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艺术视角的切换

        作者:李亦奕2018-03-12 06:09: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与上世纪90年代的女性绘画相比,成长于新世纪的女性艺术家更加自然地“引用”自己的性别,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多元的姿态展开艺术实践。3月3日,由中国女画家协会、炎黄艺术馆共同主办的“视·界——2018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研究展”在京开幕,展出了37位女性艺术家的百余幅油画作品。展览聚焦于“80后”“90后”青年女性艺术家的最新创作,以提名艺术家导师与青年艺术家共同参展的方式,呈现了从绘画媒介出发的当代女性艺术创作的时代面貌。在开幕式以及专题研讨会上,20余位艺术家及学者就女性创作的代际转换、发展趋势、艺术语言及审美趋向展开探讨,现摘选部分观点如下。

        27位“80后”“90后”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难以归约和简化的多元化倾向。马佳伟的作品《她》系列由数十幅参加“长征”的女性面部肖像构成。这些面孔模糊不清,如同岩石的质地,粗糙、厚重又若隐若现。李婷婷的《无意介入》系列以一种虚薄的空间的叠加方式引用了传统视觉艺术中的女性形象。韩维娜的《氤氲江南》等作品呈现的也是室内空间,有意模糊画面的主体或者人物的部分,艺术家似乎难以定义空间中发生的一切究竟是何意义,而是依赖一种感觉的方式去重现自我。叶惠玲的《幻想》《梦·游》等作品也呈现出某种模糊性。

        展览提示出关于女性艺术的两个面向:一是女性“话语”本体性之维,即艺术家用个人的话语所构建的世界;二是女性“话语”的历史主义视域,持续地反映出女性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果女性的绘画是一种表演性别的实践,那么主体(身体)的重建则在这些作品中获得了更为自由的呈现。

        ——李笑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博士)

        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在题材、形式和语言层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与社会批判和意识形态也有些许的关联,但总体而言,“个体与时代的互为表征关系”是它们唯一的共同特征。一方面,艺术家的内心感觉、自我意识及其差异性个体的经历和体验成为了她们各自探索艺术表达与创作的直接来源,这势必造就了直观的个体性;但另一方面,更深层的意义上,她们的作品对这个社会和时代的隐喻从未如此密集,虽然是以一种隐而不显的非社会学的方式。

        诚然,作为一个女性艺术研究展,我们不能完全撕开这些标记特定身份的标签,完全从另外的角度和层面予以审视和对待,但如果完全沉迷于这种标签化的身份限定,则会陷入二元对立和本质主义的陷阱。显然,“视·界”这个标题具有多重意义,其中一种用意可能指向的正是对于这种身份限定范式的突破,避免人们陷入男女对立且有别的思维定式和尴尬局面中。

        ——朱橙(青年艺术批评家、中央美院艺术设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相较而言,通常女性艺术家的创作都是更为关注自我的,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叙事都是围绕着“我”而展开、都带有很强的自画像式的观看视角,在此次“视·界”展中也能看到这一倾向,这是非常自然,也是日常化的绘画体验。因此,她们在这个阶段创作中,暂未形成自我性别身份的“自觉意识”。那么,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是否应该在作品中表现出这种性别的“抗争”意识,并不是一个容易准确回应的问题。但显然在此次展览作品中,她们在创作时并没有预设性别观看的差异性。亦因此,她们在绘画中描绘和表现的世界,是一个“非他者”的世界,是一个依赖审美想象力构设的自由的世界。

        当然,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有直觉的表现力,这是传统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种工作方式面临的危险:过于专注绘画使自己陷入风格化的困境,也使自己无法逾越由语言风格确立的理论范式,最终使绘画的行为落入闭合的思想空间中。所以,在艺术创作中还是要不断反思自身的理论结构、习惯性的工作方式和表达,寻求开放的、更具有问题意识的切入点。

        ——魏祥奇(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美术学博士)

        可能需要以一个悖论性的方式阅读这个展览。一方面,这是一个女性艺术家的群展、研究展,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忘记她们的女性身份,而更加需要注意她们的问题、观念和方式,哪些范式从一个艺术史的中场周期来看,可能更为有效。就我个人而言,我的观察重点一直有几条线索:一是传统的当代性转化,无论是议题还是方法;二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艺术创作的文化本体论;三是语言的厚度、绘画的气质。

        卡迪·诺兰、草间弥生、马琳·杜马斯、翠西·艾敏、路易斯·布尔乔亚这些全球知名的当代女性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实践不仅代表了女性艺术的崛起,更是当代艺术领域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最新成就的一部分。而这些成就的背后,则是西方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

        ——谢晓冬(策展人、在艺APP创始人)

        参展的青年女画家基本都处于“在美术学院和艺术世界之间”的状态,一方面她们完成了专业化的学习;另一方面当她们离开校园或告别学生身份转换为新一代的学院青年教师进而也转入个人的创作和探索阶段,也即在“学院系统”之外面临一个“艺术世界”的现场问题。在这个“艺术界”的现场,她们需要重新面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而更为直接的是,她们需要以别人不可替代的方式去独立地在艺术问题上完成自己的探索。在创作之后和进程中,也必然需要面对专业策展并由此进入学术和批评的通道。这是一个在“学院系统”和“艺术世界”之间的一批年轻艺术家的定位问题。在这个定位中,一个明确的学术问题显现出来,需要每一位画家去各自思考和再实践,即如果说这批年轻的艺术家正处于语言的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那“语言形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如何确立属于自己艺术上的“独立语言”?这里的语言是一个关于绘画的大写的语言层面的概念,它是绘画的关键。

        ——王萌(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24(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