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庄谈画录(五)

        作者:核实中..2009-12-01 14:04:22 来源:网络

        赵庄谈画录(五)


        画家的人品与心态


        公元一千五百八十七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在浙东山阴的一间草房里,一位骨瘦如柴的老人,伤疤斑驳的头上飘着几根白发,身着一件破烂的长衫,青筋凸出的大手握着一枝长颖大狼毫,刚画完一幅墨葡萄,他以行次欹斜的行草在画上题写了一首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他就是明代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徐渭。这位身世飘零,命运多舛的老人,一生没做过官,长期生活在下层百姓身边,目睹了民生苦难,朝廷昏暗,满腔悲愤和不平,溢于笔墨之中。这幅墨葡萄,章发奇绝,笔简墨酣,潇洒奔放,把思想主题和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表现出画家怀才不遇,处境凄凉的心境和一腔愤怨,不屈不服的性格。这位未受一点皇恩的布衣画家,一生坎坷,早年曾参加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战争,曾深刻地理解百姓的困苦,政治的腐败,通过他的文学、戏剧作品无情地鞭打封建社会的昏暗,他的晚年更是穷困潦倒,不得不以卖画糊口。即使这样他也不肯低下他高贵的头颅,他刚直不阿,鄙弃荣华富贵,藐视达官贵人,史载称他“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当他画完《墨葡萄》不久,便怀着不尽的忧患和愤懑离开了人世。
        他的人品画品和创作思想,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
        若与徐谓比起来,马跃华先生的境迂可谓强上百倍,据先生讲,你的画作在北京也能卖上五千元,这可抵的上西北贫困山区一家农户全年的收入了,先生又是河南省美协会员,又是文联的什么角色,有固定工资,可以说衣食无忧,纸笔不缺,完全可以安心作画,潜心探求艺术,又何苦去深圳寻找什么伯乐,演一场街头焚画的闹剧呢?马先生因自已不是中国美协会员而失落,而苦闷,而不满。是不是中国协会员又有什么关系呢?当初黄胄的作品在北京引起轰动时也不是中国美协会员,还有那位写电影《甲午风云》的作家林楠,在《甲午风云》轰动全国时,他也不是中国作家协会员。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创作出经世之作呀!
        先生喜欢画竹,一定知道中国有个叫柳子谷的画家,画竹堪称高手,国内没有谁画竹可以超过他。他的一生多么惨啊,多年竟被剥夺了作画的权利,改革开放后他终于可以拿笔作画了,八十高龄,仍在孜孜不倦地创作,一间斗室,摆上桌子,后面是床,来了客人,他想站起来打招呼,连腿都直不起来,因为桌子与床之间太狭窄了,他就挤在这狭窄的空间里,执著地追求艺术。
        这么一比较,马先生恐怕就气顺了,马先生的作品在深圳能卖多少钱并不重要。既使卖出了高价,也并不标志着就是佳作。马先生是画家,不是商人,当然应当知道画的价格与画的水平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深圳是什么地方,是流水作业生产皮鞋、电子器件的地方,据说现在也可以流水作业生产画了,但能不能生产出真正的艺术品来,只有天知道。不管怎么说,深圳毕竟不是一个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城市。到那儿去寻找书画伯乐,岂不是烧香找错了庙门。
        写到这儿,忽然一拍脑门,诌出一首歪诗来:
        劲节横空万千枝 ,
        出土正迂风雨时,
        不沾金陵胭脂气 ,
        高标雅韵几人知。
        马先生如以为写的尚可,便推开窗户,让清风吹来,荡涤你胸中的郁闷,扫除你心上的阴云,焚香煮茗,提笔画上数竿青竹,把这首歪诗题上。一笑,百虑皆逝,天高地阔哟。







        赵庄匆匆草于长白山中
        2006年10月22日

      Processed in 0.190(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