的作品我似发现了她的致命伤,即物象的不同质地含混不清。但整体思考我似又感悟,比起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所属种类,我的所谓发现非但不致命,甚至还助力生命的蓬勃。或许所谓物象与表现这些物象的肌理、笔触、色彩,以及动笔的速度,在李新华那里只是一个由头,一个释放她内心的带有生活历练的情感“困兽”的一个由头。没有了这个由头,所谓其它我所强求的,是不是略显矫情。


        不信,让李新华认真去描摹并死抠物象,以区其质地差异,那她的浓郁情感何以寄托?她蓬勃生命何以安放?


        推动李新华情感释放的是色彩。严格讲,李新华的色彩不是细腻的,不是多层次的。但我看到了被破竹的笔势所带动而起的色彩对于扩展画面天地的干预能力。我是说,色彩的问题不仅仅是色度、色相、色性等等,更重要的是色彩的力度,响亮度和扩张度。请不要误会,这种力度,响亮度与扩张度不仅限于李新华这样的表达。许多温情雅致的色彩,同样可以很出色地表现出色彩的力度,响亮度与扩张度。


        具体看李新华的作品,她有着自己鲜明的色彩倾向,这种倾向除了可看出她衷情的色调外,更重要的是可看出她有意或无意所强调的不是光源色,不是环境色,更不是固有色,而是感情色,这包含着情绪色,情调色! 画面上的诸多对比关系,如大小、冷暖、虚实、疏密、厚薄等等,都看出经过了情绪与情调的调教。在这种调教下,李新华释放出的色彩,就像释放裹挟着情绪、情调的流水。它让眼前的物象,不再是物象。如果开句玩笑,我看到其画面上的物象已被李新华的情绪、情调之流水撞击的摇摇晃晃,醉意朦胧。对! 就是心旌荡漾的李白表达的那种:“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然而,我以为唯有这样,李新华才能在如此亢奋之后,找到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心神与生活的安宁。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作者系艺术评论家)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7(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5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