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以笔墨见高度

        作者:王海勇2023-12-08 07:55:33 来源:光明日报

          (1/4)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题跋中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体现出中国画书画同源的创作思想。

          (2/4)红莲(中国画) 潘天寿

          (3/4)重九读书图(中国画) 程十发

          (4/4)墨笔花鸟(中国画) 李苦禅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学术争鸣】 

          笔墨问题一直是中国画传承创新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笔墨是中国画构成的核心要素,中国画之体,由笔墨立。在中国画范畴里,笔墨好不好是个基准,笔墨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黄宾虹先生在画论中表述,“中国画的渊源派别及其章法,必归之于用笔用墨,以植其基”,笔墨的高下影响着画的水平。

          中国画的笔墨不是虚的,更不是空洞的。勾勒轮廓是用笔,渲染明暗则是用墨;刚劲挺拔、婉转顿挫在于笔的使用,浓淡干湿、水墨淋漓则在于墨的发挥。因为画家的个性、天赋、学识、眼界等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笔墨的使用也不尽相同:有笔强于墨者,如倪瓒、沈周、弘仁;亦有墨重于笔者,如吴镇、龚贤、李可染。用笔过程中的顺逆、顿挫、轻重、缓急、偏正、曲直等变化,全从笔出。因此,从技法的角度来说,用笔总是首要的。陆俨少曾说:“所称‘墨分五彩’,笔不好,决无五彩之妙,关键还在用笔上。”这也点明了中国画以笔为主、墨为辅的笔墨关系。

          南齐谢赫建立起“六法”的理论,把“骨法用笔”列为第二重要的内容。笔是中国画的骨干,是墨的筋骨。用笔好,“画成方能立得起”(华琳《南宗抉秘》),好的用笔,能够使画面的神韵、风采自然且有变化。这种丰富变化的“骨气”,自然是归乎用笔。要做到好的用笔,黄宾虹讲要在平、留、圆、重、变五字上下功夫。平如锥画沙,起讫分明,不平就会轻浮柔弱;留则是积点成线,笔意贵留,如书法屋漏痕;圆转如意,恰如书法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如折钗股;重不是浊、滞,重如高山坠石,如万岁枯藤,如金重中而取其柔、铁之重而有其秀;八面出锋,顺逆兼施是变,融合古人之法而推陈出新也是变。

          笔的变化是通过墨的痕迹来记录的,无墨也就不见用笔之妙,墨是为笔服务的。墨法的使用最重要的是泼、惜两字。泼墨用得好,画面就淋漓烂漫、见骨见肉;在适当的地方再间以惜墨法,泼墨惜墨穿插互用,正如古人所说,“王洽泼墨,李成惜墨,两家相合,乃成画诀”,笔墨俱妙是中国画以笔墨见高度的基本准则之一。

          以书入画,是中国画自身发展的必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画是以笔墨表现造型技法。“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杨维桢《图绘史鉴序》),中国画吸收书法艺术中独特的表现形式,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以笔墨为主的传统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绘画形式的独一无二的语言符号。“余尝泛论学画必在能书,方知用笔”(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中国画与书法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书法与画法所追求的艺术方法、风格标准和审美方法等都是相通的。所以一直以来工于书法的人,学中国画容易;而学画的人,必须在书法上下功夫。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卷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从画法中理解“书画同源”,意在强调中国画笔墨本身的形式趣味和独立的审美价值。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等笔墨形式,无疑使中国画更加具有民族精神和艺术价值。

          黄宾虹曾说:“国画的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书法是提升笔墨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书法好了,对于中国画的点线用笔等,益处多多;反之,缺少基本功的训练,对于笔墨的掌握很难做到得心应手。同时,还要注重学识、文化、诗词等各方面内功修养的提高,内功的把握能够有效指导中国画笔墨的成就。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观察方法使得中国画笔墨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中国古代画论主张“画乃吾自画”,强调画家本人要有创作个性,笔墨则是其艺术风格的真实流露。其中,“意境”是中国画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构成中国艺术表现形式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中国画艺术来讲,笔墨等同于意境。中国画的意境,强调笔墨表现,使观者被笔墨营造的视觉形象感染。中国画笔墨没有程式化,它是画家个人作画的方法手段,是为表现意境,传达情怀。中国人讲阴阳、讲虚实,中国画的意境与笔墨,讲究虚实变化,意到而笔不到。画面的安排布局,笔墨的极尽变化,常常巧妙地蕴含在虚实之中。中国画是一个笔墨之体,笔墨是其最基本要素。中国画的气象、韵味、意境等都与笔墨融为一体,都不能离开笔墨而存在。

          总之,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中国画以笔墨见高度。笔墨的高下应该从笔墨的表现力、形式美和个性化三个要素来衡量,三者有内在的联系,缺一不可。近代以来,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人在创新的道路上,抓住了笔墨的“理法”,实现了诗书画印的完美契合,为中国画笔墨的“革新”树立典范。

          中国画的笔墨是中国人艺术智慧和才情的集中展示,也是对世界艺术的巨大贡献。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创新需要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吸收各种养分,以生活为源泉、以笔墨为立足点,展现新的意境,反映时代精神。中国画的创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并发扬中国画固有的长处,借鉴一切可以借鉴的艺术样式,实现中国画独立、持续地发展,赋予中国画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这既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也是中国画的志向。中国画的笔墨高度是由功夫决定的,功夫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国画艺术创作者需要下大功夫将技术升华到精神层面。如果没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基础作为保障,创新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丰富,艺术成就高深。中国文化更是开放包容的,且具有强大的吸收消化能力。中国画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画本身的技术范畴,而是可以从其他艺术门类和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要肯定“笔墨表现”的不可代替性和独特性,更要坚定中国画笔墨自己的发展之路。只有抓住中国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加强和扩大笔墨的表现力,未来中国画创作才能推陈出新,独放异彩。

          (作者:王海勇,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6(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