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风气之先 烙时代之印——黄剑培先生其人其画

        作者:核实中..2010-07-17 11:01:04 来源:网络

        传统思想中有“扬名声,显父母”的观念,而艺术家往往又有拜得名师者,以作炫耀渊源,彰显自身价值和成就的荣幸。尤其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这种观念更甚,并大都通过“扬名声”以体现其艺术价值或市场价值。
        然而,笔者在此介绍的画家黄剑培先生却并非如此,他虽得关山月、冯纲伯等名师指点和自身甚具天赋加之勤奋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却未有利用这些“裙带”影响,而同样受到艺术界的尊崇,得到应有的艺术地位。
        黄剑培号烟洲渔父,中山长洲乡人。他青少年时曾跟随留欧画家冯纲伯学习油画,又随关山月、方人定学习中国画及书法。后来,著名画家杨之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经常到中山下乡体验生活时,他又以工作之便常向其请教舞蹈人物画的新技法。因此,深得名家真传,并且十分善于舞蹈人物画。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始,进入中山县文化馆工作,直至七十年代末。期间,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及培训地方美术工作者工作,是中山县群众艺术馆画师及历届县文联委员。
        “文化大革命”是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是个宣传画流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宣传画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宣传画相比,除了宣传对象都是广大人民群众而基本相同外,其余的不但宣传主题不同,而且变成了宣传题材单一,纯属为政治服务的“革命性”宣传。还有,形式上从隐蔽变为公开的,大张旗鼓、铺天盖地的宣传。反之,反映中华民族生活习俗和民间喜好的山水、花鸟、人物画等中国传统国粹却被视为“封、资、修”的产物而被铲除。
        不过,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却比以前有着很大的飞跃。不但有版画、漫画,以及有大量的连环画、水粉画、油画,还创新出融合了西洋画中素描、色彩等表现形式的新派中国画。而且涌现出一大批青年画家,单是广东就有汤小铭、陈衍宁、杨之光等一批画坛“领军人物”。同时也催生了像《毛主席去安源》、《永不休战》、《绿色长城》等一大批时代主题鲜明的画作。然而至今,这批“时代作品”的市场价值还在不断攀升。譬如著名油画家陈衍宁在28岁时创作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油画,竟在一拍卖会中拍出了一千多万元的天价。
        适逢这个特殊年代的黄剑培先生亦不例外,他以一个画家特有的思想抱负,满腔热情地积极投入到时代中去,以崭新的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大批源于生活并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他重视体验生活,到工厂、到农村,创作出各种生活题材的作品。他所创作的油画《流动工厂》入选全国美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成为广东省美术出版社特约画家,先后出版过连环画《夜闯九曲沙》(与黄国宏合作)、《水上兵工厂》及年画《水乡歌会》(与黄国宏、马忠等人合作)等。个人创作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胭》、《赶集》等水墨画均入选广东省美术展览。著名书画家余菊庵先生在黄剑培《憨湘云醉眠芍药胭》国画中就题道:“从来国画写仕女者多喜写成婀娜轻盈弱不胜衣状耳,殆以病态为美。西画则不然,重视曲线以健体为美,惟无国画之有笔墨可玩味。顷黄剑培出示所作《憨湘云醉眠芍药胭》国画而参以西法,故形神俱备,两存其美。予喜其能。君方年盛,将来必有更大成就也。”对他的艺术作出了充分肯定。1979年末,他移居澳大利亚后,仍带病坚持艺术创作。还于1981年在悉尼举办个人画展,并应邀担任乌龙江市(WOLLONGONG)国立美专特约中国画讲师。1982年黄剑培先生去世后,其部分遗作曾由新南威尔斯州立美术馆及墨尔本东方画廊展出,并获当时的澳洲中国美术家协会追认为会员。
        黄剑培先生不但醉心于艺术创作和探索,而且在培训地方美术人才方面也不遗余力,培养出一大批年轻美术工作者。当时我也曾受过他的指导,由于其妻马幼坤老师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其儿子黄少锡亦曾随我恩师余菊庵先生学习中国画等关系,来往较多。而且我青少年时经常在仁山公园(现孙中山纪念堂处)参加县文化馆和石岐文化站的宣传画创作班,就是在他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版画、年画和水粉画等宣传画的。期间,深受其思路开阔、技法奇特以及敢于创新等的感染。并有幸创作出分别入选广东省和佛山地区美术展览的人物主题画作。直至他移居澳大利亚之后就疏于联系,后来在画友中惊悉其于1982年病逝,令我甚感惋惜和难过。
        黄剑培先生以锲而不舍和勇于创新的执着精神,创作出大量领风气之先和烙上时代印记的佳作,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掩卷了他美丽人生的画图。有行家认为,黄剑培先生若不是早逝,其成就会更高,影响会更大。

      Processed in 0.343(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