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图式中的漆语挑战——尹呈忠的漆艺术

        作者:尚辉2021-10-18 08:09:13 来源:网络

        静静的鄱阳湖 66x100cm 合成漆、综合材料 1984年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漆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发展以来,漆画大跨步地脱离其工艺性与装饰性,而向着当代绘画方向拓展。一方面,漆画摆脱装饰性,在表现当代社会生活与艺术家的个性追求上显现出一种独立性,漆画与当代社会生活表现的拉近,无疑是漆画变革的内在驱动力,只有不断增强现实的表现欲,才能刺激漆画不断增生新的表现力;另一方面,漆画从漆器工艺中蜕变而出,制作工艺逐步让位于具有绘画性的表现语言,漆材质从原有的传统范围无限扩大,这种新材质与新技艺使现代漆画能够有效地借鉴油画、水墨、版画等经典的绘画艺术语言,使漆画表现力真正获得丰富和发展。

        但近些年漆画也出现了令人堪忧的现象,这就是从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向,为增强漆画油画般的色彩感或丰富的色相变化,而不断在画面上堆砌金箔银粉、螺钿蛋壳;追求漆料填涂的起皱与磨变等肌理效果也使制作的工序更加复杂,画面因而显得更加繁复密实,新的工艺性代替了传统工艺,却使漆画创作流于新工艺制作性的追求,漆画的绘画性反而减少。在人物表现上,从照片抠出的图像使漆画缺乏对绘画造型的理解;工笔画那样细微的色彩过度,也使漆画追求本不属于其自身的艺术语言特征的形象表达,反而丧失了对漆画这种由漆主导的绘画艺术语言特质的探索。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活跃于漆画界的尹呈忠,他对漆画创作的走向异常敏感与警醒,他自己的漆画创作实践正好与这种漆画流风相反,他不是越来越追求漆材使用的丰富性,而是以大漆为归属,在简约的形构之中体现漆本体的文化意蕴、探索中国式抽象结构中蕴藏的深厚的漆韵品质。

        作为与 20 世纪 80 年代漆画的独立历程共同成长的画家,尹呈忠成名于 1984 年,他的《静静的鄱阳湖》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获得优秀作品奖,此后便一发不可收。1986 年,他的漆画《幽篁》《相觑》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漆画作品展”,《幽篁》获此展优秀作品奖。此作改变了传统漆器在形物上绘画的工艺性,而借鉴了工笔花鸟画的渲染效果,并在竹子有节制的色相变化中做文章,通过色相渐变形成幽深的远近关系,也使画面具有纵向线条的节奏变化。这幅作品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使漆画不再是僵死的制作工艺,而赋予了漆画以绘画性的丰富层次以及画面整体的诗意。尹呈忠这一阶段创作的《百合》《相觑》其实都体现了他对工笔花鸟画艺术语言的借鉴,清幽的色调改变了漆画黑亮的一般范式,《相觑》中粗而圆润的大葱花茎、《百合》中相互叠合交错的枝叶,都试图以色漆来替代工艺制作。应当说,尹呈忠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创作和当时兴起的漆画独立运动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是漆画从工艺到绘画的实验,对他而言,就是借工笔画语言来突破漆画的工艺模式。

        和其他从漆艺转向漆画的画家不同,尹呈忠难以释怀的是绘画情结。他是恢复高考后最早考进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那批画家,而且是油画系专业出身,对色彩与造型的敏感性和把控能力可能要优于一般漆画家,在他初入漆画界时创作的《锤炼》和《赤裸的土地》等作品中,都不难看出他试图堆厚漆画的色彩,并体现色调的统一性等油画特征。油画色调的统一性或许影响了他此后的漆画创作,他甚至深受当时乡土写实绘画的影响,追求一种土色和浑朴的绘画品质。实际上,从事漆画探索的尹呈忠并未离开油画创作,他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创作的《三头牛犊》《女骑手系列》和《回眸》等作品,都体现了乡土写实在后期发展出来的一种静穆深长的哲思。而尹呈忠此时期的漆画也同样体现了这种绘画追求——从《敦煌印象》开始,他逐渐将漆画主题转移到对祖国河西走廊那片荒芜的文明遗迹的考察与描写上,《流年系列》《生成系列》和《熵系列》等作品抒发的是怀古之幽思,体现的是西北风物那种粗犷浑朴的美学品格,这显然是八九十年代,他对中国画坛上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一种回应。

