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造 智能也无妨

        作者:梁腾2018-04-16 00:00: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 离线杭州 VR作品 2017年 谢舒静 图片来源:Open Media Lab

          (2/2) 万物生(数码打印) 2017年 王伯驹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如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新科技。同样的,在这个技术革新的时代,大量的新型媒介、数字与互联网技术,也为艺术探索带来了丰富的新形式和新角度,随着技术藩篱的不断突破,新媒体艺术的边界和形式也在不断拓展。虚拟的、多维的、交互的、沉浸的,日益芜杂的新媒体艺术语言接踵而至。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在艺术的运用上,也从表层借用逐渐走向深入,相关的展览层出不穷。如2015年谷歌实施的“Deep Dream”计划,让机器展示了对艺术的诠释;2017年,“.zip未来的狂想”在今日美术馆呈现未来美术馆的蓝图,在北京宋庄宽的空间展出的“见未来——王伯驹人工智能绘画作品展”,则展示了计算机自主创作作品;再有,今年苏富比收购了人工智能研发机构Thread Genius,建立了图像辨识及推荐技术,可以为藏家推荐合适的艺术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的“i墨书法体验台”为书写提升表达空间等等。

        一时间,新的科技为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成为可以无限想象的事情,然而在不断拓展的同时,新科技艺术的定义范畴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还不明晰,艺术的本质是否会因新颖华丽的外表而被掩盖?科技之于艺术会不会本末倒置?甚至科技对于艺术会不会成为一把双刃剑?诸如此类的问题也让人有所担心。

        VR改变 

        从空间到世界观

        在艺术领域,VR技术已在方方面面渗透并发挥作用。虚拟美术馆便是VR技术应用的一项显著成果,观众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在虚拟展览馆自由移动,并随意观察每幅大师作品。甚至在一些虚拟展厅中,用三维建模技术重建的画作中的场景,能让观看者如同走进画中。

        除了深入体验艺术作品,VR技术同样可以去创造艺术作品。日前,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中的“心印宇宙”板块,便是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的VR空间,艺术家们在VR所构建的大千世界中,表达广泛的世界议题。青年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马楠介绍:“当前开放媒体系的训练与研发重点突出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利用展出的作品对这些议题进行大胆推理和细腻刻画,能更好地展现中国新生代艺术家对未来、自我、当下的超越性甚至反讽性思考,也展现了VR作为创想世界观工具的巨大潜力。”

        “‘虚拟现实’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旧词、旧概念,它与真实的关系是模仿、学习、增强、抗衡,我们不想再沿用,但也绝不能仅视VR为一个‘全景观看器’。”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说,“我们从持续的VR创作和反思中,逐渐看清了VR的本质。VR并不是‘虚拟现实’,它本身并无‘仿真’或‘模拟’的责任与追求,而是让我们狂想出、创造出一个世界和‘世界观’的系统平台。”

        创新传统  

        新科技拓宽表达空间

        艺术与科技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是逻辑思维,所使用的人脑结构都不相同。但众所周知,科学家需要艺术思维,需要想象力,而艺术家也同样需要逻辑。艺术家与科学家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会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的指向,无非是使人类生活更美好,这一点是一致的。而科学的进步,对艺术的发展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并且带来新的可能性。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文化科技方向研究人员王海军起先从事中国书法的教学、创作与研究,如今他也进入到了“人工智能+书法”“人工智能+文化”的研究领域。王海军认为,人工智能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表面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没有直接的关联,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相互排斥、难以融合的。因为传统艺术不管在美学观念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以‘古典’为特色,与‘现代’往往格格不入。但事实上,现代科技正在以超乎人们想象的发展速度对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传播方式和表现方式等方面施加影响,即便是打着传统文化标签的中国书法也不能例外。”王海军说。

        诚然,新科技艺术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形式,它大大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同时也对艺术创造者的综合素养、技术水平提出了挑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数字内容技术与服务研究中心副教授黄卫星与团队技术科研人员共同开发了汉字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智慧化系统,她说:“从保护传统艺术而言,新科技艺术似乎是‘洪水猛兽’,但从创新和发展传统艺术而言,新科技艺术是带着新基因的‘进化物种’,它们对艺术教育与艺术传播来说,影响更为直接。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智能化书法体验设备‘i墨书法体验台’就是一个例子,它的问世,为书法教育、普及、休闲甚至养生等功能的实现带来极大便利,同时还实现了功能的拓展,将大大提升传统书法的表达空间。”

        人工智能 

        从人文角度再出发

        “过去60年人工智能经历了两次潮起潮落,前10年是AI解决行业问题,比如医疗、教育、信贷和金融风控等,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迅速提升效率和准确率;而后10年,机器智能将全面升级消费产品和用户生活场景。”物灵科技CEO、联合创始人顾嘉唯一直在人机交互的领域进行研究,他介绍,“目前人机交互的新模态是人工智能行业都在追求的一个方向,但是如何真正地实现对人机之间使用与被使用关系的颠覆,与其说是技术上的突破和革新,更多还是要在人文的角度出发,以技术来修正机器人的交流和表达,窥探人的思想,满足人的需求。”

        “当然,这种改变为艺术带来的影响,也可能不完全是积极的。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交互的平等性也会将艺术进一步拉下神坛,大众由原来的聚精会神与艺术作品进行面对面交流,发展到欣赏艺术作品时心神涣散的消遣享受。”顾嘉唯说。

        但不得不承认,有的艺术家开始有些担忧:曾经计算机并不能像人类一样自主创作,而只是按照预定程式运行,不过现在事情发生了改变,计算机技术变得更为强大。在“见未来——王伯驹人工智能绘画作品展”上,18岁高中生王伯驹编写的“六五人工智能绘图软件”完成的系列作品受到关注,他坦言:“我所从事的领域是通过模糊处理与多个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生成,让一些图像能够更好地展现科技创作的魅力,我们联手大量艺术家对计算机进行训练,计算机开始自主尝试独立去画画。当然它也具有局限性,但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让创作者在一定基础上更加便捷地进行思维型的创作,避免了一些重复性的体力劳作,让创作者的价值最大化得到提升。而我们的目的也是通过全新的研究,更好地促进整体艺术创作便捷和精准化,让科技化的艺术能够辅佐人类在创作中展现不同的价值。”

        如果说网络时代,艺术传播可以借由科技,轻易地将任何艺术的机械复制品由网络传入千家万户,很大程度上缩小了艺术作品与大众的距离,那么随着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会将我们从电脑鼠标键盘和手机平板触摸屏上解放出来,设备和机器与人的交互从不平等的单向被动模式转变为逐渐平等的双向主动模式,艺术的生产与传播模式也会随之改变。顾嘉唯坚信:“将科技融入艺术是为了解决创作、传播等方面的各种问题,是为了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相反。”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6(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