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2-15 15:33:49 来源:网络
刘国松无疑是中国现代绘画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关于他的艺术已经有很多艺术史家、批评家和艺术家们作过评论了。我们似乎很难再谈出什么新的看法来。但当我们在为古根汉博物馆策划“中华文明艺术五千年”的现当代部分展览时,在当代水墨画这一部分,脑中最先跳出的名字即是刘国松。他在当代水墨画的发展中占据着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地位。
从六十年代起,原先为推动现代西方艺术不遗余力,并创立在台湾现代艺术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五月画会”的刘国松,将他的注意力转向传统中国绘画媒材———水墨,也自此将自己卷入了一场已经历经了百年之久的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之中。但刘国松自始即有着十分明确的理念。“我们都有一种失落感,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两条激流的冲击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找回自己,确定自己。”他说。“我们既不是生活在多元的社会,也不是成长在纽约或巴黎的环境。
我们目前所生存的这个现实,在空间上是接受了日本和西洋现代文明影响的社会,在时间上是承受了中国上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我们被现实推到了这个纵横交织的四度空间里,去表现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时代特质是我们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如此,个人才有可能在其中显现出来,才能真正地找回自己。”
与许多其他水墨画家不同的是,刘国松在开始他的水墨画革新之前,即已对西方现代艺术有很深了解和研究,而且之后也一直对西方当代美术的发展加以关注。因此深切“体会到艺术的创造是建立在不断地对旧有形式的否定上。如若我们要使中国绘画起死回生,进而有所发扬光大的话,就先必须在形式的破坏与重建上做起。”因此从六十年代起,他自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媒材着手,“革笔的命”、“革中锋的命”,制作“刘国松纸”,进而对形式技法加以全面革新,
扬弃传统的笔墨程式,引入了拓墨、水拓、渍墨、拼贴等各种技法,开创了他独特的抽象水墨领域。正如高居翰所说:“介绍刘国松要比介绍其他过去的大师们困难得多。”因为他的艺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还未准备让人作概括之论。我们可以看到,自六十年代以来,几乎每10年都看到他的艺术有新的拓展,不断地破坏与重建。这种不断质疑、勇于否定、敢于创新的态度,正是刘国松的艺术生命所在。
常言道:“画如其人”。认识刘国松先生的人可能都不会忘记他那爽朗的笑声。面对着他那些博大宏深的太空系列作品,你就仿佛听见刘国松的笑声在苍茫的宇宙中回荡。在这“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世人世事都变得那么渺小和无谓。这位山东汉子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是那么令人可爱,在时下社会中更可谓难能可贵。正是这种理想主义使他对于艺术有着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又使得刘国松常常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而忧虑,而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八十年代初刘国松的艺术如一股清流吹入了正在揭开幕帘的大陆现代画坛。他对传统笔墨语言的扬弃和种种创新的手法,似乎为当时刚开始的现代水墨实验中无法摆脱笔墨书写性的困扰解下了最后的桎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格局。这位六十年代在台湾开创现代水墨运动的艺术家,在八十年代大陆的现代水墨发展中又一次独领风骚。他的艺术对之后中国实验水墨艺术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能怎么说都不为过。
时至今日,刘国松的艺术已经在中国现代水墨画发展的历史中建立了应有的
地位,他那爽朗的笑声永远在天人合一的苍穹中荡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