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伟大时代的视觉史诗——记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

        作者:施晓琴2018-09-23 08:16: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伫足回望,中国美术一路走来取得了巨大成就,留下了丰富的经典美术作品和理论研究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文艺发展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美术界更加明确了前进方向,也认识到当前在思想认识和艺术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美术理论建设方面,由于长期受到西方理论成果影响,缺乏立足中国经验与文化特色的话语体系与评价标准。当前,这一现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美术家、理论家的关注。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协、山东省文联主办的“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论坛聚集了国内资深美术理论家、评论家、艺术家,他们围绕“美术思潮与学术方位”“美术创作”“美术理论”“山东美术”4个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观察中国美术发展现状及在全球文化语境下的定位,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之道,是此次论坛交流探讨的重点。

        深化文化主体意识

        争取中国美术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发展,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激荡。然而,在新时代,中国美术在国际上如何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争取更多话语权成为一个发展痛点。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论坛上指出,我们应当认清中国当代美术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境遇与责任,并尽快构建中国当代美术的主体地位。他认为,深化跨文化境域中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建设,首先要着力建构视觉文化东方学。“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东方主体,我们是研究主体,而不是研究对象。文化自信是这种主体的重要支撑,核心价值观是这种主体的骨血肉身;二是人文之学,要有上下五千年的东方整体的文明之学。”

        在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看来,目前中国当代美术的话语意识还不够充分、力量还不够强大,原因在于没有强壮的话语主体作为根本内核。他认为,只有把握正确的价值判断,才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根本。“价值判断关乎话语主体的建构,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话语主体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流。而今天我们特别要从两个角度来加强正确的价值判断,一是需要看到中国有一个巨大的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的现场,二是需要建立在历史性视野的基础上,增强我们在话语建构上的主动意识。”

        的确,当下谈世界美术往往更多是指西方美术,中国美术乃至东方美术在国际上始终没有建立起平等的话语权。正如中国美术报社总编辑张晓凌所言,近年来中国美术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总体而言仍没对西方艺术产生实际影响。“我们在国外举办的展览,可能开幕式、研讨会都办得很隆重,但最终落实到文化走出去的层面和内涵上,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借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如今中国美术将开始新的征程。”张晓凌说。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美术何为?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讲述了马友友组建丝绸之路乐团的事迹,给人以启示。他介绍,这一项目吸纳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艺术家的参与,被《波士顿环球报》誉为“无界的流动音乐实验室”。他们以各自的民族乐器在共同的主题下创作,演出遍布世界各地,并于2017年获得格莱美音乐奖。据了解,该项目缘起于个人灵感和文化碰撞,实践方法是自我供给的文化生态,可以说是社会科学与艺术实践的一次大胆尝试。“中国美术要真正走出去,不仅应该加强主体意识,同时也要在资源共享、文化重构等方面做一些事情。”李豫闽说。

        建构理论体系

        打造自己的思想库

        “在北京大学一场后现代主义研讨会上,来自哲学、文学方面的中国专家高谈阔论西方后现代主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对‘后现代’的阐释是最权威的。这时进来一个人说自己刚从‘总部’回来,‘总部’在哪儿呢?法国。全场立刻鸦雀无声。这就是我们美术批评的‘工具箱’。我们的批评话语太可怜、太单薄,一直从西方工具箱里借工具,而没有生产本土的批评语言。”张晓凌的一席话引起在场很多专家的共鸣,继而引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美术世界话语权首先需要构建自身独特理论体系”的热烈探讨。

        美术批评一直是中国美术最重要的一面镜子。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美术新批评观产生、不同批评观争论的时段。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孔新苗认为,要开启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探索之路,首先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和现代化意识。他说:“中国艺术依靠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本土现代化建设的自主选择,走自己的现代之路,开启一个新的跨文化交流的价值观。我们要用自己的美术语言体系对艺术进行理解与表达。例如中国传统画论的品评语言‘神、妙、能’等,尽管是一个传统范式,但在今天我们可以创造性转化。”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教授林木直言:“我们现在已经不太能够用‘中国话’来发言了,在美术研究、美术批评领域中,尤其对很多青年学者来说,好像其文章中不出现诸如丹托、格林伯格等西方名字和理论就是落伍,但是,他们是否想过不能用中国自己的术语来表达才是真的落伍。”在林木看来,中国美术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必须站在对中华民族美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谈如何建构中国美术体系,而目前来看,我们对一些诸如民族美术的本质与体系等课题的研究还差得较远。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教授黄河清从本土文化出发,认为“中和雅正”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他表示:“‘雅’这个概念在今天一定要被重新拾起,这才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概念。我们的美术实践者和研究者要实现文化自信,就必须要回到中国自己的价值观中去。”

        主题创作应“自下而上”

        放飞想象力

        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界陆续推出了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家园”美术创作项目等一系列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当代视觉史诗已成为今天中国美术家的历史重任。主题性美术创作也再次从艺术史中被唤醒,有关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实践与当代价值也成为美术界关注的重要命题,在此次论坛上同样引发诸多探讨。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认为,当下中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存在“想象力缺失”这一显著问题。“文艺的原创力和想象力是艺术家创新的标志,也体现了民族的艺术创造精神和整体活力。这些年来我们的作品、对外展览不可谓不多,我们有的是技术上的能工巧匠,但充分体现艺术家充满想象力,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作品不够多。”冯远说,艺术创新表现在方方面面,可以是形式上突破,也可以是内容出新。此外,更深层的创新在于艺术作品内涵与质量的提升。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也提出,当前丝路文化主题性美术创作遇到三种困境:创作风格与图式的“套路化”“模板化”;创作题材的“标签化”与主题内容的“扎堆”现象;作品艺术风格混融、迁就乃至无所适从的现象。

        除此以外,与会专家还表示,美术界近年在重大主题和现实题材创作上呈现出新的热潮,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推动,真正自下而上把“要我画”变成“我要画”的自觉性还不够。另外,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要求,从高原走向高峰等方面,中国美术创作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都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痛点并亟待解决。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因此呼吁:“世界已经进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美术家是不是要带着国家和民族课题的使命感进入这个新时代?”专家们建议,美术家除了应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外,还要以老一辈艺术家及其传世之作作为榜样和精神食粮,从中汲取养分融入当下的美术创作中。

        据了解,“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将每年举办一届,明年在江苏举办。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表示,美术理论评论既是美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美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美术理论评论与美术创作犹如鸟之双翼,相辅相成、协调共振,美术事业才有可能健康有力地向更高远的未来飞翔。希望借助首届论坛的举办,能有效引导美术理论界进行基于中国当代自身发展现状的理论问题研究,更好地提升美术评论的质量,真正发挥美术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功能。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580(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5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