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如何扎根中国大地

        作者:高世名2021-12-06 08:19:07 来源:美术报

          (1/2)以“绘兵纪”为主题,为2000余名抗战老兵造像

          (2/2)以“五水共治”为主题,1500名师生绘制风景、肖像、治水事迹等作品千余幅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纲举目张地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对艺术教育界来说,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与他在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紧密相连。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文艺观作出了全面深入的阐发,其中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中国大地,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深入时代现场,融入人民生活。艺术教育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如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理念?这是艺术教育界最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以人民之心养护艺术之根

        中国文艺界一直有“采风”的传统,倡导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社会、体验生活。“采风”传统最早可以上溯至《诗经》时代,《诗经》里的“国风”就是通过“采国风”即收集各地民间歌谣而成。《汉书·艺文志》中讲:“《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可知古代采风,是为了观风俗、知民情,以正为政之得失,是执政者了解世情、感通民心的重要方式。

        在二十世纪,古老的“采风”传统在中国革命的历史洪炉中转化成为革命文艺的重要支撑。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因此,“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在毛主席这一思想的指引下,“采风”进一步成为文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行动,一代革命艺术家们“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创作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接续延安文艺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艺术院校都在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下乡采风”课程。艺术学子们一年一度,离开学校奔赴田野,到火热的生活中、到人民群众中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学会用新社会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去观察生活、理解社会、表现人民。“下乡采风”成为艺术学生贴近现实、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总书记对人民的理解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见,从这样的人民观出发,艺术所要表现的生活就不只是外在的现实表象,而是我们真切地卷入其中的有切肤之痛的身心经验。要想真正建立起生活的经验,就必须引导青年学子们学会用身体丈量历史,用生命感触世界;将自我充分投入到生活的现场、现实的深处,在当代人的生活现实中树立艺术教育的社会关怀,将个人创作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连,以人民之心养护艺术之根。

        “以乡土为学院”

        近年来,我提出“以乡土为学院”,希望真正落实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念,在乡土文化和社会进程中去感通人民之心。一方面,改造美术学院下乡采风的传统,通过田野工作开展“社会素描”,把下乡采风深化为有方法、成系统的现实行动,推进艺术的社会感知与社会参与。另一方面,在城、乡、市、镇设立星罗棋布的“乡土学院”研学基地,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社会网络。其目的是把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前线”作为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家自我实现的大现场,继而打通学科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和生活的知识。

        扎根中国大地的艺术教育,并不只是“艺术下乡”、“设计扶贫”或当代艺术所谓的“社会参与”,甚至也不只是狭义上的“社会美育”,而是一个艺术教育与乡土社会双向塑造、互相成就的过程。在此,我更强调“从乡土中学习、在乡土中学习”。作为艺术教育者,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从吾土吾民的真实生活出发,去实践一种与学科体系全然不同的自我教育、自我生产的社会系统?这就需要我们从乡土社会中去体验、去学习另一种言说与创造的方式,另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另一种交往伦理,另一种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这是使艺术回归到真实生活世界的途径,也是艺术学院突破“学术工业”的知识生产和西方艺术建制的途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教育自主建设的途径。

        艺术院校的学生往往比较关注自我,注重个性的表达,对此我们要引导他们在社会大现场中打开胸襟,用乡土新经验贯通群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社会的感知力和认同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关怀与家国情怀;也就是要培养充分融入日常生活的艺术理想,开展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艺术教育。

        构造“乡土中国”的社会档案

        以乡土学院网络建构起感知社会、参与社会的毛细血管,师生们“下乡”就不再是简单的写生采风,不再只是换个对象,而是以扎根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对当代社会生活进行全景式感知和显微式剖析。在学生四年培养的全过程中,分年级设定乡土实践教学目标:大一是价值观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大二是技艺与方法的训练;大三是艺术语言的综合运用;大四是创新成果的形成。根据分年级的培养目标,低年级聚焦价值观教育,着重于社会感的养成和问题意识的唤起;高年级结合社会美育、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等具体项目开展社会实践,并强化社会实践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嵌合关系,形成课程设计上的系统性和贯通性。

        在乡土学院研学,学生们需要深入村镇社区的现实肌理,深入乡土生活的日常场景,深入生产建设第一线。他们通过实地讲解、考察调研、口述史深访等各种形式,以“一生一本”为载体完成在地研究;通过项目任务、现场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提炼当地的传统工艺、地方知识、民间记忆,扩充多样化的艺术知识。力求做到五育融合、身心发动,用鲜活的经验磨练感受力,用生活的常情常理提升判断力,用生活的真实加深表现力,用丰富的生活百态打开想象力,用民间的智慧激发创造力。

        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有一些真实而独特的知识,那是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情感、经验和思想意识,体现着中国人民的创造力与生活智慧。这些年,我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以强烈的现实情怀和主体意识,率先建立了民艺博物馆,创办了全国首家手工艺术学院,致力于传统手工艺和器物美学的复活、本土空间的营造以及乡土文化的重建,旨在复兴中国人本土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经验,建构一种符合人民当代生活需求的生机勃勃的“新乡土”。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美院的师生们以乡土为学院,以形形色色的艺术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乡土社会的实地考察。他们走进大地田野,从百姓故事出发,搜集民间的奇闻异志;从乡间风俗出发,描绘各地的风土人情;从日常劳作出发,体验社会生产关系;从建筑形态出发,描绘城乡场所精神。他们寻找、挖掘乡土故事与人民记忆,呈现中国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持续地梳理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构造“乡土中国”的社会档案。

        十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在全国各地的城乡村镇建立起120余个乡土研习基地,先后有8万人次奔赴全国28个省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美院师生们以艺术劳作参与乡土重建,以社会美育滋养个体心性,形成了心灵塑造与专业精进的同构。2011年,800名国美师生以“八八战略”为主题,深入浙江省发展建设“最前线”开展调研与创作,纪念建党九十周年。2015年,学院以“绘兵纪”为主题,为2000余名抗战老兵造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2019年,以“五水共治”为主题,1500名师生奔赴浙江八大水系,绘制风景、肖像、治水事迹等作品千余幅,见证和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学生深度参与完成全国城市美学、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服务项目536项;获省级以上各类采风创作和城乡规划设计类奖项400余项。国美学子自主发起的“千村千生”计划坚持十余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

        以乡土为学院,中国美院师生团队以持续的实践热情、优质的艺术与设计资源,深度对接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掘出“城乡片段”、“存量建筑”、“乡土修复”等艺术新命题,形成了“自然建造”、“生态织造”等设计新方法,总结出“山水城乡”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维联动的发展新模式。通过这些新命题、新方法和新模式,我们正在逐渐建立起一种扎根中国大地的现实路径,去培养乡土活化的情感和基础,去重建特征鲜明、活泼生动的乡土生活,去创造一种与人民血肉相连、感同身受的艺术和教育——这种艺术是大写的艺术,这种教育所塑造的是大写的人。

        (本文刊于《学习时报》2021年11月26日A6版)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211(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