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评论就不要闪烁其词

        作者:吕靖2018-02-12 00:15:5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每天都能看到不同媒体发出的艺评类文章,关于展览、艺术家、事件等等。我们的视线被各种语言风格的词汇和句式塞满,当大家奋力揣摩批评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者还在怀疑艺评人的措辞是否过于生冷或抽象的时候,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根本甚至极其原始的问题:艺评人在日趋复杂的艺术圈里,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我们面对艺评时的立场与思辨的角度,同时下一个问题与之相辅相成: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希望艺评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通过阅读艺评人的文字,我们渴望获取更明确清楚的信息;通过这样的信息,我们能与眼前的艺术建立关联,这种关联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认知上的,总之它是个人化的。因此,我们在阅读艺评时,会思考这里的文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但自从艺术批评与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值开始了某种微妙关系以后,我们就越来越难在文字中读到一个艺评人直接明确的个人观点。文字里再也没有爱憎喜恶的表达,它们缺少了某种情感,而这种情感,我相信在面对每一个作品时,艺评人作为一个个体是能清楚感知到的——哪怕是“麻木”,它也是面对作品时情绪感受的一种。现实中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大篇幅的客观的描述分析串联对比配上最后一段措辞完美而抽象的总结。

        随着艺术机制和系统的发展,艺术批评开始对艺术市场产生影响,此时的艺评人如同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告诉我们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艺术继续往下发展的方向。而再往后,艺评与市场开始相互牵制了,艺评与周遭的资源人际利益有了暧昧或冲突了,艺评人有了他们的“赞助人”,于是尖锐的声音与态度开始减弱,以至于到今天似乎已经消失了。很多时候,我们读到的批评只是艺评人在告诉我们:“我在场,我看了展,我跟艺术家进行了深入对话,我将艺术家的作品与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了关联。”在今天,要达到增加阅读量、提升影响力、掌握话语权这一类目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则是,维持一个完整与顺畅的关系网,能更好地稳固与“赞助人”的关系以便有更稳定的收入或能早于他人拿到最独家的内容。因此,我们现在读到的多是缺乏批评态度的批评。

        我们谈论当代艺术时,谈论到个体性的重要,但面对艺术批评时,我们却越来越忽略了个体感受在批评中的表达与传递。作为一位专业的艺评人,你的观点是什么?我们从你的文字中了解到你掌握丰富的专业词汇量、你熟知繁复的若干门类知识体系(其中包括艺术史)、你深入梳理了艺术家艺术实践的前世今生。然后,让我们抛开所有客观的说明与描述,你能否直接告诉我:看到作品或展览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喜欢还是失望?展览是好还是糟糕?你觉得艺术家值得你花时间去分析研究或撰写吗?还是你会用文字带我们去辨识国王的新衣?

        作一个简单的类比:当我们面对和认知一个人时,喜欢他,厌恶他,或无感到忽略他,这都是最真切最直观的个人感受,然后我们可以结合情感与现实说出若干喜欢或厌恶的理由。很多时候,为了让空气愉悦和谐,我们已经丧失了“爱憎分明”的能力。但当面对艺术时,一位艺评人就应强烈,就应清楚明确自身的态度和观点,然后将他“爱憎分明”的主观感受以其知识结构、专业经验和价值观为基础进行说明与阐释,而那些没能触动他的作品对于他几乎是不重要的。然而,就在鼓励自由表达鼓励个人主义的艺术世界里,就在艺术市场表面的喧嚣繁荣中,我们的艺评人变得如此含糊其辞丧失态度,好像只拥有依据艺术史、依据艺术理论写说明书的能力。

        作为一个尊重、热爱并相信艺术的人,我渴望真诚地与你交换感受与想法,我在认真看完展览也认真阅读完墙上的前言、主题阐述、作品标签之后,我还想阅读你的文字,不是因为我要从你那里学习艺术理论,而是因为我想知道“你”作为专业艺评人的主观态度和个人观点,我或其他任何人仍然可能指出你的错误、反驳你或质疑你,但我迫切需要你的声音、你的判断,而不是看你眼神闪烁、含蓄一笑的同时还要想办法读完你已经失去感知和生命力的艺术批评。

        和睦恬静的环境依然不会削弱艺术圈的精彩,一位艺评人的模棱两可也不会破坏个体的观看体验。当我们的艺术批评已经不痛不痒时,我们还需要读它吗?就如同主菜变成了配菜,可有可无,不如给胃省点空间,吃份甜点,听听艺术圈的八卦。但长久下去,我们会在虚空的批评与苍白的解读中丢掉对艺术的敏感、期待和信念。

        (作者为策展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28(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9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