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爱国情怀——司徒乔、司徒杰捐赠作品展举行

        作者:陈思静2018-04-26 08:40:40 来源:中国艺术报

          (1/2)宋庆龄像 1952年 司徒乔

          (2/2)白求恩全身像 1956年 司徒杰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有两个鲜明揭示时代主题的关键词:“救亡”与“爱国” 。司徒乔与司徒杰就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百年里,这对兄弟的人生履历与艺术创作紧扣时代主题,为中国二十世纪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4月18日至5月1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司徒乔、司徒杰捐赠作品展” ,透过司徒乔和司徒杰的80件精品力作,向人们展现了两位艺术家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执着的艺术追求。

        司徒乔的艺术创作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受大环境影响,其作品常常反映“救亡”主题,他以带有时代气息的个性化视觉语言勾勒出战乱下的社会现实。从1940年抗战主题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到1946年战后灾情主题国画作品《义民图》 ,真实反映了司徒乔正义的信念和为生民立命的追求。鲁迅先生曾评价他:“这抱着明丽之心的作者,怎样为人和天然的苦斗的古战场所惊,而自己也参加了战斗。 ”

        “这个展览在我们家属近年来先后与六个不同的博物馆、美术馆合作推动的司徒乔展览中,规模并不算大,但分量沉甸甸的,第一次以灾情画主打。 ”司徒乔的女儿司徒双表示。展览通过51件馆藏作品,以“国殇纪行”和“东方曙光”两个单元,呈现出司徒乔笔下二十世纪上半叶苦难的旧中国和曙光初现的新社会。

        “司徒乔先生的这批作品中,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就是以《义民图》为代表的赈灾系列。 ”广州艺术博物院副研究员陈志云介绍,1945年,司徒乔应国民党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的邀请,去了粤、桂、湘、鄂、豫五个省进行战后灾情调查,据此创作了《义民图》 。画家刚劲、犀利的竹笔素描与妻子细腻委婉而深情的文笔交相呼应,直接传达出的是灾难与痛苦,更深层的是要唤起人民的觉悟,号召大家“从灾难中像巨人一样崛起” 。

        司徒杰的艺术创作则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其作品主要围绕“爱国”主题。司徒杰的女儿司徒蒙说:“我父亲出生的年代正是军阀混战的时代,少年时期他受哥哥司徒乔的影响开始学习雕塑,由此开始了他作为雕塑家的一生。 ”司徒杰早年师从德籍雕塑家卡尔·杜迪希,后跟随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家王临乙先生、曾竹韶先生学习,全面掌握肖像塑造法和纪念碑建造法。他以传统艺术为基点,深入研究民间雕塑,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中西雕塑技法与理念,完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创作。

        展览通过司徒杰的29件雕塑,以“以碑立传”和“融贯东西”两个单元,反映出司徒杰独特的雕塑创作经历,展现其秉持的“结合中西,以民族为本”的现代民族雕塑发展理念,呈现独具匠心的个性化探索和实践。

        从1956年雕塑作品《白求恩全身像》到1983年浮雕作品《中国铁路工人在加拿大》 ,再到1996年创作的《孙中山像》 ,司徒杰的作品满怀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司徒蒙回忆父亲:“为人低调,不求名利。在白求恩像落成后,他谢绝了有关部门所给的7000多元报酬,理由是‘白求恩同志为中国人民献出了生命,我做的这点不算什么’ 。几十年后,他独自在加拿大的地下室创作《中国铁路工人在加拿大》的时候,没有人投资,所有的材料都是自己去买,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快完成这座浮雕,以纪念中国工人为建设太平洋铁路所作的贡献。 ”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是展现艺术家勇立时代潮头、为国为民鼓与呼的家国情怀,感念他们所忧虑的人民疾苦和国家兴亡,激励社会公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1(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