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庄谈画录(六)-中国画传统理论的一个误区

        作者:核实中..2009-12-01 14:39:41 来源:网络

        中国画传统理论的一个误区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老先生是文坛泰斗,一言九鼎。这十个字看似平平常常,可从他嘴里一说出来,可不得了,足足坑了中国画家一千年。大腕一张嘴,自然就有一帮跟屁虫紧跟。元代的书画评论家汤垕说的更直白:“俗人论画,不知笔法气韵之神妙,但先指形似。形似者,俗子之见也。”
        元代还有位文人画家倪云林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当代大画家齐白石在论及此话题时,说的更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种作画“不求形似”的理论,从苏东坡到齐白石,从古至今,就这样流传下来,有时候还在中国画的理论中占了很强势的地位。很多标榜笔墨游戏,只求神似的画家以此为据,作为信条,随意乱涂几笔则美其名曰:“逸笔草草,”形体不真,则美其名曰:“但求神似”;画的黑乎乎,脏兮兮,则美其名曰:“以写心境”......
        这其实是中国画传统理论的一个误区,这些错误的,似是而非的,玄玄乎乎的理论应当也必须得以彻底纠正。什么叫“似与不似之间,”难道画马,可以既象马又象驴吗?难道画虎,可以既象虎又象狗吗?难道画人,可以既象老头又象少女?这不是胡诌八扯吗!作为画家,画什么应当象什么,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只有在这个象(也就是形似)的基础上才能“以形写神”。(宗炳《画山水序》)
        我们并不反对把画中的形象画的有神,但这个神只能通过画中的形象体现出来,画家的笔墨技巧,笔法运用,构图傅彩,情感表达,完会融汇体现在“形似”之中。如果“形”不似,就必然偏离了画家要表现的主题。更无法显现那些所谓的笔法,气韵,意境。假如苏东坡请画家给他老娘画张像,笔法好,什么游丝描呀,铁线描呀,运用的不赖,眼睛大大的,炯炯有神,鼻子画成鹰勾鼻子,掛在厅堂。全家老少,加上奴婢都过来看,啊呀,画的真有神,画的是谁呀?就是不象苏老先生的娘。你说这时候苏东坡作何感想,他还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吗?写到这儿,我戏作一首打油诗:
        常笑东坡论画痴
        摒弃形似求神似
        老母画象堂上掛
        全家老小无人误
        为何无人误,因为不像。为何不像?因为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得太象,画家岂不就成儿童了吗!

      Processed in 0.186(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