        应当说,尹呈忠和当时漆画界追求的贴箔填彩、繁复艳丽的装饰意趣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些画面里,他从乡土油画中吸取的土色系获得了材质运用上的进一步拓展。这些不断出现的残垣断壁、沙漠孤城,均以土色为色相、以砂岩为质地,都和尹呈忠喜爱使用的以砂粒、木屑为漆画基本固体塑形物的材料有关。或者说,他在其时新兴的漆画材料实验中,不是以华贵色料展现的异幻磨变为取材标准,而是以粗砺、质朴和醇厚为原则,其使用的木屑经过色料浸染、固化、粉碎之后,在漆画表层经反复推磨而形成的悬浮形态,尤其体现了西部文明遗迹那种特有的砂岩风化特征,也增添了漆画罕有的古朴厚拙的漆韵。他对北地风物的怀古意识绵长而久远,几乎贯穿了 20 世纪 90 年代至新世纪之初的漆画创作,与其时日益趋向错彩镂金、华丽缤纷的漆画创作相比,他的这些漆画始终以古朴深厚见长,浅色的漆底、温润的光泽、简朴的画面,都使他的漆画与时代审美流风相左,显现出一种特立独行的稳定性。

        或许,是绘画性这一艺术生命的内核始终调控着他漆画创作的方向,而不致滑落到细腻的具象描摹或繁琐的工艺制作的陷阱,他不仅绝去当下漆画艳丽繁复的时尚流风,甚至完全以抽象表现来挑战漆画材质的内蕴。他在 2000 年以后创作的《物语系列》《漆殇系列》和《梦不周》等,已经呈现出他对漆料、麻布、瓦灰这些漆画辅物的重视,像当代艺术把现成品作为作品那样,尹呈忠在这些漆画里探索的是作为漆画辅料的那些元素如何能够成为作品本身。正是在此基础上,尹呈忠将他的漆画创作引向了意象、抽象与表现,让这些单纯的线与块来承载漆画辅料自然散发的文明信息。他从中国书法中获取抽象与意象的灵感,赋予西方抽象艺术那种强悍刚硬的冷抽象结构以温暖和煦的中国文化意象。草书的结体、法书的用笔、线条的疾徐等,都通过他的刮刀在瓦灰堆叠的漆层中纵横涂写,并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情绪上的释放。浸润了大漆的瓦灰几乎成为尹呈忠漆画艺术的个性符号,瓦灰的素朴正像中国画的水墨,在墨色之内深蕴玄奥的禅意,在朴实之中掩藏世间的万象。

        象简而意丰,形朴而质实。尹呈忠力图将现代抽象水墨融入大漆涂写的现代漆画探索之中,赋予漆画以东方现代艺术的审美品格。显然,尹呈忠试图通过中国哲学来增添当代漆画的文化底蕴,而不是停留于视觉冲击或过分精致的制作工艺,他为中国当代漆画的发展打开了另一个尚未被当下众多漆画家意识到的审美领域。的确,漆画在获得画种的独立身份后,虽拉近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强了漆画的艺术表现力,但这种发展如果只停留于一种工艺加描写的路径,必然会导致漆画审美内核的萎缩。漆画发展有待艺术史的检验和评判,有待从装饰趣味和技艺炫耀的沉迷中觉醒过来,向着返朴归真的大艺术跋涉。


        尚辉 /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博士生导师

        2020 年 11 月 24 日于北京 22 院街艺术区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10(s)   65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5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