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林锋、徐振、罗盛博作品解读

        作者:核实中..2010-07-16 14:22:33 来源:网络

        “城中”——即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们,行走在都市文化之中的人们,在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至今深受后现代主义都市文化的影响的人们。城中的他们既不同于60’一代受政治因素影响而带有文革伤痕、英雄情结,也没有受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影响而怀有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伟大理想。他们是特殊的一代,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间出生。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越发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这个时间段起,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开始受到后现代主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又以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影响最甚。而中国正在这个现代的时间断裂层中走向现代,于是传统、现代、后现代、东方西方、后殖民等各种文化便在同一个平台上催发出各种思潮的涌动。在这个背景下,人们普遍存在着无所适从、漫无目的而又孤独压抑、对事件真相不信任等精神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后现代文化理论引发的无中心、无目的、多元化、解构主义、元叙事等观点;另一方面是现实世界中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结构改变、信息媒介传播急速扩张等众多现象导致的结果。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文化洗礼中,大都市首当其冲。这一切从思想氛围到物质环境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们对社会、人生、世界的看法和观念渐渐迷失了方向。这个时代需要每个人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避免变得自私和被动,找到自我,找到个人安身立命的价值所在。

        然而这又并不一定是西方后现代主义之弊端,只是在这缺乏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中,城市之中的人们迫切需要各自寻找个人的心灵寄托或排遣方式:信仰、理想、爱好……亦或是如这三位年轻艺术家一样,用画笔叙述着自己,以此作为疏解。而作为这个特定的时间和文化氛围之中新一代年轻艺术人的他们,既不关心政治、也不描绘历史,他们不关心那些宏大或是飘渺的事物,这三位艺术家仅仅只是在这繁杂都市社会文化的夹缝中努力寻找自我,努力用自己最平实朴素的绘画语言表达着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绘画本身的一点点思考,试着去攻破“城中”的堡垒。

        林锋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另外两位罗盛博、徐振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尽管三人作品有各自不同特点,但不乏交集:第一,三人都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生人,在同样的历史背景、同样的大都市文化中成长起来;第二,同样接受学院主义教育,并在毕业之后都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第三,三位艺术家都试图抛开所谓“美术史意义”的宏大客观角度,用画笔直观、真实地叙述自己在当今社会中的真切感受和思考,如:时间的消逝、叙事性的真实、绘画本体的意义,并以此引起观者的思考和共鸣。
        在林峰的作品中,总会看到“痕迹”的出现。他早期的《17岁》、《handinhand》等一系列作品,总在整个画面之上添加照片式的折痕,仿佛象征时光流逝不复返的过去式状态,画面中的年轻男女一副快乐无忧的表情,然而青春却在此消逝。在此之后的作品《留住》系列中,作者更深刻地表达了对于“痕迹”之意义的理解,画面直白地描绘了一个日常生活中被长期使用后的洗手盆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状态,盆上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痕迹”——颜料残留的污渍、用完的牙膏、肮脏的毛巾、流动的水。少量元素简单而直接地表达关于时间的思考,逝去的、不可抗拒的发生和不可逆转的力量逼迫我们向前,向未来更多未知的可能性发展。似乎是在微妙情感与神秘体验之间的思考:时间是否可以停止?是否可以回到过去?答案很明显:时间依旧会如流水一般,冷酷无情。或许这其中还夹含些许无可奈何的悲伤。由此,作者成功地将痕迹的内涵而非表意隐含在画面意义之中,引起观者思考。

        接下来的作品《阳台》系列描绘了阳台这一个“特殊”的场所。在这个场所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偶然的故事:斗殴、表白、与知己谈心、独处沉思等等。整个画面给人以恬静美好,舒适,远离世俗烦恼的感受。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的正是每一个人在当今都市的文化环境中,时刻感受到的压抑情绪,期望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中,用画面给人一丝慰藉。总的来说,林锋的作品,选题往往带有很强的理想浪漫主义色彩,《留住》、《阳台》两个系列都是如此。从三个系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林锋艺术观念的阶段性的转变:从追求形式感、表达单纯的疑惑,到如今平实、内敛而深刻的表达。


