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现场访谈

        作者:核实中..2009-12-04 11:24:01 来源:网络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点击新华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的嘉宾是享誉海内外画坛的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周老,您好,首先我代表新华网友向您做客新华网表示由衷的感谢。 


        [周韶华]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传统中国画发展到今天需要创新出适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新面貌;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到今天需要创造出反映盛世特点的新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美术的创新对盛世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周老。 


        [主持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行程三十万里,先后创作了《梦回仰韶》、《汉唐雄风》、《荆楚狂歌》等至刚大美的优秀作品,在传统水墨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中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在长期的艺术创新实践中,周韶华先生提出了全方位观照、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等创新性美术观点,在艺术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富成果。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这位已经七十八岁高龄仍充满创新激情的著名艺术家周韶华先生就艺术创新与盛世文化建设等话题发表看法,期待从中获得启迪。


        [主持人]创新是艺术家的生命。在周老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知道从20世纪80年代初您的《大河寻源》组画问世以来,您一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根,我们第一个问题想请周老谈谈您艺术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 

        [周韶华]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会有不同的文化存在,宋代的绘画不同于唐代,元代的绘画不同于唐代。很多的大师都把石膏和书法引进了绘画,很多的大师素养非常的高,从理论到实践都解答的非常好。 


        [周韶华]但是现在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很多人也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中国的文化到了社会主义时期,工业文明走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科技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提高也使文化和以前的要求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从文化内涵到艺术表现手段都应该比农耕时代的文化有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样才能创立我们现代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 


        [主持人]您认为创新占了什么样作用呢?


        [周韶华]我认为就要对中国文化整个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要想创新就要解决问题。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文化停留在“不食人间烟火”时期,特别是这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发展,我们的文化形态也应该创立自己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 


        [周韶华]文化形态最大的特色就是应该把时代性、民族性、当代性提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和西方文化有极大的区,才能用我们自己独立的语言和他们对话,无论在形式上、内涵上都应该创新。中国文化现在已经很长时间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时代,文化含金量基本上已经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你的文化形态、文化特制形式是新中国的文化形态。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在您的艺术创作中也运用了大量的现代绘画形式。您认为经过再创造的传统艺术语言如何才能与西方中心主义平等对话?


        [周韶华]从唐代晚期王维就提出了要以水墨画为上,把金碧辉煌的色彩给否定了。确实在一定时期水墨画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不重视造型、不重视现实生活、不重视和广大人群的联系,这个就是当时最大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就要从题材、形式、表现方式做非常大的调整,因为中国画很长时间牺牲了色彩,那么我们就要把这个色彩和中国的水墨很好的进行溶合。


        [周韶华]“色彩革命”和“色彩解放”对西方的油画影响特别的大,那么我就要把中国的水墨和西方的色彩很好的进行溶合,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过去的人们都不认为色彩,认为色彩影响笔墨效果。而且中国山水画基本上是“支字型”的构图,你要面对大自然,在大自然里面去寻找形式。除此之外还要和西方的文化进行溶合,这样的话你的绘画才能增加一定的语言。 

        [周韶华]其次,中国画的线条和西方的块面结合起来,在控制画面的时候块面的作用非常的大。西方大块面的东西非常的严谨,特别有气势,而且画面也很有分量,所以我们要在技巧方面把中西方的线条和块面、色彩和水墨结合起来。 

        [主持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韶华先生的“隔代遗传”和“横向移植”的艺术主张极具影响力,请您为广大网友分别讲解一下。 


        [周韶华]我认为中国画主要是受“隔代遗传”和“横向移植”的影响,过去中国最灿烂的文化非常的久远,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啊!汉代和唐代的艺术非常的辉煌,如果你总是在元明清方面原地不动,不断充实自己,没有一定吸引力也是不行的。所以“隔代遗传”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大量的文化资源。


        [周韶华]中国古代如果没有南北朝艺术的碰撞,就很难设想唐代的艺术会那么的辉煌灿烂。所以,西方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丰富中国文化。我认为这个理论的说法就是所有的有利于当下的文化表现形式都可以进行“隔代遗传”和“横向移植”。南北朝的艺术可以转变成唐代的艺术,经过各方面的碰撞以后又形成了汉代的艺术。 


        [周韶华] 盛世文化是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审美水平的衡量点,所以我们要提倡盛世文化的重要性。我们要很好的推动盛世文化建设,应该想到中国文化的大文化,这就是盛世文化,就是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而且我们会提供很多东西让大家享受,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我们要有雄心来搞盛世问题的建设,这是件非常恰当的事情! 

