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涛:笔墨当随时代

      分享到:
      作者:尹政梁2012-07-17 12:04:58
        初冬时节,油画家岳海涛老师的工作室里,多幅油画作品或悬挂于墙壁上或置放在画架中,宽敞的屋宇之内除了这些油画作品,便是满书架的关于艺术创作方面的画册书籍。工作室位于泉城南郊的一个僻静之处。一年之中,除却必要的工作之外,岳老师都要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室中。由此,一幅幅作品在这里诞生。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这所闻名齐鲁的综合大学里,岳海涛在此已工作了二十多年,谈到自己的艺术之路,温文尔雅的岳老师回忆起来仍感叹不已。

        上个世纪60年代,念小学时期的岳海涛就已表现出良好的艺术天赋,班级里有同学在画宣传画,当时年仅七岁的他信手拿起一支粉笔便开始在黑板上画了起来。14岁时,岳海涛开始学习素描,绘画或许是源自一个少年内心深处对艺术的热爱。在岳老师的回忆中,少年时代的他为了学习绘画经常逃学。有时,学校老师一周内都难以觅到他的影子。崇尚自由是一个艺术家骨子里的天性,更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要求。

        在那段时间里,少年时代的岳海涛已经开始临摹绘画大师伯利曼的作品,默写大师的代表作,以此来训练自己的造型能力。

        1977年,高中毕业的岳海涛下乡成为一名知青,直到1980年考入山师,整整三年间,他是在济南城郊的一座村庄里度过的,他们那一代青年也成为中国最后一批下乡知青。

        对于一个有着艺术追求的青年来说,三年是漫长的,漫长的等待与积累,艰苦的磨砺,这于矢志一生投入艺术追求的他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三年也是短暂的,厚积薄发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吧。

        1980年,三年的等待之后,岳海涛顺理成章地考入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他开始了艺术教学生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理想主义者最为辉煌的岁月,艺术诗歌文学在这期间犹如万花筒般在整个社会空间绽放,这期间投入艺术教育工作的岳海涛,其绘画技艺日臻成熟。这也为他90年代成功考入中央美院高级研修班和此后系统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央美院,中国最顶尖的艺术学府。中央美院高级研修班更是被称为中国油画大家的摇篮。岳海涛在高研班学习的两年间,其艺术视野和创作灵感得到全新的提升。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他的戏剧人物创作全面开启,一系列戏剧人物画像在其后的几年间不断得以创作诞生。对于一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艺术家来说,岳海涛将戏剧人物作品视为用西方油画技法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在这些形态各异的戏剧元素中,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严谨的构图,重新来诠释凝结在戏剧人物身上的文化内涵。这些景别不一的戏剧油画,使观者在与每幅作品的凝视中完成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这些静止的戏剧油画,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中那些灵动于舞台之上的戏剧人物形成了时空上的对比。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安静地凝视、思考或许要比往返于各种热闹繁华的场所更加贴近于人的内心。在岳海涛这一系列戏剧油画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前期作品的写实性与后期作品的当代性凸显出画家本人在创作过程中艺术风格的转变,或者说表现手法的选择上出现了多样性,对于岳海涛来说,艺术创作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创新与突破的过程,这种突破与创新是一个艺术家本身自觉地选择。

        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岳海涛在其戏剧油画的创作中便印证了这一点。然而,对于一个有着广阔文化视野的艺术视野的艺术家来说,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其目光必然也会关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在岳海涛近期的艺术创作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成为其表达的艺术主题。用他的话说: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艺术创作者来说是无比宝贵的。中国在全面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中必然会出现碰撞,从而达致交流,中国公众的文化心理与认知世界的眼光也会有全新的变化……,岳海涛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语境下,全新来展开他的艺术创作。
      Processed in 3.932(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3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