        徐振的画作,乍看让人觉得很无趣,甚至会误认为“这仅仅是习作而已”。极其随意选取的题材:静物、人物、场景,似乎没有经过过多的思考。画面上除了绘画技艺,完全没有更深的含义,让观者不知如何是好;画面内容像是信手拈来——简单的笔画,随意的构图,学院派式的和谐而无个人特征的色彩,简单真实的描绘。《看电视》、《暖阳》、《午后》、《面包车》、《街头》等画作,从作品名称到作品本身都仅仅是描绘和叙述而已,没有情感。除了画作本身构成画面的色彩、线条的处理之外别无它物,没有内涵、没有深意,然而这却简单直观地表达着绘画自身。

        而在这一段“无味”的体会之后,却会引发强烈的好奇心——“仅仅只是如此而已吗?”想必不是。徐振的作品正是以如此“赤裸”表达的“具象绘画”,提醒人们其中似乎隐约反映着什么。画面以及画面形式似乎在暗讽现今叙事方法的真实性,即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通过表达和叙述出来的形态是经过加工的真实,因为个体的观会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无法看到世界的真相,真相无法表达。真相就是你所看到的,仅此而已。在无垠的艺术探索中,这是一种从关注个人内心想法到社会意识的升华,不仅体现在艺术家画面的技法上、体现在油画这种媒介的可能性和寻找属于自己的个性表达上,更在于读懂单纯绘画的意义,把个人情感融入于笔触当中。在此引用作者的话——“我时常盯着一个很平常的东西,像看文物一样地看它,慢慢的它就会变得像文物一样的神秘;我也时常像看过去的历史一样看正在我身边发生的一切,慢慢的我似乎站在了历史之外,世界变成了历史的世界;我也时常想,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你看世界的方式。”

        罗盛博的作品《献给诗人》系列运用特别的视觉角度营造了一幅幅当代人的现实场景,艺术家不仅是关注个人,更充分体现他对人生命运、对社会的关注。从俯视的角度出发,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绪、韵味表达出来。有高歌慷慨的,有悲痛欲绝的,有无言以对的,有彷徨迷离的,夸张的肢体动作加上多样的表情形成风格独特的画面,使读者在“诗人”这一种浪漫的、诗意的、距离的雅称中获得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视觉感受,从而激起追寻艺术家创作真谛的愿望。他对人物情绪的掌握好比《呐喊》的失声尖叫,传达出一种绝望可悲与孤独,宣泄以后流出的是无言的批判。对弱势者、对失去生活勇气之人、对生活压力过大的描绘,犹如一条巨绳狠狠地鞭笞着过于信息化的时代。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是情不自禁的、如痴如狂的、不自觉性的,所以才有这种希望、失落和绝望的痛快、淋漓尽致的画面。

        他的新作《一个人的烟火》、《过雨》、《山火》表现方式则比较抽象,色彩基调昏暗,人物形象虚化成为朦胧的人影,画面笼罩着神秘气息。画面中的人物仿佛处于迷糊的混沌状态。这些特异因素就像是作者的喃喃低语,诡异莫测,画面又给人以莫名沉重的压抑力量。在罗盛博的这些新作中所呈现的已不仅仅是一种心情或情绪,而是加上了作者自身的感受以及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细微情感的关怀,这也是一位年轻艺术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这三位“城中人”、生活在大都市后现代文化之中的年轻艺术家,以从艺术学生到教师的身份,利用学院派的知识转化为表达思想的工具,超越学院派不合时宜的僵硬和死板,在当今的后现代大都市文化中,对“城中”的人、“城中”的精神状态的探测,怀着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打上艺术家的情感烙印,用各自平凡的选材、简单的描绘、真实的情感、极其朴素的绘画方式进行描绘;他们站在艺术史的高度,颠覆了传统图像,在传统之外另辟蹊径,想必对于当今“浮躁而多变”的社会文化而言,又是另一冲击。

      Processed in 0.147(s)   64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