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个人在路上?——解读张鹏野的“自行车”

        作者:核实中..2010-08-13 17:34:11 来源:网络

         艺术的创造与创新从来都是要经历燥动期的,这些年,张鹏野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又从北京去到纽约,他的艺术实验可以说足够的多样性,其阶段性的表现不难让我们看出他真的是越困惑越创作。



          我个人非常喜欢他在国内创作的版画,那些极具中国画神韵的短皴式的刀法,细腻、利落、干净。那些木刻版画,让我第一次突破了视觉的现实,喜欢上版画的趣味和神韵。记忆中,那些能飞起来的鱼儿,似乎每个都有你不想错过的名字。



          后来,我注意到他在美国NYU展出的一组照片。第一眼便是他赤裸着身体,被美元制成的枷锁铐住了脖颈和双臂。



          这种动用显意而又常用的符号创作,永远都是幽默、讨好但缺乏隐喻的强烈情感。金钱的魅惑是人永远无法把握的,在另一张作品里,被与街井盖一般大的一美元压倒在地的张鹏野,同样是赤身裸体,一副“一分钱压倒英雄汉”的无奈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对他移民美国之后,将人生和创作投进为美元所困的世界里充满了同情。



          时间过去七年,张鹏野并没有在美利坚的接纳与挟迫下融入她的社会。一个当初在移民时被看作幸运儿的家伙,在近两年国内艺术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却被遗落在了美国。夜里,他一遍遍往国内打着长途电话,诉说他的思乡和焦虑。



          “必竟纽约对你的创作和生活有从小化大的影响。”



          “那倒是,看了很多展览,可以感受到前沿的艺术信息及当下的艺术走向。”



          2007年2月,别离故土七年之后,第一次回国的张鹏野,突然被中国街头汹涌澎湃的自行车流震慑了。“在国内生活这么多年,以前还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现象。”



          “什么感觉?”

          “那么多人骑在自行车上,自行车不只是交通工具、还是货运工具、载人工具……”

          北京冬天的街头,张鹏野守株待兔地苦守了一个多月,几千张骑车人在他的注视里存在下来了。

          “看着这么多中国人每天无边无际地生活在自行车上,你有什么感觉?”

          “杂乱无章、密集。”

          “那美国街头呢?”

          “非常有秩序……”



          张鹏野的“自行车”组群,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图像之一。是中国草根阶层,不知从何时开始又到何时结束,绵延不绝的生活片断。



          “自行车”虽然表现的同样是人与物多重又暧昧的关系,但是却使我们得到一个真切的角度,看待中国民生主题的作品。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拥有一辆自行车的中国人,其内心的满足、骄傲以及沾沾自喜,决不亚于现在买一辆奥迪Q7。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有多少后来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家,如娃哈哈的老总宗庆厚,创业最初的交通、交际工具就是自行车。并且人与自行车的故事口口相传,已经被记入企业的发展史。

         这组作品因为人与自行车的难分难解,摆脱了居高临下的命题式的艺术思维,因而具有了时代与历史从未中断过的故事性,朴素而真诚。我庆幸没有在张鹏野回国后的创作里,看到殖民艺术的华丽法则和做作不堪令人怀疑的民族特征。



          从他乡异国回来,听他讲述外面的生活,“自行车”既是一种掩饰不住的文化对视,又仿佛是富人下地狱,穷人上天堂的童话。



          “自行车”的存在由来已久。张鹏野对“自行车”的表达,顺理成章地具有一种对中国人生活样态的重要延续的存记。自行车一度还将怎样占据中国人的生活和记忆呢?我们可都是曾经骑着自行车在天上飞的小孩。



          数不清的自行车,在散点捕捉和充分聚焦之后,在同一空间里被他处理得有了疏离的美感,哀而不伤。



          自行车上的每一个人的身份都无需造假,这组作品也清白的毫无造作之感。



          在海内外的艺术家都极为重视文化符号和文化身份的背景下,自行车的中国元素被张鹏野快速吸收、强化并放大。一幅看上去很容易实现并理解的作品,是去伪存真的好作品,尽管他的灵感和取材似乎信手拈来。



          “自行车”当然不可能对我们的熟视无睹给出全新的视觉经验,但在这组作品里这一点已毫不重要。数量庞大的骑在自行车上的中国人,在两脚离地30多公分的生活状态里,每一个人都是嚣张的旺盛的生命体,憧憬和焦虑却毫不掩饰。



          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自行车承载着人们,又被个人承载的故事一一命名,再被张鹏野不厌其烦的像呼吸空气一样,吸入吐出,便具有了群情汹涌而又无声无息的力量。作品表现的重点被艺术家成功地转移到人(自我)的身上,解读一辆又一辆司空见惯的自行车反成了悬念。



          还有比生活,然后表现生活更好的艺术境界吗?现在从眼睛到心灵都不怀好意的人太多,伪装的艺术都快形成恶势力了。一个好作品穿透直觉,发自内心真的太难。



          “自行车”是张鹏野五年美国生活归来后的心灵之歌。多少个人在路上,就有多少个远方。

      Processed in 0.140(s)   64 queries by cache
      update: