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应举先生与他的画

        作者:核实中..2010-08-14 11:21:31 来源:网络

        那天,我应邀去参加钟应举先生在州博物馆举办的一次画展。对于画,我是一个门外汉。我对一幅画的评价是像或不像、美或不美,凡是画得像或画得美的画我就都喜欢。今天,观赏了钟先生展出的50幅画,我就觉得它们都非常的美,不管是身着盛装的苗族少女还是便装的妇女,也不论是花鸟树木还是山山水水,钟先生都刻画、描绘得栩栩如生、既传神写意又美丽动人。以至于参观完画展的几天后,那些画仍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只要一闭上眼睛或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一幅幅极富民族特色的画便重现眼前``````

        钟先生的画不仅仅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人增长见识。通过钟先生的画,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民族风情及风俗习惯,更能从中了解到苗族少女那含蓄又奔放、纯朴又机智的复杂性情。

        作为一位年青的画家,钟先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是金子到哪儿都会闪光。钟应举先生生长于贵州黄平,是大山的儿子、农民的儿子,正是这块神奇的的土地培育了了他良而敦厚的品质,这种品质成就了他平淡纯朴、富有大自然气息的画风。“画如其人”,从钟先生的画中, 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宁静淡逸的心态。

        钟应举先生1986年毕业于黔东南师专美术系,1991—1992年进入北京画院研修班深造,后进入深圳、广东等地。其画意象翻新,日臻成熟。国画《听雨》入选中国“巴黎铁塔杯”美术展评获优秀奖,《清江悠悠》、《贵州多云》入选“贵州省人物画展”,1996年应邀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苗岭之春》获“97欧州中国艺术大赛”铜奖,1999—2000年中国香港艺术中心主编的《东方美术》分别介绍了他的花鸟及人物画系列作品,2002年《中国画家》刊发其系列花鸟画作品,取得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这次展出的50幅作品,以苗岭民族风情为题材的画作居半,另一半是花鸟及山水画。

        钟先生从小爱好美术,但他家里很贫困,当时的绘画条件也十分有限,他只能像王勉学画一样常常用树枝在地上画画。直到1983年,他才开始正规地学习画画。钟先生选择工笔画为主攻方向,人物花鸟均很擅长。数年前他所作的一批写意山水画也别有一番意味。

        艺术的魅力在于情感,创作艺术作品需要将自己的情感溶于其中。贵州高原的荒山僻野,是钟先生生活沟通情感、强化作品生活气息的地方。儿时为伴的山谷野卉,奇花珍禽,是他拓宽花鸟画题材的优秀素材。钟先生说,他喜欢展现那片生机勃勃而又朦胧宁静的艺术天地,着力环境气氛的渲染,使画面苍润、虚实、梦幻与强烈达到有机统一。他的《紫韵》、《清晖》所营造的就是一种朦胧美,极大发挥了工笔层层渲染的特性,画中所选用的是人们视而不见的题材,画面追求的则是一种神韵,以形写神,是自然物在他心中的升华,而他又使之变得高雅、圣洁。《野风》、《百合》取材于深壑泉边,虽较工整却意境深远。蕨叶林中,数只鹌鹑悠然寻觅;百合清泉边,两只小鸟低头欢叫,音之而袅袅,是绘画作品给予欣赏者一种愉悦美好的感受。《三羊开泰》、《踏春》则借助特制的肌理和泛去路的痕迹使画面内涵丰富,沉静地把情绪一层层烘托出来,使意境深邃、和谐。

        钟先生认识到:艺术创作应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有不拘泥传统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因此,纵然这是一个艰难的探索历程,可既然选定了绘画作为自己的人生路线,他将会不断努力,攀越中国画艺术新的高峰。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Processed in 0.231(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