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开花的树——记青年女画家徐冬青

        作者:核实中..2010-07-17 10:20:45 来源:网络

        来自安徽阜阳的徐冬青,就如她的画一样:矜持而朴素。她的画,既汲取了传统工笔画的精细不苟,更注重表现审美的气质和神韵。她的花鸟画,多以简洁的构图和朴素的笔触表达自我的关注和内心感受。从她的画里,丝毫看不出时髦和浮躁的痕迹,但可以感受到她内心深处隐秘的激情和平淡中所蕴藏的热烈情感。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徐冬青,像那个年代喜欢画画的孩子一样,少年时热衷于在课本的边边角角上,画电视剧中的霍元甲、赵倩男那样的英雄美人。在初中毕业后的假期里,在好朋友的鼓动下,她参加了美术学习班,从此,画画便成了她课余生活最大的乐趣。临近高考,班主任规劝她利用自己文化课好的优势考一所“正而八经”的院校,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术专业。 



        在大学里,她选修的是油画专业。1991年,经过四年苦读的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家乡的群艺馆工作。2000年,她毅然放弃了安逸的工作,来到北京,进入北京画院王明明工作室,开始追寻她的画家梦想。

        与班里的已经有很多年画龄的同学相比,她更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从日出画到日落,连一日三餐都简单应付,她对画的挚爱,完全超越了对物质世界的需求。从安徽到北京,在经历人生的风雨之后,她要追求的是生命中跨越时空的另一种境界……辛勤的耕耘,终于得到了回报。随着2001年她的作品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起,她的画作就频频出现在各种展览中,并逐渐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好评和认同。

        北京厚重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全国的画家。可是,像徐冬青这样才走出学校几年,却能在北京画界拥有一片天空的年轻艺术家并不多见。徐冬青的画,总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某种感觉和隐秘的心思,让你泛起一些幽远的遐思,把你带到一处灵魂的家园,给你以精神的慰藉。很多人需艰苦修炼才能获得的某种认识,她却不然,她的直觉可以直接把她带到她想去的地方,找到她想要的东西。她相信生命与艺术的真谛不在表面,而是存在于极深的内心。她把曾经感动过自己的自然生命,以花鸟的形式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忧郁的姿态描绘出来,散发出特有的芬芳,亦使观者获得了新的审美感受。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当周围都安静下来,她会为自己泡一杯红茶,在茶的清香里回到画案前,重新开始未完成的作品。在勾好线的素纸上,她一遍遍烘渲点染,简单却流露着无穷无尽的情感。毛笔在她的指间跳跃、穿插,传达着最真实的思想与感受。她全身心地融入绘画的“意境”,用平易、凝练的绘画语言,创造出最精道,最透明的意境,于是,意味在她的画中体现。这意味,源自于灵魂深处的奏鸣,传达生活的情感,自然而不张扬。

        她经常会在画室呆上一整天,偶尔心血来潮的时候也会约上要好的朋友,跑到小酒馆里,点上几个家乡的小菜,小酌几杯。那凉凉的液体,流过喉咙的时候是辛辣的,到了胃里却是暖的。想家了,就拨通那根通往家的电波,听听父母在电话那边传来的问寒问暖的唠叨,泪总会顺着脸一直往下流到开心的嘴角。父母多年来给她的感动,时刻温暖着远离家乡游子的心,也是徐冬青最大的精神慰藉!画画,成为她的梦想的惟一依附。这样的梦想,在冬青的画中表现出顽强和专注。她坚守着这样的信条,为自己鼓着劲。她照看好自己的梦及所信奉的一切,一点一点在艺术的道路上蜿蜒前行。

      Processed in 0.167(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