        [主持人]我们的文化要立足于传统的根本,要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


        [周韶华]是的。我们在很长时间里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很好的掌握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才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盛世文化。从这点来看我们就和西方不一样,他们有属于他们自己本土的文化,他们对这个事情非常的看重。


        [周韶华]从50年代开始,画坛一直以李可染先生、石鲁先生等为代表,李可染先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要解决中国山水画创新的问题,他必须要到大自然中寻找语言,大自然里面的那些东西都定型了,他的技法非常的高潮,你要想改变这个东西就必须要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李可染到了黄山去画就是“黄山”,他的绘画语言符号非常的鲜活,给我们大家提供的都是现实当中有的东西,所以李可染先生功不可没! 


        [周韶华]石鲁的内心对现实生活就像一团火一样,他把陕北的黄土高原画的非常好,很多作品都非常的成功,延安文学座谈会的讲话等等对他的文化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林风眠又非常重视理论面的教育,他的学生有很多世界级的大画家,林风眠找到了中国画的一种新的形式,这种形式非常讲究线条的结构,讲究轻松、活泼,样式和过去的传统构造完全的不一样。尽管有一些人对他有非议,但是我认为吴冠中还是非常了不起的,他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伟大的画家之一。


        [周韶华]黄宾虹有雄厚的国学基础,以后又有很多人想超越他,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他人根本就没有他的那种文化背景。现在作为一种绘画语言,我们也要对黄老先生的绘画给予充分的肯定!他把山水画的非常的苍劲有利,我对他也是非常欣赏的。现在很多人都去模仿他,但是如果要想超越黄宾虹的格式你就根本超越不了。所以你必须要有自己的新东西,这样你才能有所作为。 


        [主持人]网友:您先后创作了《梦回仰韶》、《汉唐雄风》、《荆楚狂歌》等至刚大美的优秀作品,在传统水墨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中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请您讲一下自己所要表现的精神。


        [周韶华]自从我发现了仰韶文化以后又相继发现了一些作品,我从画了《大河寻源》的时候就开始非常关注这个东西,仰韶文化的繁荣期有四千多年,它对中国几何形的结构很有研究,又分解出了很多的形态。 


        [周韶华]圆分解了以后又产生了很多椭圆、抛物线等等,这就成为了中国绘画的几何形体的记印,于是就发展了中国的艺术,这简直太了不起了,所以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对中国绘画的基本造型观念和最原始的艺术基础初创基因是产生于仰韶文化。 

        [周韶华]他可以把彩陶不断的进行分解组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彩陶的艺术走出彩陶放到建筑、服装等现代艺术中呢。如果我再进一步的做的话,这种东西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产业,这种产业就会使我们现在很多东西发生变化。 


        [周韶华]汉唐文化简直是不得了,一个盛世文化除了创造了很多辉煌灿烂的绘画作品,还应该有一大批的大作家来参与,盛世文化是方方面面都要展现的,它非常的了不得。你可以到敦煌、到龙门看一看那些雕塑,都非常的不得了,这就是我们非常成熟的文化资源。我们今天要创新要建设盛世文化,就应该参照西方文艺复兴的经验。 


        [主持人]网友:在很多国际大展上,您作为重量级的中国画创新派的元老人物总是能看到您的作品,您认为自己属于传统艺术的范畴还是当代艺术的范畴? 


        [周韶华]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主持人] 网友:近几年艺术市场非常火爆,请您谈谈您对现在艺术市场的个人看法。中国当代艺术该走向何方? 


