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造境与理想写境的结合--读刘波的山水画 作者:唐世和

        作者:核实中..2010-08-14 11:36:49 来源:网络

        刘波是一个很努力的女画家。199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02年结业于北京画院杨延文工作室。美术学院的系统学习,画院的进修提高,为她的创作打下了扎实基础,也培养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开阔的思路。近年来,她一方面潜心研习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深入传统绘画的奥秘,一方面又经常到外地写生,领略山水风光的风姿,感受大自然的天然灵性,寻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作出了《凤凰山之秋》、《家山下》、《涧水溪鸣》、《西山晴岚图》、《野山静秀》、《青城山》、《漓江风情》、《岸上人家》等大量优秀的山水画。自然天成、大气端庄、饱满精细、清秀俊美是刘波山水画作品的整体风格。

        在她的作品里。树木、屋宇、桥亭、人物多以工细笔法刻画而成,山石、溪流、瀑布等则是以写为主,写中有工,非常细腻、真切。加之淡墨、淡彩的渲染烘托,呈现出清新淡雅、意境清幽的意境,其合乎自然的造境与理想写境的高度结合,显示着对自然美的追求。

        《家山下》(见图)是一幅大型山水画,是以辽南山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神话般的“家山下”,观此画另人见景思游、见居思住。画家真实细腻地描绘表达了她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境界的渴望。

        此图是用对比与呼应的手法完成的。画面上部以横卧的大“S”形群山和其他三面的山石树木构成一个环状整体,包围着中间的村庄景物,形成一个宏观的明与暗、淡与浓、粗与细及苍润与清雅的韵律对比,突出了“家”的主题概念;房屋的黑色瓦盖与白墙形成了一个微观的黑白对比,使“家”的主体更加响亮明快;垒堰的鹅卵石与幽曲的小径形成了大与小、与曲的协调对比;村边的潺潺溪流与溪流中的硕石,以及村中缥缈的烟雾与房屋、树木都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呈现出盎然生机。山峰与云雾呼应,道路与树木呼应,炊烟与房舍呼应,桥石与溪流呼应,又显现着局部与整体、繁密与概括的和谐统一。笔墨技法仍是采用兼工带写的方法,精雕细刻与随意挥写相结合,形成了粗中有细、粗细交融的艺术效果。色彩上没有使用通常的固有色,而是以浓淡不同的青绿渲染树木、山峰,又赋予变幻的墨色,因而使整个画面既清新淡雅又苍郁葱茏,有意味、有节奏感。特别是画中白墙、白雾的处理,打破了画面色彩浓重的沉闷感,显现出既厚重又空灵、大气饱满、清秀俊美的艺术特点。其形式的巧妙自然,艺术处理的别具匠心,体现了画家深厚的文化休养和艺术功底。

      Processed in 0.154(s)   6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