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前进,就要走出去——访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

        作者:高素娜2018-09-03 08:32: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叶向明

          (2/2)岭南佳果(国画) 27×31.5厘米 容祖椿 伍德彝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岭南美术尤其广东美术,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篇章。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除传承放大东莞可园作为岭南画派重要发祥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岭南文化文脉,增强历史厚重感外,还意在继承发扬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推动岭南美术的不断前行。因此,岭南画院从未间断对岭南美术的“聚焦”,岭南美术馆也沿着“岭南画派——后岭南现象”这样的脉络,开展了系列收藏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岭南画院一方面爬梳、整理艺术史点滴,探索、研究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勾连;另一方面创新运作模式,服务城市发展,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大展,在业界引发关注。日前,在“笔触历史百年记忆——岭南美术馆馆藏十年特展”开幕之际,记者专访了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请他介绍了岭南画院的发展思路。

        梳理收藏脉络 

        探幽岭南艺术发展

        美术文化周刊:首先请介绍一下岭南画院的基本情况。

        叶向明:岭南画院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东莞市莞城可园文化园区,以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和岭南建筑瑰宝两大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由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岭南画家村三大功能区组成。岭南画院以历史文化资源为支撑,融创作、展览、收藏、研究、交流、培训为一体,采用政府扶持、项目运作、社会参与、策展人制和画家签约等模式,打造成为岭南文化传播的辐射基地、岭南绘画艺术名家的聚集基地、岭南绘画艺术人才的培训基地、岭南艺术产业的开发基地。去年,岭南画院成为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常务副秘书长单位,这对我们的艺术发展大有裨益。

        美术文化周刊: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刚刚开幕的“笔触历史百年记忆——岭南美术馆馆藏十年特展”具有怎样的脉络和特点?

        叶向明:此次展览是岭南美术馆对过去10年工作的一次主脉络梳理:包括对东莞本土美术的关注、研究,对岭南美术现象的关注,对写意艺术、广东水彩画艺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等一些专题领域的探索研究。这种梳理,既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审视、思考,又是对未来工作的提问和挑战。同时,展览从学术角度出发,使用原作与文献相结合的形式,对这些跨度“百年”的艺术作品从史学的角度进行阐述。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些经典作品的促动下,东莞的艺术家们必定会有所思考和触动。

        结合此次展览,岭南美术馆还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如临摹、亲子体验专场、赠书、创意手绘等,群众参与热情很高。

        介入创作前沿 

        凸显地方画院作用

        美术文化周刊:近年来,岭南画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学术意义的全国性展览,同时努力介入艺术创作前沿,进而提升东莞的地方价值”,这一主张是通过哪些具体项目来实施的?

        叶向明:岭南画院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定位,凸显地方画院作用:

        一是深入贯彻国家文化战略,推动“写意油画”传播。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与岭南有着密切关系,我院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写意油画学派”的发展,近年来更是连续举办多场不同画种的“写意”主题大展。岭南画院对“写意精神”的探索,已经逐渐形成品牌,并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举办了“文脉传——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逸境心影:写意国画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水之性——写意水彩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和“写意岭南——岭南画院画家作品巡展”等。

        二是响应国家政策战略,组织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举办“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人民叙事——改革开放中的东莞建设者美术创作工程”等。

        三是策划学术品牌展览,加强与国内艺术机构的交流合作。为增进岭南画院与国内艺术机构的交流合作,助推多元文化的传播,吸引优秀艺术资源走进东莞,我们连续几年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等单位合作,举办了“澄怀观道——中国油画特邀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回归本体:广东新时期抽象型艺术溯源”“反观工笔——中国当代工笔画学术邀请展”和“热观念与冷硬边——对一种绘画发展趋势的研究展”等学术展览。

        10年来,岭南画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院内画家及院聘画家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奖61次,省级展览中获奖191次。与北京、成都、西安、桂林、韶关等兄弟画院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创作交流关系。岭南美术馆先后6次荣获原文化部相关奖项。课题“可园符号——岭南画派与现代中国画”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获得立项。

        美术文化周刊:油画和水彩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岭南画院艺术家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叶向明:岭南是近代史上历来会在传统根基上产生新思想、新文化的地域,曾有以折衷中西为主旨的著名画派。虽然高峰已过,但其创造与革新精神却可借助中国写意精神薪火相传。近年来,岭南画院一直致力于弘扬写意精神,推动中国写意油画、写意水彩画的发展,策划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使得岭南画院画家重视在文化精神层面弘扬传统、驻足本土、探索创造,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

        借助专业力量 

        提升东莞价值坐标

        美术文化周刊:由岭南画院美术馆推出的诸多展览可见,岭南画院与广州美术学院等机构及专家学者广泛合作,开拓了一些专项研究课题,这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叶向明:这是我院借助专业力量互相交流、资源共享的具体实践。我们一直认为:一个画院,不能只关注创作,还应同时从事学术研究,关注世界前沿动态,从而促进创作。这些专项研究课题,需要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领衔,将他们最新的研究动态和丰富的一手资料相结合,经过分析探讨,形成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闭门造车,只会使我们鼠目寸光,停留在自己的视域内。想前进,就要走出去,我们策划全国性的活动,就是要让全民关注和参与,让优秀的资源走进来,开阔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水平。

        美术文化周刊:岭南画院在推动地域艺术发展、梳理和研究地域艺术资源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绩?

        叶向明:作为东莞市重点扶持的公益文化单位,岭南画院一方面秉承岭南文化的精神,另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运作模式,提升东莞城市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画院积极推行画家签约制,鼓励有实力的画家自由竞争,他们中既有东莞本土画家,也有岭南地区名家;既有全国知名画家,亦有来自港澳地区的艺术家,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及其不同的文化与学术背景,构成了院聘画家多元化的艺术特质。目前,我院的画家队伍(包括院内、院聘画家等)已达74人,以中青年画家为主。

        画院通过成立研究所及创作基地,进行了大量创作研究工作,培养人才、推出美术精品,打造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创作品牌项目。目前,岭南画院已成立涵盖国画、油画、书法、水彩画在内的5个研究所,岭南画派传播与交流基地、中国写意国画创作研究基地、东莞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实习基地等8个美术基地,并成立了“写意艺术研究院”,致力于弘扬写意精神、打造多元文化平台。

        我院还积极组织画院画家参与创作具有时代气息、东莞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岭南文化精品力作,参与常规性品牌展览,为提升东莞美术影响力、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35(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