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话(作者:吴冠中)

        作者:核实中..2010-05-18 16:28:41 来源:网络

        “同床异梦”,常被我用来比喻国画上乱题诗的现象,这一现象几平泛滥成为艺术的灾祸,暴露了民族文化的衰颓。
        苏东坡品王维的诗与画,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其实王维的画面上从不题诗,苏东坡品味到真画中蕴藏的诗情,但他决没有料到自己成了始作俑者,从此引人混淆了诗与画的各自独特品质。绘画的视觉美感中潜伏着意境美,但决不可能被诗的语言美替代,我曾写过《扑朔迷离意境美》等文章,就是呼吁要重视对画的效果与诗的意境之不可相互替代的分析。

        你作画,他题诗,是友情的留意;画家作画,找个诗人题诗,或非诗人的某个名人题诗,拉郎配,更是今日艺坛的常见花招,污染诗画之道,谁管得。

        拆了墙是一家,不拆墙也是一家,诗画要分家,诗画又是一家,这种兄弟妯娌的关系确是不易相处的。绘画,依附形象美、形式美而生存,她的家园建立在视觉世界中,失去视觉美的家园,她便成了丧家之犬,这种经历与教训,老、中、青三代人都亲自体会过了。

        我长期被批为“形式主义者”,我确视形式美是绘画惟一安身立命的基地,但我之爱上形式美是通过了意境美的桥梁,并在形式美中发现了意境美的心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与人易于共鸣,我在朦胧中感到风筝不能断线,此线也,作品与人民感情间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也。

        自己写自己绘画作品的情意,很可能是多余的话,因绘画所未能表达的,求救于文字又有何补?但我也曾写过不少笔划作品的题外话,是自己对作品的感触,颇引起一些读者的欢迎。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印这集“画外话”,我竭力想写出创作心态的前前后后,裸露作者的隐秘、隐痛、隐忧,她们正是我的美感之母。
        (摘录自:《画外话·吴冠中卷》)

      Processed in 0.132(s)   64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