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盎然即创新——记著名画家于源春 作者:王学敏

        作者:核实中..2010-08-14 10:40:26 来源:网络

        今年春天,于源春先生从北京回到了省城济南。两年前,他投身到人才济济的北京城,一试身手便大获成功:他的画以创新的手法给画坛吹进一股强劲的新风,许多收藏家和书画爱好者不惜以重金争相购买。但他觉得齐鲁厚土还是更适合他的艺术创作,更能感动他胸中那颗跳动不息的艺术心灵。他带着一路赢得的赞誉和画笔回来了。
          他的归来,让山东画界熟悉他的人着实吃了一惊:他真的变了,他最擅长的花鸟画令人耳目一新。他跳出了传统中国画某些程式化的束缚,代之是笔力雄健,束放有致,意气肆意,墨色随性,又敷染有度,极富时代气息。他的画有着良好的传统承袭,他少时聪明过人,曾深得其外祖父、著名画家冯凭先生的喜爱,并由冯凭启蒙,授之以绘事画法。大学期间又先后师从于希宁、姚治华、徐北汀、高冠华、娄师白、张彦青、欧阳中石等当代诸名家,在此同时,他还上追秦汉画像的古雅与拙朴,下穷石涛、八大的笔墨格调,浸洇运化,机杼遍尽,还遍览各类传统诗文典籍,出入其间,废寝忘食,形成了坚实的艺术根基。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最近几年,在业余从艺几十年之后,于源春先生终于有了专职创作的时间,这时候,他决心变法,并坚定地放弃了他以前熟悉的笔墨手法,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苦的创新之路。他认真审视了唐宋以后中国画创作的理念方法,对惯常的静闲中和、冲淡平衡的画风进行了大胆突破,对传统造型语言的笔墨也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合理扬弃。最终他发现传统中国画在今天缺乏的不是笔力和墨色的功夫,而在于“主观达物”和“呈于心而见于物”的物化问题。物化生硬是造型语言虽精熟但缺乏灵动之气,表现为绘画作品匠气有余,艺品低下;物化不到位,笔意散漫,表现为绘画作品苍白无力,没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于源春先生在创作中大胆追求笔墨以“意气”领之,达到以“气韵求其画,则形在其间”的目的。他下笔狂放,以意气取胜,不计细微处的真实,团墨敷陈,以神韵飞扬为主,不论稚拙与精巧。他根据这一思路创作出了一系列大气淋漓的精彩画作。例如他创作的《茶花凌寒图》,下笔大胆,不拘细节,形、意、气密布尺幅之间,让人感到气象浓郁,笔墨间浸蕴着茫茫苍苍的神韵,同时还能使人从中真切地体会到现实物象被主观虚化,主观情感也已物化为不似之形,整幅画作气势张扬又宛在目前,饱满肆意又似真如幻,物与情、神与气完全溶解浑化在一幅笔墨点线的构造里,激荡着盎然的生气。
          于源春先生从北京回到省城以后,在画界立刻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上门切磋画艺、求画和宴请者很多,但他依然坚持“人贵立格,画贵立品”这句古话,谦虚而率真,无一丝骄矜和傲慢之气,创作愈勤。回山东后,他即被聘任山东省书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艺术设计院院长助理、教授等职。目前,他还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外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国际创意书画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刊》艺术总监、中央党校《名人美术报》艺术总监等职,一级美术师;其个人成就还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书画篆刻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国际书画名家大辞典》等几十部辞典和专辑中;《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书画报》、《中国书法报》、《大众日报》、《中国工商》、《山东工人报》、中央电视台、山东教育卫视台等专题介绍。在国家、省、地级报刊杂志发表《浅谈怎样欣赏中国画》、《谈中国画形神兼备》、《写到梅花未肯休——记著名画家冯凭》等美术文章,出版《于源春画集》、《于源春作品画册》、《四季骏马图》《挂历、台历》、《中国当代十家画集》、作品专辑、电视专题片等。他还多次到北京、东南亚诸国、台湾等地区举办过画展、联展,受到高度好评,作品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展出中获金、银、铜、优秀奖,并被中央党校、全国工商联和省、市领导收藏和以礼品的形式赠送给东南亚、美国等国外商会和友人,为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做出贡献,还被中央党校、军事博物馆、李苦禅、王雪涛、张衡、张仲景等几十家纪念馆、博物馆、艺术团体收藏。

      Processed in 0.277(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