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5-17 15:21:41 来源:网络
这座墓,颇具传奇色彩,发现过程亦有些曲折。“文革”时,它被错当成“晋南唐墓”,派人遍寻,不见踪影。历史上,它又长期被误认为是北朝名将斛律金的墓。30年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之初,人们在太原晋祠附近寻找晋王陵时,偶然间听说王郭村打井时打在一座大墓的盗洞口上,进去后发现里面画着人人马马,而且传说“墓中有暗器、易死人”……直到有一天人们发掘了它,没想到它竟然会是如此的珍贵和美丽,为人们讲述着悠远的古老故事……
■打井打在盗洞口上
山西省太原市南郊有一个王郭村,在村子里的农田里,原来有一座巨大的土冢,当地人传说,这里是北朝名将斛律金墓。1953年,太原市派打井队到王郭村一带找地下水源,说来也巧,探井正好打在墓葬的古代盗洞上,当时的人还很迷信,有的说古墓里有毒气,人下去就上不来了,有的说,古墓中有暗器,弄不好就没命了。议论纷纷,把古墓形容得狰狞恐怖,有人提着马灯壮着胆子下到墓室里,草草看了一眼,就急忙爬出来说,墓室里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好像墙壁上画着人、马一类的画。打井队在这里没有找到地下水源,很快撤走了。村民也把这件事渐渐淡忘了。
■墓志证实民间传说有误
1979年,山西省考古所副所长陶正刚等人到王郭村了解斛律金墓的情况,他们果然不虚此行,从村民那里得到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凭借多年考古发掘经验,陶副所长立即意识到,尽管还不能确定墓主人身份,不过,可以肯定,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墓葬。陶副所长来到现场察看,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原来高大的封土堆现在只剩下一部分,说明墓葬曾经被人挖掘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71年秋天,村里为了扩大农田,决定推平坟冢,改为良田,就在这时,有人提议说,为什么不打开墓葬,让“死宝”变成“活宝”,增加村里收入呢?于是,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就把土冢移了。土冢被移开了,墓道两侧鲜艳夺目的壁画展现出来,太原市文物管理部门得知消息,立即出面劝阻,村民又把挖开的墓道填埋起来。
这座墓葬早先被盗过,留下直径一米的圆形盗洞,陶正刚他们设计的发掘方案,就是利用盗洞进入墓室,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对文物的破坏。下到墓室里的考古人员立即被精美的壁画所吸引,墓室四周到处都是壁画,有墓主人生活图、车马图、星象图,美不胜收,赞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墓葬里拥有如此精美的壁画,它的主人到底是谁,真是民间传说的北朝名将斛律金吗?
墓室里积满了水,因为没有找到墓志和其他可靠的证据,一时还无法解答,随着积水被清除,泥水中的墓志终于显露出轮廓,人们想尽早弄清墓主的身份,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摸墓志上的铭文,但奇怪的是,铭文中并没有斛律金这几个字,而是一个“娄”字,难道民间传说有误?
不久,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教授、邹衡教授来工地。考古人员便向宿白老师请教,宿教授说了一句话:“会不会是北齐娄睿的墓呢?”因为看不到真实情况,大家还是将信将疑,但开始对“此墓主人是斛律金”的传言产生了怀疑。
墓志出土后,果然证实了宿白先生的判断,墓志铭是“齐故假黄钺,右丞相东安娄王墓志之铭。”真相大白,这座墓并不是民间传说的斛律金墓,而是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发掘工作持续了3年,虽然墓葬早年被盗,依然出土了数百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最多的是陶俑和精美的青瓷,这些青瓷造型奇特,釉色浑厚,光泽晶莹,件件都是杰出作品。不过最珍贵和神奇的还是绚丽多彩的壁画。
■精美壁画填补中国绘画史北朝空白史
娄睿墓壁画总面积400多平方米,保存下来的有200多平方米,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墓主人生前出行、筵宴等奢侈的生活和死后升仙的虚幻梦境,那么,娄睿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他的墓里为什么会有如此精美的彩色壁画呢?
“并州之太原,青州之齐郡,霸业所在,王命是基”,这是天宝元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对并州太原的赞誉,当时的并州太原是仅次于京都邺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娄睿就是并州的最高长官。娄睿显赫一时,和他的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他是北齐国娄太后的亲侄子,生前为东安郡王、并州刺史,死后又被追封为假黄钺、右丞相、太宰、太师,是北齐朝廷中一位权势显赫的贵族统治者。
中国北齐王朝从公元550年到577年灭亡,只存在28年时间,由于历史短暂,保存下来的绘画非常稀少,像娄睿墓壁画这样的大型作品,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空白。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作人就给以高度评价:“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发掘,是千百年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那么,娄睿墓壁画都画了哪些内容呢?
娄睿墓壁画分成两大部分,墓道、天井、墓室四壁的下栏,主要表现了娄睿生前的威仪和豪华生活,甬道天井的上栏、墓门,墓室的中栏和上栏画的是祥瑞图,表现了娄睿死后升天的情景,其中墓道里的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保存最完好。墓道两侧分别画出了出行图和回归图,形象地再现了娄睿生前奢侈的生活。每幅画既单独构图,又前后呼应,宛如一幅打开的巨型连环画册。娄睿墓壁画上绘制了众多的马匹和骆驼,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那么,娄睿墓壁画上为什么画了这么多马呢?
中国北齐的统治者是鲜卑族人,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曾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马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是劳动和作战的工具,还是财富的象征,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自然成为绘画题材中必不可少的题材。
娄睿墓壁画,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都是先由画师用淡墨勾勒线条轮廓,再由专人上色,颜色有红、黄、石绿、石青、褐色等等,色彩鲜艳夺目,富丽堂皇,处处显示出皇家绘画的风范。如此优美的壁画,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
■壁画作者真相大白
娄睿墓壁画上没有留下画师的姓名,书籍中也没有相关记载。为了弄清这一问题,山西考古专家查阅了大量古籍资料。中国北齐时期,有两位著名的画师,一位是擅画佛教人物的曹仲达,一位是擅画鞍马的杨子华。杨子华画马的本领非常高,相传他画在墙壁上的马,夜里可以听到它们嘶鸣,仿佛是在田野里追逐水草,可见,他画的马是多么生动传神,那么,娄睿墓壁画上的马是不是杨子华画的呢?
娄睿是北齐王朝最显赫的人物之一,又是把握朝政大权的娄太后的亲侄子,深受朝廷的宠信。朝廷派杨子华为娄睿墓绘制壁画是完全可能的。
如今,娄睿墓壁画保存在山西省博物院,为了更好地保护壁画,又让人们欣赏到壁画的风采,山西博物院在规模宏大的展厅里复原了娄睿墓的局部场景。山西博物院计划将来全面复原娄睿墓壁画,届时,人们可以欣赏到壁画的全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