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与地域的印证——纪念郑餐霞先生

        作者:胡斌2017-12-25 00:19: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祥和大地(国画) 96.7×179厘米 2000年 郑餐霞

        2017年是郑餐霞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对于这样一位经历极其丰富、生命历程跌宕起伏,为革命,为艺术,为美术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备受学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尊敬的先生,广州美术学院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就筹划要在今年举办一次隆重的百年纪念展。惜乎先生已于去年仙逝,不能亲临今天的展览。回顾其一生的艺文事业,我们感触良多,现总结如下,以纪念先生,并启迪今人。

        郑餐霞出生于潮汕,曾求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教于王个簃、潘天寿、黄宾虹等海上名家,由此奠定了其艺术上最初的基色。郑先生的这种教育背景可以置于近代岭东画坛与上海画坛的关系架构当中来看,因为海上交通的便利以及商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20世纪上半叶,岭东的艺术求学者更多地前往江浙沪一带学习和活动,并由此接触到当时中西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前沿区域的多元艺文形态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与广州及珠三角产生更为紧密的关联,郑先生也在此前后回到了家乡并最终到广州工作。从某种意义上,郑先生的生活、工作和艺术历程正好对应了这样一个时代脉络,并由此铸就了他的艺术与这些地域的密切关系。

        郑先生很早就热心革命事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负责政治宣教工作,参加土改等,为革命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这样一位艺术家,革命和建设是其早期生涯中最重要的任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经历正是20世纪中国社会进程中不少杰出艺术家所遭遇的经历。置身于民族危机和社会激变之中的仁人志士,首先需要的是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投身革命与建设的洪流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个体的重要选择;另一方面,这种社会的洗礼又间接地塑造了艺术家的艺术品格。郑先生早期参与革命工作的宣传作品现已不可见,他的晚期作品虽然不直接反映社会革命和建设的面貌,但是从那正气凛然、奇崛敦厚的艺术气象中亦可见其饱经磨炼的“铁骨丹心”。

        郑先生的作品主调明确。他的国画几乎都是大写意,题材主要是花鸟,也有一些山水。水墨与重彩结合,行笔朴拙,色彩明艳,画面硬朗大气,却又不乏璀璨斑斓。郑老的作品强调以墨为主色,体现出某种传承中的“正脉”,同时又在一种“大中国画”视野下重现色彩的浓丽丰富,以全面表达他所追求的“真善美”。对于中国画他有自己的看法,既尊重传统,又不盲目守旧;既兼收并蓄,又不为时潮所左右。从其自述来看,他对外部信息是了解的,并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他的创作完全从自身出发,笔简意赅,浓墨重彩,尽显雄阔苍茫气度。现在我们国家又在提倡写意精神,毫无疑问,郑老的创作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再就是他的古诗文素养很高,书法也别具特色,从某种角度体现了一种新时期画坛所稀缺的诗书画一体的面貌。

        最后需要说到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是郑老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身份。他曾在华南师范大学工作多年,后来调到广州美术学院担任副院长,这是他希望回到的岗位。但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社会和教育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他需要洞察这些变化,并适时做出恰当的应对,从他的自述我们不难看出于复杂环境下从事文艺管理工作的艰辛。美术学院的从业者,往往一方面是教师,另一方面是艺术家,这两者不可偏废。艺术的传承不只是靠个体艺术上的魅力,还包括言传身教,以及那一套组织管理体系的作用,一代代艺术家的面貌就是在这诸种因素中形成的。

        (作者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61(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9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