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谈李小镜之《夜生活》系列

        作者:核实中..2010-07-16 12:41:04 来源:网络

        以人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在每一个时代,皆有其不同的表现手法、社会功能与象征意义。但无论是写实、抽象还是形式化的肖像作品,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对主题人物作出深刻的描绘。所谓的深入表现,并不是指在形象上的维妙维肖,而是透过艺术家的萃取、转化或者是升华,将情感、个性、甚至于社会状态等原本非视觉性的特质,解译成为巧妙的视觉语言,在记述主题人物的同时,烘托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精神。生存于一个虚拟比现实合理、弄假也能够成真的科技时代里,自然也应该有我们专属的肖像艺术语言。而旅美艺术家李小镜的数字摄影作品,就是从许多不同的层面上,贴切地解析与阐述了你我所身处的这一个世代。

        综观李小镜由1993年开始,到2000年之间所创作的数字人像作品,我们可以整理归纳出两个大类:一、以中国神话世界为灵感的作品,包括有1993年的《十二生肖》(Manimals)系列、1994年的《审判》系列(Judgement)和1996年的《108众生像》系列(108 Windows)。二、以生物学演进概念为基础的作品,包括有1997年的《自画像》四连作(Self-portrait)和1999年的《源》系列(Origin)。这些脍炙人口的系列作品,分别站在神话与科学的两个观点上,探讨人兽之间微妙的连系,以精炼的影像制作技术,突显数字科技深具冲击力的矫饰美学。2001年的新系列《夜生活》(Night Life),则更进一步大胆地将场景拉回到现代,直接对都会生态作论断。

        《夜生活》以繁华的纽约夜色为背景,捕捉现代生活中诡丽而且多变的人际关系。全系列包含有一幅一百五十三公分高,五百四十九公分宽的巨幅彩色群像,以及十幅一百二十七公分高,八十九公分宽的黑白作品。彩色的大群像,构图狭长而且色泽古典,看起来颇有达文西《最后的晚餐》的宗教画意味。画面里戏剧化的姿态和表情,将作品中的每一个模特儿,转化成为都会人的典型。角色与角色之间,蕴含着猎人与猎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强烈张力,而艺术家本人,也面带踌躇与焦虑地被纠缠在构图的正中央。看似稍微失焦的细微处理,透露出一种略带游移的仓皇不定。乍看之下,《夜生活》活像是一出被停格的舞台剧,呈现着一个酒吧内的灯火昏黄下,正在上演的群魔乱舞。事实上,你我不也都曾经扮演过这出剧中的某一个角色?为着某一种目的,或唱主角儿或旁观、或成羔羊或扮狼地粉墨登场?

        从形式上来探讨,李小镜在《夜生活》系列中,作出了以下几点明显的转变:一、改变惯用的单色系处理,开始运用丰富的色彩语言。二、改变以往无背景或场景,以单一人物为重心的构图方式。三、改变以往人物间并无互动的型态,以大群像呈现。四、改变以往人物以代号出现的命名模式,让模特儿以真实姓名出现。这些在创作形式上的转变,代表了许多概念上的转型与深层意涵上的突破。其中最重要的是,李小镜藉由丰沛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这些半人兽生物,已经从不具名、无时间感、无社会和群体关系的灰色地带里跨越出来,进入到你我所熟知的世界。用另外一个方式来说,也就是李小镜以往的作品,从个人的观点来诠释神话传说或者是从生物学的假设,以想象来解译想象,每一张图像,都独立成为一个点状式的单一解读。这种模式四面封八面堵,穿着唐装的豹子精看不到身着苏格兰裙的猫精,穿件内裤的狐狸精也媚惑不了光着膀子带个手表的猪大王。当然,这些你我就更管不着也评断不了,因为他们都出生于小镜的想象世界,存在于虚无飘渺的数字空间里。但,《夜生活》里每一个栩栩如生的荒谬怪诞都有名有姓有根据:他们是Robert、Jennifer和Vanessa,他们正在补妆、调情或伺机而动,象征的也就是曾经在那个当下出现过的你、我和李小镜他自己。

        从技术面来分析,《夜生活》比其它早期的作品,更全盘地利用了数字影像处理的特质。在一次访谈中,李小镜曾经大胆的指出,套装影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是继照相机之后,对摄影术影响最大的一项发明。从《夜生活》的创作过程来看,李小镜的确是彻底的运用Photoshop,改写了摄影创作的概念。首先,李小镜找到作品中所需要的所有对象,包括:场地、人物、桌子、椅子、烟灰缸、咖啡杯等等,再分别将它们拍摄下来。这些数字化后的图像,就像一组组等待琢磨的原料,在Photoshop强大的运算功能与便利的接口之下,成为柔软无比的弹性材质,甚至连光影、色彩和肌理,都变成可供处理的信息。李小镜靠着他由绘画与传统摄影训练中所培养出来的敏感度,像是捏陶土一般,进一步将这些基础元素分解、扭曲、变形和整合。倘若我们细细的品味这种创作过程,就可以发现它和雕塑家从草木竹石之中,找到材料本身的精神与风华,再用双手将之解放出来是一样的道理。有趣的是,与其说到了最后,李小镜完成了「一张虚拟照片」,倒不如说他搭建了一个布景、完成一组道具和为一群演员上好了妆,因为图像里从场地到人物的所有组件,都储存于不同的图层上或者是独立的档案里,因此就像是舞台上的道具,每一件都是可以搬动和重新利用的个体。以《夜生活》的大群像部分为例,因应不同的需求,就曾经出现有十三个人物的半身狭长版本,和十二个人物外加一只狗的全身版本两种构图。

        (本文作者为专栏作家与数字艺术工作者,目前专任于纽约州立大学(SUNY),兼任于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并着有专书「艺术语言@数字时代」)

      Processed in 0.143(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