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打“生态牌”是否妥帖

        作者:严长元2018-01-15 08:52: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武汉有一个石门峰纪念公园,那里山水相连,集聚了都市陵园、抗战纪念园、文化名人园等,但由于地处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知名度不高。不久前,因为“27度角——首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的举办,有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92位雕塑艺术家的作品现场展示,曝光率直线上升。首次提出“生态雕塑”的概念,是一种噱头还是一种观念,对传统的雕塑形态有多大程度上的突破,“生态”在这里的内涵是什么,流行的双年展机制能否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冬日的上午,笔者借出差之机驱车来到此地。公园依山势而建,极目可远眺,令人心情豁然。虽然寒意逼人,依然有不少市民携家带口来此停留小憩。入口处,《生态良品站》展示架上是明码标价的树枝、泥土、植物……粘贴在一旁的人民币提示已有成交。旁边几个集装箱形状的长方形空间里摆放着有趣的各种雕塑。走进园区,“等风来”的装置作品叮当作响,煤气罐做成的“蜻蜓”笨拙中夹杂一种憨态,青青的翠竹穿着白球鞋、松树包裹了亮蓝色绸衣,还有表面被打磨成涟滟“水波”一般的石舟……室内的展馆有些逼仄但亮点不少,赵炳澈(韩国)的两件动态雕塑《人类之根》《wave wine bottle》一个是手工制动,一个通过电能转化动能;蔡雅玲的《还是很想你》通过水晶珠、不锈钢线的组合表达不同的语境和语义等。

        确如策展人孙振华所言:“这个展览颠覆了过去关于雕塑的某些观展经验”。首先,展览的材料除了常见的铁质石质外,还可以是自然本身,如树木、植物、竹子、草地、水、泥土;除了价格不菲的传统雕塑材料,还有许多是废弃的金属、衣物、报纸、家具、塑料瓶等……这些常见的甚至廉价的、卑微的、不起眼的材料,往往是可循环利用、可再生的,恰当地代言了“不应过多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和生态”的主张。其次,作品所具有的互动性呼应了“生态”概念的核心即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比如张增增《永恒的瞬间》是利用公园原有的巨形鼎制造出大量肥皂泡,成为绝佳拍照地、欢乐传送处;随着车轮在水中飞转而形成景观的《永久牌自行车》提示人们思索怎样才能达到物态的永久;既虚幻又真实的玻璃天梯能供游人在气雾升腾中拾级上下,仿佛“只要踏好脚下每一步就能安全抵达”的隐喻;铺设在草地上的色彩绚烂的《苹果》可触可摸可看可感;还有那如精子形状的可就座的彩色装置不断延伸,讲述人类和自然的《迁徙》。再次,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雕塑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纤维艺术”“动态艺术”“新媒体艺术”乃至运用声、光、电和感应技术的各种新艺术均被纳入,在包容性之外显示了一种“大生态观”。

        生态,即使是狭义上的“生态”,其缘起仍然是以“人”为中心而建构的认知体系。我们今天不断强调的生态文明,其实就是重新反省、审视和定位人类文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恰当关系。事实上,当代生态艺术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等方面探索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又“回归”到人类最基本观照的轨迹。从这个角度上来理解,与其说“生态雕塑”是一个学术概念,不如说它更多体现了一种价值观。那就是对绿色、环保、再生、低碳、循环的观念和媒介方式的倡导,并希冀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对社会、自然和艺术在内的诸多方面的社会意识和观念的前导。如何反映混沌、多样、融合、协同、循环、可持续、系统关联、动态均衡等主要观念和特征,并通过生态艺术的形式呈现,却是一个深刻的课题。

        与国内众多追求一种诗画意境和宜居氛围的雕塑公园不同,石门峰雕塑双年展虽在公园场域,但它释放出更强调“公共性”的一种信号,通过加强与市民、公民个人相关联的精神和物质互动联系,达到艺术与城市公众进行有效对话。湖北九省通衢的地理特点和武汉当代艺术领域的集体征候,也使得这个城市的文化性格更加鲜明。尽管如此,因为首届展览是企业与政府携手合作的,要使这个双年展良性发展下去,不仅要做深雕塑的文章,更要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展览机制。这,更关乎当代展览的“生态”。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28(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