        [周韶华]我一直在文联担任重要工作,也可能是一种障碍,没有很好的去参与,有很多画都是过去感情心血来潮送给了别人,所以有时候我也无可奈何。 


        [主持人]在您来之前,我们做了网上预告,有很多对你非常感兴趣的人留了很多言。有一个网友说,您好,我是一名美术院校的学生,我读过您的很多理论著作。请您详细阐述一下“全方位观照”的概念吧,谢谢。 


        [周韶华]当代的艺术要做大做好,就应该有大思维,这个大思维应该有跨度,应该是上下五千年,把过去、现代、未来连成一片,把古往今来进行很好的综合,应该有整体的大思维、大趋向,这样做出的作品文化含金量、底蕴就会非常雄厚。 


        [周韶华]过去的一些艺术建筑真的是不得了,当时汉武帝的时候是列了很多的丰功伟绩的,就是因为他是放在了一个广大的空间来搞创作。现在就要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这样的话这个作品就不是一个小家碧玉了。 


        [主持人]周老一直是湖北美院的院长,您可能对美术教育这块也有很多个人的看法,您对当下美术教育有什么看法呢? 


        [周韶华]美术教育现在是空前的发展,我们招收的学生非常的多,很多家长包括学生自己也为自己寻找出路都选择了美术。这种状况对于全民提高审美水平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我回到美术学院以后作为教授、作为硕士生指导组的组长,我认为现在师资的力量有待大大的提高,因为学生很多,我们忽视了职业教育,这么多人将来从事美术教育职业,你还要对他进行再教育,他才能很好的教学生,如果他自己的水平不高,教学的效果就很差。 

        [周韶华]我在国外也做过考察,德国非常重视教育职业教育,当然也包括美术院校的职业教育,很多老师说风凉话,这个教授你和你的学府相称吗?面对这个问题也感觉很尴尬,这个问题也有待提高。我们也要大胆的启用学习美术的年轻人。 

        [周韶华]《荆楚狂歌》主要是以荆楚文化为坐标的,与之前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以前《汉唐雄风》、《梦回仰韶》、《大河寻源》等作品都是以黄河文化为坐标的,表现的是雄秀博大壮美的浩然之气,长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等,所以这次的作品就很不一样。我马上就要到湖南长沙举行展览,因为湖南卫视很想给我做大,因为场地有限,就挑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品。 


        [周韶华]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非常优秀,剪纸文化、仰韶文化基本上都是剪纸的造型,后来民间的剪纸就到了老百姓生活中去,他们搞这个东西个的非常的鲜活、有情趣、有生活味道。整个构成就是一种快面组合,我现在已经注意一些民间艺术了,民间艺术和我们的现代艺术特别的吻合,很容易能够找到现代艺术的感觉。 


        [主持人]就是把民间剪纸的元素利用现代艺术的构成方式重新的组合,然后形成一种现代艺术的艺术语言。 

        [周韶华]是的。因为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我觉得下面就要搞一些大的作品,我今年除了教学以外,就是要把民间美术这块做好。 


        [主持人]网友:喜欢作品的气魄--这就是所谓的张力吧!那些把传统文化符号纳入构成元素,又通过现代多种方式无约束地加以表现的作品,很有创意。您个人的精神元素在您的绘画中有什么体现吗? 

        [周韶华]我的作品主要是受齐鲁文化的影响,我比较还是崇尚浩然之气的,我们民族创新当中的一种冲动和一种张力,我们现在很需要这种精神。南北朝的时候提出了中国画的六法,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如果没有“气”就没有“生”,这个“气”也可以说成是“道”,一生二、二生三,这种例子很多。“韵”就是讲的音乐感、讲的韵律,就是讲的要生生不息,“生”就是的生动。首先我们要把生动放在第一位,但是近年来我们都是把“用笔”放在第一位。很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邵大箴也提出了我是山水画派的开宗创代的代表人物。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周老的到来。 


        [周韶华]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文章来源新华网书画频道

      Processed in 0.261(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