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谈写生

        作者:核实中..2010-05-18 16:25:09 来源:网络

        关山月生前与现任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就“写生”进行的一次对话摘编。关老的独到见解也许能对时下的写生有所启示。
          问:“写生”二字最早见于宋代品评花鸟画。明代唐志契说:“昔人谓画人物是传神,画花鸟是写生,画山水是留影。”故“写生”二字也成了花鸟画的别称。您是否认为写生的内涵,在20世纪前后随着西方美术教育制度和美术思潮的渗入而有所转化,这种转化有何种意义?

          关:写生一直是传统的话题,谁也不反对写生,但对于写生的理解和实践是各不相同的。应该看到,在中国画中,写生不仅有着类似于西洋画中对景作画那样的要求,还有着自己更独特、广泛、深入的含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生绝不是仅指面对实物作如实描写的过程,包含从观察对象的生态获得感受并捕捉这些感受的过程,包含通过对观察结果的理解和记忆来增进画家的主观感受能力的过程,也包括了将观察结果和感受融合而还原成不脱离实际对象的艺术造型的过程。正因为国画很早就从理论上较系统地、自觉地认识到了写生的这些过程及要求,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沿着这些方面去开拓和加深认识,才使国画形成既非纯客观写实又非凭空臆造的“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特征,长期保持着自成一格的特殊面貌。如果仅以西洋画教学中的写生方式来进行国画写生,那就很难体会到国画的造型方式,也不易理解到民族的造型规律。同时,人们对造型的要求和判断最易受到作画方法的直接影响,从而形成某种固定程式并习惯于此,要发展和改变它们就很困难了。

          写生已成了当下国画学习和创作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活动。我认为写生首先除了要注意代表传统国画中用笔技巧总称的“写”字之外,更要注意那个“生”字。在传统绘画理论中,从最初提到“写真”到“写生”,从“览之若面”到“气韵生动”,无不重视这个“生”字,这是对物像生动的神情典型的姿态等客观造型上更高的艺术要求,又是作者活生生的个性气质及艺术风格。忽略了这些而只重形色上的酷似,只能是将生动的对象描绘成呆板的死物。我们只能是通过写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传统绘画中的各种技法和图式、程式,并在写生实践中去追寻它们与现实生活的源流关系,最后把传统的技法和描绘的经验真正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才能在掌握和使用它们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上升成为理性的认识。当然通过这种训练去培养捕捉描绘形象的能力或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也是不能忽视的任务。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直接面对自然的写生,才能打破积年的陈规,使中国画家在自然中寻求物象的变化和理法,扩大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可以说这种重新面对自然的写生,的确是本世纪中国画创新的探索中最有价值的一种方式。

          问:您能否谈谈自己画写生的经验,包括写生用的材料有什么特色?

          关:当时条件很艰苦,我用来画画的材料很随意,主要是本地出产的夹江宣或是一些已画过的边角料,还有一支兼毫的笔、一个墨水盒,在船上、江边很容易找到水,画面也基本是一个墨色,只是通过不同的用笔和浓淡干湿来表现对象。我当时很明确,写生,特别是速写一定要概括、提炼。有的是在船行走时画的,为了画好,我先是抓住最吸引自己的景色画出来,当船过去后,再找一些合适的背景,根据画面的需要来补充以完成画面。这可以说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方法和特点,也就是散点透视的方法,有的是在船靠码头时画的,还有一些是在成都画的,这些画面相对充分些。

          问:有人认为直接对景写生,是造成现代中国画缺乏笔墨韵致的原因,您是否同意?您在写生过程中,怎样处理笔墨情趣和物象结构、质感表现的关系?

          关:直接对景写生,不应该是造成现代中国画缺乏笔墨韵致的原因,其真正原因应该是有些人不能很好地认识和把握中西绘画作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在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方面的特点,对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都没有正确的认识。

          中国画家一方面要在生活中多画写生、速写,对运动中、变化中的对象要有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和把握,善于概括地抓住客观对象的重要特征和内在联系,使客观对象活在自己的心中,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和研究,充分认识中国画重视运用有独特美感及趣味的线条和笔墨,以线写形、以形传神的造型规律,把客观对象的强烈感受通过提炼、概括、聚零为整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写生的过程中,提倡用毛笔直接写生,这是从现实生活到艺术表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只有坚持用毛笔直接写生,才能把中国传统的造型方式与技法基础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逐步掌握把生活的现象变成艺术形象的手段,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画笔墨语言。

          问:“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绘画的一个美学原则,是否也应该是中国画写生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内核?

          关:应该是这样,自然是客观的,画家本人是主观的。艺术作品是主客观的统一。写生的过程是物我交流的过程,这样不同的人和自然交流的结果就不同,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侧重点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同,这样就有了艺术的百花齐放。

          陈:您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事中国画教学,您认为在中国画教学中写生课与传统中国画教学方式关系是怎样的?

          问:写生是现代中国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教学相长辟新途》中曾提到过,它应该要与临摹、默写、速写相结合,使它与中国画从结构入手,以线造型的特点相适应,也就是说,通过把“四写”结合起来,做到人物、山水、花鸟课互相兼顾,并形成一个整体,把以脑、眼、手并用,形和神兼备为内容的“三并用”、“两要求”,作为对“四写”的补充,再加上书法和篆刻,使同学们在全面的学习中,逐渐掌握中国画的独特造型规律和审美特点,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画以线条表现对象结构、质感和神采的基础教学体系。

      Processed in 0.138(s)   64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